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种田始于杂交水稻
第004章 恐怖亩产,获救济值(旧版)

酒色迷醉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被系统选中是救世主,这让刘钦有点没想到。

刘钦不是圣母,真要兼济天下,还真做不到。

但如果是将袁德鲁伊的种子散播给大汉百姓,让大汉子民人人有饭吃,

关于这一点,刘钦还是愿意做的。

大汉的土地很广阔,大汉的土地很肥沃。

大汉子民在这片土地上,可以通过双手养活自己,养活后人,甚至高达十几亿。

东汉人口峰值才五六千万而已,只要杂交水稻能传播出去,大汉的人口定然可以翻一倍不止。

如此一来,大汉即便内乱,也必然可以变得更强盛。

不至于区区几十万胡人,就在大汉头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

对系统功能的探讨,让刘钦获得很大的喜悦。

短时间来看,水稻原本要三四个月才能成熟,在系统“试验田”里似乎只需两天,算上育苗就是三天。

水稻固然品质有早晚之分,成熟期相差一个月左右,可系统这效率实在太高了。

以目前得知的信息分析,系统至少加速了三四十倍的时间。

如果说系统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的话,那就是一年三收或者四收。

古代基本上都是一年一收,如此计较,

一亩系统试验田,在一年时间里,等同于现实里至少一百亩田地的产出。

此次良种筛选之后剩下的粮食,刘钦足足收获了470公斤水稻,也就是940斤。

这产量似乎有些对不起杂交水稻之名,但要知道,这是没有化肥和农药的产出。

如果后续配备化肥农药,或许产量还会提升也说不准。

当然了,光是这样的产量,在汉代相比于其他农作物,产量也已经非常恐怖了。

汉代亩产三石左右,而一石是多重呢?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一石。

也就是说,汉代亩产360斤。

如果以此计算,杂交水稻的产量近乎是本土粮食作物的三倍。

不过,汉代的斤和汉代的亩是汉代的标准,而系统使用的却是现代的标准。

据《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

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

又有实物测量所得数据,汉代时期1斗禾重2.7斤,10斗为1石,即1石27斤。

那么,亩产3石,也就只有81斤。

相比较940斤,足足有11倍的差距。

不过,汉亩有大亩小亩之分,其中百步见方的为小亩,二百四十步的为大亩。

古人田亩靠走路来量,即边长一百步为小亩,边长二百四十步的为大亩。

小亩相当于现代0.29市亩,大亩相当于0.70市亩。

而亩产3石的是小亩,即最终换算下来,汉代的亩产量约为279斤。

跟现代相比,产量还是相差了三倍之多。

刘钦拥有杂交水稻,毫无疑问是一个大杀器。

粮食增产三倍,也就是说在耕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人口可以增长三倍。

如果刘钦以粮食作为基础,爆兵打仗的话,刘钦可以跟其他诸侯玩一换三。

光靠人海战术就能取得巨大优势。

不过,系统的目的是让刘钦救济更多大汉百姓,而不是以此作孽。

而刘钦本身也咸鱼,争霸是不可能争霸的,在乡下做个地主老财,他不香吗?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钦即便不开发系统新得功能,

光是系统的一亩试验田,每年给刘钦产出的粮食,相当于是当下三百多亩土地的产出,

也就是说,一年至少一千石稻米。

古人吃的多,但即便当兵的,一个月也就吃三石粮食。

刘钦系统产出的粮食可以养三十多人,正巧刘钦的水寨里就这么多人。

不过,如果只靠系统产出,那么刘钦就没办法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程度。

无法获得救济值,刘钦一辈子只能窝在水寨里,想要讨个漂亮的老婆,可能都有难度。

所以说,付出和收获是双向的。

系统给了刘钦好吃懒做的机会,但刘钦想要进一步借助系统,提高生活质量,就需要按系统设定的去做。

刘钦没有不情愿,能种田产粮食,还能保住到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万一,有什么老大爷家有个漂亮闺女,看到刘钦品德高尚,家里又不愁吃穿,兴许就把闺女嫁过来了。

想想啊,这样也挺美的。

好人有好报嘛!

在刘钦的设想当中,未来只会越来越没好。

为了美好的未来,刘钦将部分新产出的稻米分给了水寨里的老妇人。

“收获救济值+1!”

“收获救济值+1!”

“收获救济值+1!”

……

“原来救济值是这么来的啊!”刘钦顿时明白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