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回来的尊严
第七十七章 北顿涅茨奇迹(旧版)

空喊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哎,大叔啊!问你个问题,为什么你总是能掀起东海同情你的渔轮风暴呢?”王楚涵还问我呢。

“啊,让我想想。嗯,我估计可能是大家都变聪明了;还有信息越来越公开和迅速,以前那种信息不对称的暗箱操作难以实行了吧?再说了,同情强权压制下的小老百姓,历来是我们这个有5000年文明的国度里,老百姓甚至大部分正直的官吏都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

有的官员为民请命,不怕丢了乌纱帽;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也要捍卫正义和公平!所以包青天,还有海瑞,他们的故事在民间才能长传不衰、几近神话!”

“大叔啊,今天才发现你还是蛮深刻哟!”王楚涵久久盯着我,很认真地说,惹得清清老婆不停地咳卫生嗽。

看到王楚涵俏脸羞红的样子,杨妍极聪明,她冷冰冰地说:“现在上面还没定调子,我们刑警队也不好公开插手。那几个打你的坏人,好歹以前大家都是同事,他们本身也是有功的,所以没有人愿意主动为你搜寻证据。估计袭警的罪名难以洗清,你要有思想准备啊!”

“如果只是这个问题,我倒不担心了。”我很乐观地说。

“那好啊,大叔,姗姐姐,我们这就走了。”王楚涵微笑着告别。

某一天,老爹的战友派了一个连长和指导员来请他回老部队看看。

刚进病房时,连长还非常武断地认为公平和同伴就是刑讯逼供我的那一小撮人。不是我一着急从床上摔下来,怔住了带队的连长,我朝夕相处、精心照顾我的兄弟们,估计要面目全非,洲。

一切平息后。

连长和指导员两个同龄人坐在我的床前,和我亲热地交谈和争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

连长,一个1993年的老兵先讲述曼斯坦因指挥的一场最经典的战役,北顿涅茨奇迹。

“大军啊,我来讲述一下战役进程:1941年底的莫斯科会战让开战之初连遭惨败的苏联人找回了一点信心——德军并非不可战胜,起码在冬天如此。

于是1942年冬天,他们故伎重演。与去年相比,苏军有了更多的本钱,同时向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的B集团军群发动猛攻。

中央集团军群在“防御之狮”莫德尔的活跃下挫败了苏军的“火星”攻势(这也是朱可夫不多的败仗之一),但南方鱼龙混杂的B集团军群就没那么幸运了。

苏军的铁流碾过德军第6集团军由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部队掩护的两翼,将整个第6集团军以及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33万人装进了口袋。

德军突进高加索造就的巨大突出部和绵长侧翼所带来的危机终于随着第6集团军的被围,集中、连续、强劲地爆发出来。不但第6集团军危在旦夕,突入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也有可能被装进口袋。

事实证明,苏军的战役决策者也确实有这样的雄心。东线德军的南方战线有全面崩溃的危险。

面对如此危局,希特勒于11月下旬从列宁格勒前线将埃里奇冯曼施坦因重新召回南方战线,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官。

曼施坦因当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1、击破包围圈,营救第6集团军,恢复其与A集团军群以及B集团军群其他部队之间的联系。2、保护整个A集团军群的侧翼和后方安全。

事实上,这两个任务都无疑是在强人所难。因为在这两个任务所涉及的漫长战线上,曼施坦因手中的机动兵力只有区区两个装甲军。

如果说营救第6集团军依靠集中兵力机动突击还有一些可行性的话,保护A集团军群的后方则是彻底脱离了实际。这么点兵力要在如此宽阔的区域中抵御苏军锐气正盛的百万雄师,怎么看都是打水漂的可能性比较大。

面对兵力极大不足的窘境和危急至斯的战局,曼施坦因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让第6集团军突围,以第6集团军本身填补兵力的缺口,同时后退缩短战线,恢复战线上的兵力密度。这是当时保住A集团军群继续前进高加索的“桥头堡”的最可行之策。

