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回来的尊严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惊天大骗局——诺曼底登陆(旧版)

空喊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好了,我来讲解诺曼底登陆的战史吧,不足之处,请龙教官补充。”雷电少校严肃地讲解起来。

“首先,战役背景是:1943年1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英国借迪厄普的失败,以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复杂与危险必须谨慎从事为理由,坚持要求推迟对欧洲大陆的登陆。

实际上英国一则想乘苏德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二则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战前在北非和南欧的传统势力。当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作为妥协,英国同意成立英美特别计划参谋部,负责制订在欧洲的登陆计划。

同年12月,盟军因为登陆行动中的士兵大多是美国人,美国陆军上将艾森郝微尔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

双方兵力:盟军2876000人VS德军380000人。

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D-day。其实,这个“D”在米军中什么也不代表。然而,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米国人灵机一动,于是,“D-Day”有了新的含义——决定性时刻。

仍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盟军约动用了13000架飞机,9000艘舰船。到7月24日,诺曼底登陆成功,诺曼底战役持续了超过2个月,并在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结束诺曼底战役。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德国为抗击盟军的登陆,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也就是所谓的大西洋壁垒。

隆美尔元帅就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特别要求前沿防御要前推至海中,从高潮线开始,在深海中布设水雷,在浅海中设置障碍物。

这些斜插入海的木桩被盟军称为“隆美尔芦笋“,海滩上则是锯齿状的混凝土角锥、坦克陷阱,其间还布设大量地雷,在能俯视海滩的制高点构筑隐蔽火力点,海滩后面的开阔地区,则布设了大量防机降的木桩,但仅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这样也给盟军登陆造成了不小损失。

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诺曼底海滩,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东到西有5个滩头,全长约50英里。

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

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

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

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莱地区登陆。

1944年6月6日,也就是被隆美尔预言为决定性的二十四小时,被艾森郝微尔称作“只许胜,不许败”与“最漫长的一天”,就这样平静地度过了。

在其中电子战行动尤为壮观,堪称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幕,丘吉尔说:种种欺骗令人赞美。

根据大战需要,盟军统帅部门请电子战专家罗伯特科伯恩出山,他领导的技术班子很快拿出四项目标和措施的方案。

第一,防止敌方获得盟军舰艇出发登陆的早期警报和精确的舰艇航迹。措施是组建一支电子干扰航空大队,配有各种型号的干扰机和电子侦察接收机,适时施放干扰,使德军雷达系统致盲或只能发现假目标。

第二,防止敌方海岸炮兵使用雷达瞄准控制的火炮射击海面的舰艇。措施是在舰艇上加装干扰机,在指挥登陆的巡洋舰上装备新型全波段侦察接收机,以及时发现敌方雷达信号,并组织施放干扰。

第三,扰乱敌军坦克和飞机的行动及防止敌方发现盟军伞兵降落区,并施放通信干扰,使敌机听不清拦截航向指令。

第四,令敌对登陆地作出错误判断。使敌雷达荧光屏上显示出两支巨大的“幽灵舰队”向加莱进发,以转移敌注意力,掩护真的登陆舰队。

他们还精心设计了投放金属箔条的航线,使箔条干扰的运动速度与舰队相同,波形的大小与舰队回波相似;同时还施放了杂波干扰。

登陆前一个月,盟军曾用缴获的德军雷达进行试验,达到了预想的目的。科伯恩为使敌巡逻飞机及早发现“幽灵舰队”,在海军汽艇上分别安装了“月光”回答式干扰机和“榛子”气球式雷达反射器,均收到了奇效。

英国第1空降师是最早投入战斗行动的部队。早在午夜00:16,他们就被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美军第82和第101空降师就没那么幸运了。伞兵们被投放在整个诺曼底。

伞兵们各自为战,分散了德军的兵力,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并且他们使德军指挥官大大高估了伞兵的人数,调动了更多不必要的军力,从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海滩登陆场的压力。

盟军的空降,在登陆的最初时间里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交通枢纽、桥梁、海滩通路,摧毁了德军的炮兵阵地,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定性,牵制了德军的预备队,使德军处于被动局面。

盟军在奥马哈滩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6小时阵亡者就达2500人,因此又称“血腥奥马哈”。

一名年仅20岁的德军士兵海恩塞弗罗,在法国奥马哈海滩的碉堡中,创造了记录:在他所在的碉堡前,超过4000名美军士兵中弹身亡,其中超过一半的战果都是由他完成。他也因此被美军成为“奥马哈海滩之兽”。在一场战役中击毙2000多名敌人,放眼世界来看,这都是一个非常惊人的记录。

