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绑架李世民
022.三封边关急报!突厥来袭!(第三更)(旧版)

年年大鱼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二日,苏晨的诗便流传在了长安城内,文人墨客无不感叹,这京城何时出现了一名才华如此之高的诗人。

尤其是那些仕途不顺,控有抱负的读书人,更是将这首诗当成了最能够表达他们心境的墓志铭。

更有好事者将之摘抄,贴于大街小巷,连续数日,围观之人络绎不绝。

只是无人知其姓名,就只能在署名处写上:醉欢楼风,流才子。

这诗自然而然也就流传到了宫中。

让李世民惊叹的不只是手中的诗,还有面前参见的安康公主。

“父皇,之前女儿任性,多有顶撞,还望父皇原谅。”

李世民心生感慨,上前扶起安康公主:“不碍事的,只要你没事就好。”

安康公主起身后看着父皇已非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秦王,也是心中有些不忍。

“父皇,您还要多注意龙体,只有您龙体安康,才能带我大唐走向盛世。”

听到这句话,要不是魏征和长孙无忌都在场,他怕不是得老泪纵横。

于是欣慰的点点头,这钱花的值!

但李世民此时也是心痛无比,除了一栋府邸,还多亏了八百两黄金。

教育安康公主乃是私事,当然不能动用国库的钱,只能掏出自己的内帑。

奈何将戏演完后,那苏晨居然收的心安理得,不还了。

李世民本就勤俭,这一次大出血更是让他心如刀绞。

下次再找苏晨帮忙办私事的时候,一定先签字画押,否则皇家迟早被他骗穷。

就在李世民与安康公主父女和睦,一片和谐之际,门外突然来报。

只听得门外尉迟敬德声如洪钟:

“陛下!边关急报!”

李世民听得边关急报,也顾不上与女儿之间的攀谈。

“宣!”

立刻转身坐回桌后,只见那尉迟敬德大步流星走入殿内,顺势跪拜。

“末将参见陛下,边关急报三封!”

“速速呈上!”

长孙无忌接过尉迟敬德手中书信,交于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迅速阅读,紧张的神情浮现在脸上。

前两封是由派出的密探所回,第一封内容是突厥准备屯兵二十万,意欲直达长安。

第二封内容是有密探被抓,突厥意识到大唐可能有所防备,于是还未待兵力全部集结,已经南下。

至于第三封,是由边关传回的,突厥已经到达泾州城外,不日将会进攻。

三封急报虽有前后,但由于距离和加急的原因,竟同时抵达长安。

李世民将三封信交于长孙无忌与魏征二人。

自己则展开地图,看着泾州与长安城之间的距离。

尉迟敬德起身后也来到桌案边,指着地图道:“第三封急报是前日发出,八百里加急,如果做最坏的打算,此刻突厥应已攻破泾州。”

“到长安途中还有抵抗兵力的只剩武功县,高陵县以及长安城外的泾阳县。”

李世民用毛笔将这三地标出:“守城兵力如何?”

“每城不足千人。”

李世民皱眉道:“将最近的大部兵力调往三地需要多久?”

“大概五日左右,但按照突厥的行军速度,五日之内必将抵达泾阳。”

“领军者是何人?”

“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他们这次应是全力一战。”

长孙无忌和魏征闻言大惊,东突厥的大小可汗倾巢出动,可见决心。

二人看着地图,思索着退敌良策。

长孙无忌指着长安城的后方问道:“如果弃守三地,将中原府兵调往长安,再加上禁军,能否守住长安,以等救兵?”

李世民摇摇头道:“加上派出调兵令的时间,一来一回必定错失退敌战机。”

“退敌战机?”三人同时发出了疑问。

李世民自小便四处征战,有勇有谋,此时刚登基虽在政治上需要长孙无忌和魏征的辅佐,但在军事上,他绝对有强大的自信和判断。

两位谋臣只觉得此时敌众我寡,等待救兵尚需时日,为何还会有退敌战机?

倒是尉迟敬德常年伴随李世民左右,这等情况下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陛下的意思是在泾阳?”

“没错,”李世明指向长安城外的泾阳县说道:“如果我们死守长安,双方士气必定此消彼长,突厥也会知道我们无力反攻,士气更盛,即便守到援军到达,也是一番死战。”

尉迟敬德点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此时倒不如主动出击,让突厥以为长安城内兵力充足。”

李世民拿起毛笔在泾阳县画了一个圈:“将长安城内外所有可战之兵皆调往泾阳,尉迟将军如若胜此战役,必将大挫敌军士气,即使失败,也能为援军赢得时间。”

尉迟敬德双手抱拳领命。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问道:“倘若如此,长安城无兵可守,万一突厥长驱直入或者绕道而攻,岂不……”

魏征也点头附和道:“此计虽好,但未免过于极端,将皇城变作空城,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又未尝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战事吃紧,兵力只有这些,如若不放手一搏,结局更是难料。

想到此处,魏征突然开口:“陛下,臣倒觉得有一人可用。”

“说。”

“绑匪苏晨。”

尉迟敬德听到后有些不快,说道:“我承认此人身手不错,也有些谋略,但国家军事岂是儿戏?”

李世民闻言倒是一拍桌子突然想起苏晨所说过的一句话,那日在醉欢楼告别之时,他曾问过苏晨可有退敌良策,苏晨只是回了他一句:

“到时候,自然会迎刃而解,不用担心。”

想到此处,李世民对着三人说道:“不错,我们能提前派出探子打探到突厥进攻意图,便是苏晨分析得出,此时突厥进犯,他必定还有良策。”

想到这里,在安排好三人调兵粮草以及安抚城内百姓的事宜之后,便吩咐太监更衣准备出宫。

更衣之时,李世民心中不断在想,苏晨啊苏晨,千万别让朕失望!别让大唐失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