大家可以去看战场态势图。当时的苏军就像是套到A集团军群脖子上的绞索,被围的第6集团军像挡在脖子和绞索之间的那只手一样拼命不让绞索收紧,如果这只手被砍掉,整个A集团军群都可能被勒死。

但是曼施坦因的率部策应第6集团军突围的建议被希特勒驳回,曼施坦因第一次遭遇了元首那臭名昭著的癖好:“不愿撤退癖”。

客观地说,很大程度上正是希特勒坚决不准撤退的严令使德军免于在1942年初遭受与拿破仑当年相同的雪崩式溃败。这种经验与他的偏执结合在一起,从1942年年末开始不断创造悲剧。

还有一个成功的经验使希特勒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那便是同样发生于1942年初的“迭米扬斯克”战役。当时被苏军包围在迭米扬斯克的第16集团军12万人依靠空运补给支撑了两个月并等到了其他部队的解围。

恰好那个“总是坏事儿的胖子”空军司令戈林又在此时跳了出来,大包大揽地接下了为第6集团军空运的任务。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德军运输机部队在迭米扬斯克战役中遭遇的惨重损失尚未恢复过来,而且这次包围圈内有30多万人,还有装甲部队,补给压力是之前的3倍。

戈林不认真动员运输力量,而负责具体实施的实干家第4航空军司令里希特霍芬上将获得动员的权限时局势已经不可挽回。

曼施坦因将手头的机动兵力编成两个战斗群,即:以第48装甲军为核心的“霍利特”战斗群和以第57装甲军为核心的“霍特”战斗群。

曼施坦因计划以两个战斗群形成钳形攻势,击破苏军的包围圈。

然而攻击还未开始,“霍利特”战斗群就被东北方向攻击过来的苏军压制得动弹不得,“霍特”战斗群只好于12月12日冒着大雪单独突击。

“与死神的竞赛”就此开始。

曼施坦因的攻击非常凌厉,势单力孤的“霍特”战斗群仅仅一个星期就于19日突破到了距被围德军仅45公里处,包围圈里和圈外的德军已经可以看见对方发射的信号弹。

然而苏军于16日投入了战略预备队,猛攻曼施坦因左翼的“霍利特”战斗群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同时“霍特”战斗群也遭到了苏军新锐力量的阻击,继续突破变得十分困难。

于是曼施坦因鼓起极大的勇气,公然违抗希特勒的命令向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发电命令他率部突围。

45公里的距离对于当时尚有20余万人实力的第6集团军而言绝非不可逾越——尤其是在这个庞大的作战集团要为其自身生存而战的时候。

然而长期担任参谋长而非野战部队司令的保卢斯上将并不具备这样的魄力——这与曼施坦因为挽救部队而承担抗命责任的觉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回应无疑令为挽救第6集团军而浴血奋战的顿河集团军群其他部队极其沮丧。

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晚年在回忆录中提到此事时均为之抱憾万分,但也都对保卢斯的选择表示理解——他们都相信保卢斯是基于自身部队的虚弱状况和对突围行动可行性的怀疑而做出决定的。

当然,这话怎么看都是场面话的成分更多些,大抵是因为尚且秉承着军人矜持的曼施坦因认为公开大肆指责保卢斯并不是妥当的行为,无法明言罢了,作为保卢斯老友的古德里安更是如此。

然而苏军不会再给曼施坦因更多的时间了。

23日苏军猛将瓦杜丁麾下的先锋部队已经南下180公里,在德军战线上撕开了100公里宽的缺口,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命门”罗斯托夫城顿时门户洞开。

面对如此重大的危机,手中再无预备队可用的曼施坦因只得从“霍特”战斗群中抽出精锐的第6装甲师前去抵挡西北方向狂飙南下的苏军,坚守“通道”的部队已成强弩之末。

事实上曼施坦因已经无暇去管第6集团军的死活了,他正面对着比第6集团军覆灭严重千百倍的危机——无论如何都要挡住突向罗斯托夫的苏军,否则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都将被装进口袋。

