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派大奸臣!
第19章 无欲则刚【2/3求收藏】(旧版)

行之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经过木兰的一一引见后,严珅对这些人的身份,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

方才出声的老者,名为张山,是徽鄂之地首富。

其名下掌控着大量的产业,而其中体量最为庞大的,便是大侑的第一老字号——聚财钱庄。

大侑的钱庄,大致跟后世的银行差不多,讲究的也是低进高出的银钱买卖。

而老者身后,依次是徽商中的重量级人物——

荆州府最大的粮食商人,李思。

楚鄂一地最大的布庄老板,王武。

南方一带最大的镖局把头,牛迩。

······

众人一一见礼。

看着他们恭顺的模样,严珅不得不暗暗点头。

潮商与徽商、晋商,是天朝历史三大商帮。

三者,实力皆为雄厚。

但严珅选择与徽商合作,除了地缘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徽商更晓得轻重,更易掌控。

徽商与其他商帮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儒字。

与一门心思做生意的晋商相比,追逐财富只是徽商的手段,求功名做官才是归宿。

因此,尽管徽商把生意做得很大,却做得三心二意。

这种“三心二意”,更显示出一种对朝野庙堂的欲望和贪婪。

严珅不怕手下人不听话,就怕他们是个无欲无求的“圣人”。

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若是没了这样的野心和欲望,反倒是让上位者更为头疼和惶恐了。

君不见,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当年起兵六十万伐燕。

临行前,也要乘机向秦王要求封赏土地和田宅。

嬴政说:“将军只管放心前去,不用担心钱财的事。”

但王翦还是不知趣地说:“我还是乘看大王需要我,为子孙多要求一些田宅比较好。”

秦王大笑。

在大军出征后,王翦居然又先后派了五拨使者回来向秦王请求封赏。

旁边的人忍不住说:“将军要封赏,未免太急切了。”

王翦这个时候说了实话:“秦王心性粗鲁又不相信人。现在他把全国军队都交给我,国家都空了。我只有多请秦王封赏,让他以为我志向只在钱财,他才不会怀疑我。”

由此可见,对上位者表露一定的“欲望”,甚至是自污,不仅不会让上位者不满,反而会让上位者感到“有趣”和“安心”。

严珅便是这样的心理。

你只要有“贪”,我便拿捏得主你!

话说当下。

“现下,本官与诸君也算是相识了。话归正题,不知诸位可知,本官特意相邀,所谓何事?”

客套熟络一番之后,严珅直击正题。

听闻这番话,众人的小心思不由得动了起来。

彼此悄悄暗示一番之后,为首的老者张山代表,先行起身,恭谨道:

“如今荆楚之地,洪水滔天。大人作为朝廷钦差,想必也忧心忡忡。我等徽商能够走到如今的局面,少不了朝廷的护佑与大人的照料。如若大人在赈灾一事上,有所需求,我等绝不会袖手旁观。我张山,愿捐出银钱五千两,粮食一千担。”

话音未落,余下的徽商老大,也纷纷发言。

“张老板所说在理,我李家粮店,也愿捐出银钱三千两,粮食两千担。”李家粮店的李思,李掌柜,也起身说道。

“我王家的布庒,存粮不多,为支持大人救灾,愿捐出松江布十万匹。”布庒老板王武,也赶忙凑上前。

“牛家镖局,愿出白银二千两。”

“我们谭家愿捐赠白银一千五百两。”

······

捐赠救灾之声,此起彼伏。

严珅初略的算了一下,就刚才他们这一下,这帮徽商竟然已经捐献了近五万两的白银,和近万担的粮食。

这些钱财物资,对于庞大的受灾百姓,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他们能这么“听话”,已经是很给严珅这位钦差大人面子了。

要知道,这些徽商的野心在朝堂,近些年来,恐怕早已扶植了不少徽商代言人。

更有甚者,或许其“代言人”的位份比严珅还高,也未可知。

事实上,这些徽商对严珅表面虽有恭顺,但实际恐怕并不十分畏惧于他。

在这些徽商看来,严珅邀他们前来,大概率就是例行的“官府敲诈”。

以救灾为由头,不过是换个好听的说法罢了。

权钱交易,官场惯例。

古已有之。

要知道,严珅在官场的声名并不好,其奸猾狡诈,贪婪成性的性子,这些人并非不知。

所以,他们在捐赠钱粮之时,刻意提了明确的数量,也是这个源由。

大意就是,钱我给了,麻烦大人后续不要折腾我们了。

然而,这次严珅早以不是当初的那个十成十的“大奸臣”。

这帮商人虽个个是人精,这次却想错了。

只见严珅笑着摇了摇头,道:

“各位怕是误会了,救灾之事,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哪里需要各位割肉放血,捐赠如此巨资。何况,诸位本就是受灾大户,本官向你们索要财帛怕,于心何忍。”

“大人,这······”

众人疑惑。

接着,严珅便引出了此行的目的。

“此次会面,本官想要的,是和诸位——谈合作,做生意!”

一时,满堂皆惊。

————

(PS:关于布商王武所捐布匹的价值,这里简要说明一下。本书大致延续明朝的制式。明朝经常有折实物发工资的情况,所以根据这个大致算一下布匹价值。

明中叶,以布折米,比价是一匹布折二百贯宝钞。但是,明朝这个宝钞的价值一直跟废纸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一直在贬值,无人要,这个参考性比较差。

所以按照江南织造的实际物价来判断。

当时布价下跌,一匹布才折银三分。一两=10钱=100分。

所以,一两银子可以买33匹布,不过这个可能是比较普通的棉布,也就是当时泛滥的松江棉布。

故而,王武捐布十万匹,大致折合白银3030.3两,也就是3000两左右。请各位知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