楚汉十五年
第四十三章:剖符封赏(旧版)

半盏浊酒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韩信(淮阴侯)听到刘邦将要到楚地的消息时,想发兵反叛,又恐不敌。思来想去,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刘邦,又怕被擒。有人对韩信说:“杀了锺离昧去朝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祸患了。”韩信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去找钟离眜。

韩信(淮阴侯)来到锺离昧的居所,与钟离眜商量。锺离昧说:“皇帝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皇帝,我今天死,你也会紧跟着死的。”韩信沉默不语。

锺离昧见到韩信无动于衷,知道韩信已经下定决心逼死自己,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忠厚的人!”然后刎颈身死。韩信拿着钟离眜的人头,到陈县朝拜刘邦。

刘邦此行尚未到达陈县,韩信(淮阴侯)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刘邦预先安排好武士由樊哙率领。韩信到来,下马跪拜刘邦,樊哙立即从一侧冲出,将他拿下捆绑起来,装在副车中。

韩信(淮阴侯)心有不甘,喊道:“天下已经平定了,我本来该当烹杀了!”刘邦回过头对韩信说:“你不用喊了!你谋反,已经很明显了!”武士把韩信两手反绑在后。刘邦于是在陈县会见了诸侯,将楚国的官员全部重新安置。

注:《史记》、《汉书》中多次提到韩信(淮阴侯)谋反,并非鸟尽弓藏。

这一年,刘邦大赦天下。田肯来祝贺,趁便劝说刘邦道:“陛下抓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秦地是形势险要之地,周围有山河环绕,与关东有千里长的疆界被山河阻隔。如果关东拥有百万军队,那么秦地只需兵力二万就可以抵挡住。秦地地势这样有利,如果对诸侯用兵,就好象从高屋檐角的滴水器往下流水一样,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还有齐地,东有琅邪,即墨的富绕,南有泰山的险固,西有黄河的天险,北有渤海的地利。土地纵横各二千里,与诸侯的疆界被山水阻隔,超过千里,如果诸侯拥有百万军队,那么齐地只需二十万就可以抵挡住。所以说,齐地可以和秦地并称东秦和西秦。如果不是陛下的嫡亲子弟,就没有人可以派去做齐王。”刘邦表示赞同,于是赏给田肯黄金五百斤。

注:这里的黄金是铜。

分封群臣之时,百官极重名位,刘邦心里犯难。追随刘邦南征北讨的将领都知道张良在大汉开国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又深得刘邦信任。刘邦也知道张良不慕虚名,所以愿意给张良丰厚的恩赏,但是因为张良军功太少,因此不能给张良一个较高的位次。

刘邦对张良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都是子房的功劳。子房你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吧。”张良推辞道:“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陛下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后来张良被封为留侯,食邑一万户。

注:齐地,是汉初之时,最富裕的地区,也是当年吕尚的封地。

刘邦废黜韩信(淮阴侯)楚王的封号,又赦免了韩信,贬为淮阴侯。他的领地被分为两国。这时候,刘邦的儿子年幼,刘氏宗族分支不多。刘邦想封同姓家族的人为王来镇抚天下,于是就下诏令说:“将军刘贾有战功,还应挑刘氏弟子中可以封王的人。”群臣都说:“应立刘贾为荆王,统辖淮东五十二座城;陛下的弟弟刘交立为楚王,统辖西三十六座城。”

注:刘邦采用的是分封和郡县并行的制度。刘邦生长在秦朝,知道郡县制的弊端。历史已经证明,分封制是迟早要亡国的。可能刘邦在当时,并没有好的对策,所以双制并行,任用亲族。

刘邦把刘贾、刘交封到楚地,封刘喜为代王。又立自己的儿子刘肥为齐王统辖七十多座城。至此才开始封刘氏兄弟为王。老百姓凡是能将齐国方言的人都属于齐国。曹参归还了汉丞相印,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

刘邦评定功绩,进行封赏。刘邦与这些功臣们剖符、立誓,这个符是由两半组成,受封的功臣拿着一半,另一半存在皇家档案,以作凭证。誓词是:“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即使有一天,宽阔浩瀚的黄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带子宽,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们的封国还是永远牢固,而且可以传给你们的后代儿孙。

刘邦认为韩信(韩王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下诏命韩王韩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

注:此举对于加强中原地区的统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信(韩王信)上书说:“我的封国紧靠边界,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我建都马邑。”刘邦应允,韩信(韩王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

列侯均已受到封赏,大多数武官都不满萧何封赏过高。功臣们都说:“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如今萧何没有这样的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倒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刘邦问众臣:“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回答说:“懂得打猎。”刘邦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刘邦说:“打猎时,追咬野兽的是猎狗,但发现野兽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猎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多的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能忘怀的。”群臣因此不再言语。

注:事实上,萧何食邑八千户,张良万户。列侯不满萧何而对张良闭口不言,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待到向刘邦进言评定位次时,群臣又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刘邦已经委屈了功臣们,较多地赏封了萧何,到评定位次时就没有再反驳大家。

打天下需要武将,守江山却需要文官,刘邦出于政治考虑但,心里还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鄂千秋看出刘邦所想,进言说:“各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不过是一时的事情。陛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士卒逃散,独自逃走有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陛下下令让他做的,数万士卒开赴前线时正值陛下最危急的时刻,这种情况已有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存的口粮,萧何从关中用车船运来粮食,军粮供应从不匮乏。陛下虽然多次失掉崤山以东的地区,但萧何一直保全关中等待着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啊。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有什么损失?汉室得到了这些人也不一定得以保全。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在万世功勋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第一位,曹参居次。”刘邦欣慰的说:“言之有理。”于是便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恩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