兵单将寡的德军使出了浑身解数拼死抵抗和迟滞苏军,但是战局仍在不断恶化中。1月7日,苏军前锋已经突进到距罗斯托夫仅60公里处。

希特勒终于在1月27日批准克莱斯特上将带领A集团军群撤出高加索。其中第1装甲集团军将行进400公里抵达曼施坦因所部拼死守卫的罗斯托夫桥头堡并由此撤退,第17集团军则退往塔曼半岛从海上撤回克里米亚。

事实上,这次撤退“无一日不处在惊涛骇浪之中”。2月2日,包围圈中的第6集团军被最终歼灭,苏军挟大胜之威如潮水般滚滚南下。

然而曼施坦因再次展现了他令人难以置信的韧性,死死守住了险象环生的罗斯托夫桥头堡,使第1装甲集团军得以携带大量技术装备有组织地撤退。

说实话仗打到这个份上,除了决不放弃的坚强意志以及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要看运气如何了。

曼施坦因率领麾下的部队在这种组织与联系都支离破碎的情况下连续克服了几次这样的危机,总算是成功将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从被包围的危险中解救了出来,使德军40万人奇迹般地全身而退。

此时德军的战略兵力密度仍然低得令人难以忍受,曼施坦因所负责的战线上德军处于1:8的绝对兵力劣势。

经验丰富的曼施坦因并没有被不利的战场态势所动摇,他敏锐地发现各种有利于德军的要素正在不断积累,反败为胜的契机正蕴藏于危机的顶点之中。

过去的两个多月中德军各部虽然疲于奔命、几近崩溃,但仍然给苏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事实上苏军在斯大琳格勒除了成建制歼灭了第6集团军以外并没有改变以往“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胜利模式。

被巨大胜利多少有些冲昏头脑的苏军统帅部投入庞大的兵力在极为宽广的战线上扩大战果,逐渐使作战行动超过了后勤保障所能支撑的限度,同时降低了苏军的兵力密度,形成了很多薄弱的侧翼。苏军的红色铁流看似仍在狂飙突进,实际上却已是强弩之末。

反观德军方面,曼施坦因进一步收缩了战线并调整了“霍利特”战斗群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位置,从哈尔科夫突围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加入他的麾下,从高加索撤出的部队经过重组也陆续加入战线,他的手中现在有了更多的机动突击兵力作为预备队。进行反击的条件日益齐备。

2月19日,曼施坦因投入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11个师,在750架飞机的支援下对冒进的瓦杜丁所部薄弱侧翼进行反击。

仅仅两周时间,苏军就有8个军、10个步兵师、5个特种旅在曼施坦因的反击中被击溃,进行冒险突击的波波夫集群基本被德军歼灭。德军歼灭苏军3万余人。

曼施坦因乘胜追击,重创沃罗涅日方面军并将之击退100多公里。3月15日,曼施坦因夺回了哈尔科夫城。曾经全面击溃B集团军群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此时面对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然而面对苏军强大兵力的阻击,德军兵力有限,曼施坦因不得不在27日停止了进攻。

曼施坦因在极为险恶的局势下,凭借其出色的指挥,挽狂澜于既倒,将一场艰难的大规模撤退战发展成一个成功的反击战,一举重创了苏军两个方面军,从而解除了斯大琳格勒战役所带来的南翼危机,德军重新获得该战线的战场主动权,稳定了战局。此役因此被称为“北顿涅茨河上的奇迹”。

战后曾有人说过,如果不是这次成功的反击战,第三帝国的覆亡至少要提前一到两年。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时双方的实际控制线与一年以前德军突向高加索的“蓝色行动”开始时相差无几,一切英勇的牺牲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在这一结果面前似乎都显得无济于事。

就在这次战役5个月后,当苏军像洪水般对德军发起大反攻时,曼斯坦因扭转了整个战局,以他传奇般的军事天赋,回敬给苏联人一个属于他们的斯大琳格勒。

非常戏剧性的,苏联反攻的前锋部队,又是一个第六集团军遭到完全彻底的歼灭。”

“那么各位,你们认为德国后来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连长讲完后,我冷静地问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