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在你还在
第二十话(旧版)

金大少杰

青春 |  校园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这奖并不像李云扬想象的那样会轰动全中国,甚至连轰动一下这学校的能量都没有。云扬原先期盼会“各大报刊纷纷报道”,所以报纸也翻得勤快,但可恨的是那些报纸消息闭塞,这么重大的事情都不予报道。李云杨甚至连广告都看得一字不漏,反而看成专家,哪个地方打三折哪个地方治淋病都一清二楚。然后乞望“散见于诸报端”,然而“诸报端”也没这闲工夫。

失望后,李云杨只盼小镇皆知就可以了。他想上回那个理科奖威力还尚存,这次这个文科奖还不知道要闹多厉害呢。但文科显然不及理科的声望大,事隔一周,小镇依然静逸,毫无要蒸发的痕迹。

人们对此反应的平淡令云扬伤心。最后还是王长海略满足了云扬的虚荣,准备给云扬一个广播会。云扬不敢上广播,一怕紧张,二是毕竟自己夸自己也不妥当,不如王长海代说,还可以夸奖得大一些。

王志勇也常向云扬祝贺,这些贺词显然不是“肺腑”之言而是“胃”之言,都酸得让人倒牙,乃是从胃里泛上来的东西的典型特征,但不管怎么说,王志勇的“盛赞”都算是“肚子里的话”了。

李云杨摆手连说:“没什么没什么的,无所谓。”一派淡泊名利的样子。其实这世上要淡泊名利的人就两种,一种名气小得想要出也出不了,一种名气大得不想出还在出;前者无所谓了,后者无所求了,都“淡泊”掉名利。倘若一个人出名正出得半红不紫,那他是断不会淡泊的。李云杨肯定属于第一种,明眼人一瞥就可以知道,而王志勇这大思想家就没想到。

同时,李云杨急切盼望杨允儿知道,而且是通过旁人之口知道。他常急切地问杨允儿林岩知道否,答案一直是“否”。那封古老的信也杳如黄鹤,至今没有一点回音。自上次水乡归来,至今没和杨允儿说一句话,但值得欣慰的是梁梓君曾科学地解释了这种现象,说“和一个女孩子关系太好了,说的话太多了,反而只能做朋友而不能做女朋友”,难怪中国人信奉“话不能说绝”,这是因为话说得没话说了,就交不到女朋友了。

以这点自慰,李云杨可以长时间笑而不语。笑真是人的一种本能,禽兽里能笑的也只有人和马了《广阳杂记》“马嘶如笑”。;无怪乎星宿里有个人马座。男的一看见美女,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微笑色笑,所以兴许男人是马变的;而女人看见了大树就多想去依靠攀登,可见,女人才是地地道道由猿猴进化来的。李云杨每走过杨允儿身边,总是露齿一笑,杨允儿也报以抿嘴一笑。如此一来,李云杨吃亏了两排牙齿,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总伺机着说话,或谈谈文学,或聊聊历史。可每遇杨允儿一笑,什么文学历史的,全都忘记。事后又失悔不已。

还好有林岩在。林岩常去找杨允儿,顺便还把李云杨的一些关及她的话也带上,一齐捎去,所以李云杨学乖了,有话对林岩说。林岩搬运有功,常受李云杨嘉奖,虾条果冻总少不了。

杨允儿的心情本应是抽象的不能捉摸的东西,而每次林岩总会将其表达表现出来,好比可显示风向的稻草。云扬称赞她功不可没。但林岩很怪,这次李云杨获全国大奖的消息她却始终不肯对杨允儿说。

获奖之后那些日子,王长海和李云杨亲密无间。王长海收了个爱徒,才知道其实收徒弟是件很快乐的事,难怪如苏格拉底孔子之类都会收徒弟——徒弟失败,是徒弟本身的不努力,而徒弟成功,便是良师出高徒了。广收徒弟后把才识教给他们,就好比把钱存在银行里,保赚不赔。

李云杨只为报知遇之恩。王长海教的那些东西,不论中考高考,都只能作壁上观。换句话说,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

王长海把自己新散文集的书稿给李云杨看。书名叫《梦与现实——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很吸引人。自序里说王长海他“风雨一生”还“没读过多少书却有着许多感悟”。

云扬很惊异。这些文字不符合王长海的狂傲性格。李云杨困惑良久,终于知道——别人可以去拍马的屁而马不能拍自己的屁。于是拍道:“王老师你很厉害的。写的文章很华美的!”

王长海推辞:“一般性。你可是老师很值得骄傲的一个学生啊!”

“呃——是吗?”

“你很有悟性!”

云扬被夸得不好意思。

王长海再介绍他即将付梓的书稿:“我这本书,上面出版社催得很紧,我打算这个星期六就送去,唉,真是逼得太紧了,其实,写文章要有感而发的,赶出来的不会好,我这几篇文章,开头几篇还挺满意,后面的就不行了,嗨,也非我本意,读者喜欢嘛,可这次如果谁说后面几篇好,谁的欣赏水平就……”

李云杨刚好翻到后面的《康河里的诗灵》,正要夸美,嘴都张了,被王长海最后一句吓得闭都来不及。但既然幕已经拉开,演员就一定要出场了,只好凑合着说:“王老师的后面几篇其实不错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也对。噢,对了,李云杨啊,你的文章——那篇获全国一等奖的,我在寄给北京的同时,也寄到了广州的《全国作文佳作选》,这期上发表了,你拿回去吧,这是样书,寄在我这儿。”

李云杨最近喜不单行。急切地接过作文书,想这本《全国作文佳作选》应该档次很高,不料手感有异,定睛看,纸张奇差,结合编辑父亲的教诲,断定这本杂志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很小。名字的气派却这么大,想中华民族不愧是爱国爱出了名气的地方,针眼大的杂志也要冠个全国的名义。突然也对那全国作文比赛起了疑心,但疑心很快过去了,想不会有假的。

王长海:“你最近的收获很大啊。”

“哼哼,是啊,谢谢王老师。”

“不要这么说,王老师也只是尽了当老师的责任,你说是不是?”

