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个史官是武神
第十六章 小气的李渊!(求数据)(旧版)

老雪糕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长安城内,满朝文武百官,左右分成两排,分别站在朱雀大街上。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李世民和李世民身旁的宁寒身上。

包括李建成和李渊都是有些意外。

月前,前方将士传回来的还是一份情势不明朗的情报。

这才短短不足半月时间,便能以风卷残云之势,一举击溃窦建德和王世充两大势力,收复整个中原,如有神助。

左仆射裴寂看着同行在李世民身旁的宁寒,眸子微微收缩了几分。

这个少年,他见过。

作为一个年过半百但还没有糊涂的聪明人,他很快就能知道这个少年的身份。

但此时全朝恭贺,他自然也不能薄了面子,对李世民以及一众将士笑脸恭贺。

李渊快步走上前去,看着李世民,大加赞美:“二郎,出征近半年,你受苦了!”

“贼寇不除,世民心中难安,中原之战,多亏了宁子清相助,局势方才能化险为夷,平定中原,子清当为首功!”

李渊抬头看向宁寒,点了点头:“果然英雄出少年。”

言尽于此,李渊没有在多说一个字。

而是静静的看着李世民,看着百官向李世民朝贺,看着李世民身后的猛将功臣,眼底深处透漏出了几分忧虑。

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在朝内的声望太高了?

和李渊有同样忧虑的,还有李建成,此时纵然兄弟二人还没有到撕破脸皮的地步,但现在看着李世民风风光光的凯旋归来,心中想都不用想,肯定很不是滋味。

接受了百官朝贺,李世民便带着将士暂居弘义宫歇息,等待第二日朝会,论功行赏。

这中间的时间,李渊始终和裴寂在一起。

这个刚刚过了中年的老皇帝和这个身旁最信任的宠臣,此时有同样的忧虑。

李世民,太风光了。

“陛下,秦王身旁的那个少年,我曾见过。”裴寂开口说道。

“哦?”李渊问道:“是何身份?”

“曾是秦王身边一先锋,三年前在司马家一案中有谋反之言论,臣本想处置,最后被秦王救下。”

裴寂的话说的很有技巧,一方面给宁寒身上泼了一大盆脏水,另一方面也把李世民给拉了下来。

这一句句话,他是不敢当着朝臣的面讲的,但是和李渊私下里说,却有很不错的效果。

李渊沉声道:“二郎今日回长安,尾巴都要翘到天上了,你看到大郎的脸色了没有?”

裴寂点了点头:“太子脸色很不好看。”

李渊叹了口气,问道:“那个少年将军若是二郎的人,我该如何奖赏?毕竟是中原之战首功之人,若是奖赏的少了,有失公允,若是奖赏的重了,二郎恐怕就更加趾高气扬了。”

裴寂主动给李渊出谋划策:“不可委以兵权,不可位居重要中枢之位,当小心谨慎,多方监视,若有不轨之心,当即除之!”

李渊对宁寒的解决办法没有吹毛求疵,听裴寂说的建议可行,便不放在心上了:“那秦王那边呢?”

“将秦王移出长安,杜绝其势力在朝堂之上蔓延,如此一来,对东宫,对陛下,都是善事!”

李渊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裴寂看着李渊对自己儿子的猜忌,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太清楚不过了,刘文静死后,他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若是秦王得势,他早晚小命不保。

……

第二日清晨,满朝文武站在议政殿中,满是欣慰的看着站在人群中的李世民,和他的那群手下。

中原之战告捷之后,大唐便向大一统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秦王以及秦王麾下的这群谋士猛将。

很快,李渊缓缓行至自己的御座前,看着雄姿英发的李世民,欣慰的点了点头。

“近日,窦建德和王世充两路反王纷纷溃散,中原河北一带尽数收复,大唐国威震慑寰宇,四海之内无不臣服,此乃大唐之幸!”

“世民,你想要何赏赐?”

李世民拱手道:“我为臣子,当为大唐披荆斩棘,在所不辞,赏赐之事还未想过。”

“不过儿臣想请陛下重重赏赐宁子清,若非他孤军入夏,大溃敌军,我军绝不会如此轻易取胜,若宁子清不受重赏,儿臣不敢讨赏!”

李世民的话只是客气话,但在李渊听起来就又是一番滋味了,自己这儿子,不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党羽吗?

我李渊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当然是了!

“宁子清,你想要什么赏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