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真不是老子
第二章 孟夫子所言,大谬!(2/10)(旧版)

六古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有齐王仆役恭敬的将青牛牵到一旁,齐王在前,带着李道和孟子步入这座天下有名的稷下学宫。

学宫内部为二层设计。没有任何装潢,似乎学宫的存在相当纯粹,只为治学论道。

只有在一楼正厅的中间,摆放有二十来张案几,后方有坐垫,唯有名家夫子,能席地坐于其上,其余士子只能在楼上楼下、各自抱团的站成一团。

正厅最内部,有一高台,其上首座,自然是齐王的位置,左右两侧,还有两张空着的案几,明显是供人论战所用,毕竟此处可以汇聚二层小楼内所有士子的目光。

由齐王身后的内侍,高呼一声齐王到之后,学宫内部当即安静了下来,等到齐王落座后,李道也就顺着孟子,左右入座在论战台上。

而此时有一位坐在正厅案几后的士子,悄声询问身边的伙伴:“景监,孟夫子身边那个青年,看上去好了不得,年纪轻轻气度过人,此人是哪位大家?”

那位伙伴也是压低声音作答:“公主,臣不知,但等会论战的时候,从他的思想主张里,应该可以分辨。”

这个被称为公主的士子,乃是女扮男装的嬴霜,昔献公末女、今秦孝公幺妹,贵为秦国公主,为了帮助秦国度过难关,正在和秦国内史景监一起进行贿赂六国的计策,恰好参与了这一次学宫论战。

周围士子议论纷纷,李道却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淡然的扫视稷下学宫。

土色砖瓦贴合的墙面,蕴含这春秋战国时代独有的思想底蕴,令李道感慨良多。

一场场稷下论战,谈笑中汇聚成千古名篇,战火笼罩下的春秋狼烟,熏灼着炎黄思想的源泉,即便是李道这般长生人士,也不禁为这百家争鸣之所折服。

齐王乐于见到士子们对李道的讨论:“列国士子们,稷下学宫,素以学风奔放,自由争鸣而闻传天下。”

“这一次论战,乃是稷下论战的第一百零五次,本是孤为了欢迎孟夫子入齐而特意新办的论战。”

“但今日与孟夫子同来学宫时,恰逢天顾,因齐有幸,得遇老子后人李道先生,同观本次论战。”

“学无止境,士无贵贱,今诸位士子,皆可与孟夫子就学论战,各有所获。”

齐王一番话了,上下两层士子几乎算是炸了锅,每一位士子都在跟身边伙伴交头接耳,言语间不离老子后人四字。

那可是老子!在诸子百家当中的地位,隐隐比孔子还要高,现如今老子后人都来到了稷下学宫,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惊叹。

学宫著名大学者、法家创始人之一的慎到,也转身和两位门人交谈:“申不害,卫鞅,你们可曾见过这一位道先生?”

被询问的二人面面相觑,一齐摇头,他们根本不知道,老子还有后人在世上,又能从那得知李道的消息。

李道双目一扬,顿觉有趣,原来这位齐王的名字是因齐啊,就是著名的齐威王,不过那是死后谥号,现在还是叫齐王的好。

孟子却不在意身边人的谈论,今天他,才是稷下学宫的主角,当即放高嗓音,打算众人耳语:“儒家创立百余年。”

“其大致主张,皆为天下所知。一一重申,似无必要。请诸位就此中相异处辩驳发问,老夫作答,方能切中要害,得其所获。”

孟子发话,站着的士子们可都不敢再言,只能够闭嘴乖乖看着,这个时候算是论战开始,唯有案几后坐着的学者们,可以一展所学,上前论战。

但是因为齐王默许,让李道坐在孟子旁边的论战台上,他们只能够从原地起身,直接发问,无法登上论战台。

坐于慎到后方的申不害率先起身,先向齐王作了一揖,方才转向孟子:“在下法家申不害,敢问夫子,当今天下动荡大争,要害何在?”

孟子不假思索:“不思周礼,不施仁政,以战争为快,是为要害。”

申不害早就料到孟子的回答,气势上升,逐一进行反问:“周礼?仁政?夫子当真以为可行焉?”

“国有圣君良相,周礼可行,仁政,更可行。”孟子随口打回申不害的反问,似乎在面对私塾里学生的异想天开般自然。

申不害没有想到,孟子居然如此小觑于他,以这种回答敷衍,这回答还不如不答,让他隐隐动怒:“大争之世,家国动荡。”

“夫子所言,意思是邦国兴亡,不思变法自强,却寄希望于圣王复古?”

孟子语调更淡,宛若没有听出申不害的怒意:“圣王复古,以德治国。总好过先生的权术治国。”

申不害瞬间色变,双手在宽大的衣袖里紧攥,差点气的怒发冲冠:“在下正告夫子!术治乃法家之学,而非权术之学!”

孟子本就不喜与儒家相对的法家,更何况这位善于搬弄的申不害,实在不得他意,索性语气重了一层:“如此法家,国朝动荡之学也。”

“!”申不害怒极,这是对他所学最大的否定!更是在天下列国士子面前,否定了他们法家!整个人赤眼可见的上了头,蓄着的黑胡须都被气的乱抖。

“卫鞅,你别拦着我!”

若非旁边还有一个卫鞅拉着,说不定申不害就要冲上高台,从争鸣论战变为真人PK。

李道也是眼神一动,瞄向了申不害身边的士子,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国崛起之主——卫鞅?!

看到申不害被孟子短短数言,搞得火急火燎,无话可说,其余士子都已经开始暗戳法家的脊梁骨了。

听到周围士子对法家的贬低,高台上的李道暗自不快,从和平年代而来的李道,自然知晓,法家在这片大地上的重要性,岂能让人如此贬低?

李道以右手第二指节为点,用力叩响案几,镇压了一切贬低法家之言:“孟夫子所言,大谬。”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