“哈,这,我以后要多向马老师学习散文的创作。”李云杨说。

王长海毕竟在文坛里闯荡多年,脸皮和书稿一样深厚,说:“哈哈,那王老师的风格要薪尽火传了!不过,最近你还是要抓紧复习,迎接考试,你这种脑子,考不进市南三中,可惜了!好了,你回去复习吧。”

李云杨回去后仔细看《全国作文佳作选》,不禁失望。他的美文是第八篇,地理位置居中。可惜这类杂志不像肥鱼,越中间那段越吃香。这种小书重在头尾,头有主打文章,尾有生理咨询,都诱人垂涎。云扬看过他那篇中国第一的文章,觉得陌生。文章下面还有“名家评点”,那名家长寿,叫“伯玉”初唐陈子昂的字。,扳指一算,贵庚千余岁,彭祖传说里他活了八百岁。要叫他爹的爹的爹的爹。“伯玉”已经千年修炼成精,所以评点也特别地“精简”,区区两行,说雨翔的文章“文笔豪放,收敛自如,颇有大师的风采。但结构尚欠推敲”。

李母看见儿子发表文章,欣喜如和了一局大牌。她纵览这篇文章好几遍,说整本书就儿子的文章最好。拿到单位里复印了近十份,散发给赌友和朋友——其实就等于散发给赌友——还寄给李云杨小学老师。李父正在云南出差,打长途回家,李母就报喜。李云杨的小学语文老师迅速作出反应,回函说李云杨天生聪颖,早料有此一天。

云扬把复印件寄了一份给杨允儿。寄后又缠住林岩问杨允儿的反应,林岩最近因为张信哲的《到处留情》专辑受到批评而不悦,严厉指责李云杨胆小懦弱,不敢亲手递信。李云杨辩解说“寄情寄情”,就是这个道理,感情是用来寄的,寄的才算感情。

林岩骂他油滑,胡诌说杨允儿另有所爱,那男的长得像柏原崇,现在在华师大里念英文系,被云扬骂白痴,气得再度胡诌杨允儿除另有所爱外还另有所爱,那男的长得像江口洋介,在华师大里念数学系。云扬和林岩不欢而散。

李云杨口头说不可能,心里害怕得很,安慰自己说两个日本男人在一起一定会火并的,但突然想到东洋武士不像欧洲武士那样会为一个女人而决斗。两个人一定很和平共处。他在情路上连跌两跤,伤势不轻。

偏偏他下午看到电影杂志上有柏原崇和江口洋介的照片,瞪着眼空对两个人吃醋。然后悲观地想给这段感情写奠文。

林岩告诉他那是假的——她怕李云杨寻短见。说出了口又后悔地想留李云杨在这世上也是对她语文课代表的一种威胁。李云杨高兴得活蹦乱跳。

自修课时他跑去门卫间看信,一看吓了一跳,有他李云杨二十几封信,于是他带着疑惑兼一堆信进了教室。进门不免要炫耀。有时信多比钱多更快乐,因为钱是可以赚的而信却赚不出来。同学诧异,以为李云杨登了征婚启事。李云杨自豪地拆信。

拆了第一封信才知道来由,那些人是因为看了林雨翔的文章后寄来的。第一封就简明扼要,毫无旁赘,直冲目的地而去:

我看了你的文章,觉得很好,愿与我交笔友的就给我回信,地址是……

第二封远自内蒙古,看得出这封信经过长途跋涉,加上气候不适,又热又累,仿佛大暑里的狗,张嘴吐舌——信的封口已经开了,信纸露在外面。信的正文一承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格,长无边际:

你别以为我们是乡下人噢,我们可是城上的。我父亲是个教师,母亲是个家庭主妇。我妹妹今年三岁,正计划着给她找个幼儿园呢!你们这里是不是叫幼儿园呢?让我充满了向往和幻想……

这样的,写了几千字,天文地理都海纳在里边。云扬这才明白,信虽然赚不出来却可以撰出来——当然是和学生作文那样的杜撰的“撰”——云扬决定不回信。这时他首次感到成名后的优越。

以后的信大多是像以上几封的式样内容,涵盖中国各地。广东作为本土,更是有十封的数量。写信人都看了《全国作文佳作选》,再引用伯玉的话夸奖,毫无新意。雨翔发现现代人的文笔仍旧有南北派之分,南方人继续婉约,信里油盐酱醋一大摊;北方人口气像身材一样豪壮,都威胁“你一定要回信”!拆到一封本市的来信时,顿时庆幸也没有了——南方的笔风收纳了北边的威胁和南方的唆。妙喻说云扬的文章没有强奸文字的迹象,有着早泄的爽快。然后黄水东引,说这妙喻出自台湾董桥董桥,1942年生,本名董存爵,福建晋江人。长期在香港和英国两地从事新闻出版工作。著有多种散文集。,是一贯的董桥风格。李云杨不知道“董桥”是什么地方,想在国民党贼居的地方,不会有道家的桥,怀疑是“孔桥”的音误国民党尊儒教……既然没办法断定,“市友”的信也只好束之高阁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