进攻艰难是因为隆美尔在3月将德军精锐的352步兵师全部调往诺曼底,而352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驻守在奥马哈滩头。

然而美国海军压制性大口径舰炮射击为奥马哈海滩带来了转机。天黑时美军正式登陆成功,第五军军长杰罗少将上陆后立刻发电报给布莱德利:“感谢上帝缔造了美国海军。”

获胜原因

一、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

二、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

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周密的侦察保障。

当盟军冲上海滩时,德国士兵除了依靠碉堡和战壕防御外,几乎没有任何的飞机大炮支援。因而在盟军海陆空万千火炮齐射之下德国防线渐渐土崩瓦解。

四、逼真的战前训练,盟军的战前准备认真细致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例如考虑到首批空降部队是由好几个国家的士兵组成,又在夜间,为解决敌我识别的难题,给空降部队的官兵每人配发一只价值仅几美分的“蟋蟀”玩具,这种玩具只有打火机大小,用手一捏,就会发出“卡巴”的响声。

盟军规定的识别方法是一声“卡巴”作为询问,两声“卡巴”作为回答。几美分的小玩具解决了大问题。

五、恶劣天气的影响。

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盟军不仅将登陆时间由1944年6月5日推迟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但也正是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

德失利原因:

海空力量过于薄弱,实力太过相差悬殊。只能进行一些骚扰性的空袭,只不过显示一下德国空军还在战斗罢了。

德国人还犯了抗登陆战的大忌——兵力不足。在战略上,兵力因受到多方牵制而不得不分散。

德军打的如意算盘是利用少量兵力,依托坚固工事将盟军登陆部队阻滞在滩头,从而为从内地调集装甲部队实施反击争取时间。

但问题在于,丧失了制空权的德军援兵特别是装甲部队从100至200公里赶来,沿途被盟军空袭炸得焦头烂额、寸步难行,即使零星部队抵达海滩,对整个抗登陆作战来讲也已是杯水车薪。

而滩头的浅纵深多道密集防线不仅没能将盟军困死滩头,反倒把德军本已有限的部队聚集一处当了盟军轰炸机和舰炮的靶子。同时,单一面向大洋的防御工事也缺乏对迂回敌军的防御能力,以上种种都注定了“大西洋壁垒”是一堵透风的墙,仅24小时就被盟军全线突破。

一直到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的海滩上取得了三个立足点,德军才不得不承认,最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盟军已经在他们最薄弱的环节下了最大赌注,而且目前看起来,盟军要赌赢了。

隆美尔接到紧急电话的时候,还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他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赶回战场,却已经是过了大半天,这大半天西线战场每一刻局势都在恶化。

诺曼底的守卫光靠第七军团肯定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立刻调集装甲师救场。然而当时在场的军官没有一个人有这种权力,希特勒一定没有学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他为了集权不允许任何军官不经过他的同意就调动装甲师。

更棘手的一点是,前线请求元首批准的报告一直收不到反馈,原因是希特勒睡着了,哪怕每过一分钟诺曼底就有不少盟军战士爬上法国的土地,也没有哪个不要命的敢在希特勒睡觉的时候去吵醒他。

等希特勒终于睡醒的时候,时间已经太迟了,尽管装甲师调动的许可马上传到西线战场,盟军在诺曼底的滩头阵地面积已经非常可观了。

希特勒并没有反思关于自己睡得太久的问题,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隆美尔在当天晚上必须把已经上岸的盟军扔回海里去,隆美尔明确地告诉他:“一点可能都没有。”

为了治好他们领导这种不顾现实只管下死命令的任性毛病,隆美尔和伦思德将军商量着要请希特勒开一次会,实际上就是给这油盐不进的小胡子讲一讲他一窍不通的军事现状,让他相信,盟军已经在西线战场上占据了主动权,德国再次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噩梦中。最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然而希特勒一点也不愿意相信他最不能接受的现实,更不同意隆美尔又提关于“后撤”的事情,他就像一个异想天开的无知者,用根本无法保证的空军力量来承诺赶走盟军,隆美尔感到无奈又气愤,最后只得请求希特勒去隆美尔的指挥部看一看,起码用他犀利的大眼睛看一看正在西线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在大脑里一味粉饰太平。

希特勒没有去。他本来是同意了要去的。但是就在去之前,一枚失控的飞弹落在了他所在的地下室附近,把他给吓坏了,元首立刻头也不回地逃回了贝希特斯加登。

那一刻,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暴动失败的时候,那个第一个回头逃命的希特勒……”

雷电少校从军事上讲述完毕,下面进入战场幕后爆料时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