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之铁血扫万里
第一百一十八章 俘虏问题(旧版)

山东老司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第二天柳宗元等三位老先生也回来了,原来这三位参加了这样的一场大战,过于激动,都觉得是官军多少年来未有的大胜,情绪激昂,居然决定晚上要“醉卧沙场”,在城外联诗。

结果到了后半夜,冻得受不了了,只好跑到城外关俘虏的营地里面去住了一阵,早晨回来,给程麟带了一个年轻人回来。

其实说是年轻人,年龄也比程麟大些,而且古代一般人十四岁就成亲了,二十多岁的人就很成熟了,跟现代人是完全不同的。

那人见了程麟,行了个军礼说到:“我叫田力,是节度使田季安大人的养子。”

程麟看看这人,似乎有点印象,昨天叛军败的时候,这个人带了一队人马在大路上抵抗到最后才投降,似乎是个打仗挺硬的角色。

“你是田季安的儿子吗?义子?”

田力冷笑了一下说到:“我这样的养子,田大人有几百个,他给我们吃好的,穿好的,有女人,养着我们给他效力而已。”

程麟焕然大悟,唐朝的潘镇节度使都有养私兵的习俗,这些私兵也叫牙兵,是最精锐的部队,待遇非常好,完全忠于节度使个人,节度使认很多养子,控制军队,唐末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些养子中诞生了不少出名的将领。

这跟明朝关宁军的家丁地位类似。

田力又说到:“田大人对我好,我也拿命报效他,昨天我率部在大路上死战,掩护他逃走了。”

说着,田力看了看程麟的脸色,见他不怒不嗔,似乎觉的有点奇怪,又接下去说到:“我即报答过田大人,就不欠他什么了,我的命又是我自己的了,我请三位先生带我来,是想跟国公爷做个交易。”

程麟奇道:“你都是俘虏啦,还能跟我做个什么交易呢?”

田力盎然道:“我愿意为国公爷效力,请国公爷放我部下一条生路。”

程麟听了立刻摇头道:“不成,这个交易我不做,你的命是自己的,不能拿来当商品卖给人,我们这里也不要你这样的。”

田力说到:“国公爷可能还不晓我的本事,我率领的银枪效节都,在各镇中略有薄名。”

程麟把手一挥说到:“我们这里,无论官兵商民,都是自愿来的,他们勤劳生产,奋力作战,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建设我们的国家,发展我们的民族,这里的几万人,没有一个人是拿命在这里换钱换粮换女人的,我们有钱,但是我们不买人。”

田力听了愣住,本来他以为程麟听了肯定会愿意的,完全就没想到程麟会这么说,毕竟无论朝廷也罢,还是哪家高官也罢,谁都想扩充自己的势力,都想笼络强兵悍将。

程麟说道:“至于你的部下,以及全部的俘虏,你可以放心,我们不会杀俘虏的,不过在战争中犯有罪行的人,我们也会惩处他,你先回去吧。”

田力犹犹豫豫的走了两步,又转过头来说到:“国公爷,你即不用我们,也不杀我们吗?”

程麟摇摇头,心想这些古代人,价值观怎么如此扭曲,挥手叫张千派人把他送回俘虏营去了。

接着各家将领也都来了,程麟就跟大家商量俘虏的问题。

俘虏约有四万五千多人,这么多人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这就是免费的劳动力。

柳宗元等人认为,这是官军多年来的一次大胜,应当把这些人押解到长安去献俘报功,樊纲樊杰的意见是这些战俘应当编成民户,今后可以让他们服劳役,兀突黑建议把这些人全都卖成奴婢,可以赚一大笔钱,李青最残忍,认为这些人终归难以控制,不如都杀掉算了。

程麟歪着脑袋想来想去说到:“这么多人在咱们这里,还得吃咱们的粮食,养着他们大大的赔本,我的意见是,教育教育放他们回去算啦。”

这话一出大家就炸锅了,七嘴八舌的一通议论,都不同意释放,连程麟的应声虫张千都说:“小公爷,这怎么可以,他们反叛朝廷,攻打我们,难道就算啦?”

韩愈也说:“是啊节度使大人,若不惩治,他们哪还会尊重朝廷的法度,朝廷的威仪何存?”

程麟对大家说道:“这些战俘,也不过是农夫兵士而已,他们都有家,有亲人在等他们回去,发动战争的罪责,不在他们身上,我们要惩治,就该惩治祸首田季安,对一般的兵卒,不该赶尽杀绝。”

“再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兵乃凶事,不得已而用之,咱们打仗,是为了保国安民,对于一般的普通兵卒,应该帮助和改造他们为国效力,将来平灭了叛贼,他们还是咱们大唐的百姓么。”

他这么一说,公仪川和赵元亮先点头支持,其余人虽然觉得太过便宜了这些叛军,但也无话,就决定先扣押这些俘虏,让他们参加重建活动,等把城外他们破坏的东西恢复之后,就分批放他们回去。

至于参加劳动的期间,也定一个标准,发给一些工钱,吃的跟滑州的军民一样。

柳宗元写了战报,送往长安去了,程麟得意的在战报后面批了六个字:守住了,很棒吧?

他到底还是想在李纯面前显摆一下。

接下来就是军民一起平复战争的创伤,滑州的军民和战俘们一起,把叛军破坏的田地恢复,修整城垣,重新开挖护城河,把野外叛军烧毁的房屋重建,还有桃源村也重建。

期间让俘虏分期分批的在滑州参观,跟滑州军民一起生活,俘虏们发了工钱,也可以在滑州买东西,因为滑州物资供应充足,物价比别的镇低很多。

俘虏们参与了滑州军民的生活,都觉得匪夷所思,简直如世外桃源一般,怪不得滑州军最早呆的地方叫桃源村,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人人有房住吃穿不愁,事事有人管缺啥都发,小孩还能上学,兵士和农夫也认字,官民不分,节度使晚上就在广场上跟大家一起撸串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