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之铁血扫万里
第一百零五章 云梯攻城(旧版)

山东老司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等到外壕填塞好了一大段,就有人推了大石磙子过来,把土压实,接着用石磙子碾压破坏城外的鹿角,拆除拒马等障碍物。

城上弓弩箭和泥弹一直发射,但是叛军不顾伤亡,付出不少的人员代价后把护壕墙、外壕和鹿角等物破坏掉,清理出进攻的路线来。

陈麟估计,三面城门前面已经造成了敌军几千人的伤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伤员,被填进城壕里去了,但是这批人看起来都不是敌军的战斗部队,只是各种勤杂人员或者强征来的百姓。

叛军阵中号角响起,旗号变换,填壕的兵力撤了下去,接着奔出来一千多骑兵,沿护城河边奔驰,朝城上胡乱射箭。

城上兵士换了普通的箭矢,跟这些骑兵对射,程麟眼尖,已经看见敌军步兵出动,把望远镜递给赵元亮说到:“你看,步兵上来了,他们抬着个奇怪的东西。”

赵元亮望了一会说到:“那个是壕桥,专门用来渡护城河的,那下面有两个大轮,两个小轮,推桥入河,轮子陷入河底,河面上就桥平可渡,如果河面很宽,在壕桥的前头有个接头转轴,可以把两个接起来增加长度。”

程麟再看,下面的这些步兵已经不是刚才那些杂乱的民伕了,不光身上有甲,每人还有盾牌一面,行动上也整齐划一,他们推着壕桥,速度很快的奔过来,到了护城河边,就把壕桥推下去。

壕桥入水,骑兵中跑过来一队兵马,在桥上来回一跑一踩,壕桥就被踩的跟护城河两段平齐,步兵就直接可以从桥上面跑过来。

程麟极为惊讶,这跟现代军队的舟桥似乎也差不到哪去,即使是现代军队,恐怕也不能做的更快更好了,而这才是唐朝,公元八世纪天朝的军事技术就已经发展到了如此高度,五米宽的护城河,十分钟不到就成了平地。

敌军壕桥多个并排下水,排成了一排,护城河已经完全失效,号角又响,旗号变化,骑兵和推壕桥的步兵退后,攻城的大队冲了上来。

最前面的敌军用长竹竿挑着一面帷幕,大概是用丝和麻掺杂着织成的,因此柔软而不受力,城里射出的弓箭有很多在帷幕上一碰就掉落了,也有少数穿透而过的,但是破坏不了帷幕,至于投石车发射的泥弹,大部分打在帷幕上就碎了,没有能穿透的。

帷幕的后面,是许多敌人的甲兵,除了最前面有专人顶着又厚又大的“立牌”遮挡以外,后面的敌兵每人都有盾牌和短刀,背着短枪。

所谓短枪,指的是长度短于两米的枪,与之对应的“长枪”,长度大约三米,甚至有四米多长的,再长,人手就持不动了。

古代欧洲的马其顿方阵就是靠着三四米长的长枪逞凶一时,横扫希腊半岛,但对于唐的军队来讲,长枪主要用于守城,野战的时候十分不方便,唐军的弓弩发达,所以长枪使用就少多了。

公仪川指着叛军兵士给陈麟说到:“冤家路窄,那些敌兵推着的东西,古语叫钩援,现在叫云梯,就是我们墨家的老对头鲁班发明的。”

“那云梯有上下两层,底下有六个轮子,四面都有屏蔽,用生牛皮加固,弓箭射不穿,中间有个转轴,上面还有个折叠机构,推到城墙下面,拉动绳索,上面的机构自然反转上来,搭住墙头,前面有钩,就固定住了,敌军兵士,就可以枕城而上了,这东西不能让他靠近城墙。”

程麟觉得这个云梯有点像是电影里看过的攻城塔,但是简便许多,而且分为两层,使用方便,制造和使用也省时省力,设计十分精巧。

叛军推着四座云梯,还有十几架长梯和飞梯,在鼓声的振奋下,一起冲来。

赵元亮立刻下令,各投石车换用石弹,集中攻击云梯,还有城墙内侧的各砲,也一起发射。

城墙内侧,早已平整了一大块空地,设置了数十座大小抛石机,天朝古代叫砲,因为火药武器还没出现,古代的砲就是指抛石机,这种抛石机跟霹雳车不同,主要是利用杠杆原理,用人力拽动杠杆的一端,另一段自然甩起,把重物抛出。

根据拽砲人数量的不同,分为单梢、三梢、五梢、七梢等,人越多,拽力越大,发射的弹药自然也可以越重。

这些砲可以迅速发射,相对于使用机械力量的投石车来讲,发射速度快的多,特别适用于打击步兵,而且因为是人力操作,且结构简单重量轻,也很容易调整发射的方向和目标。

每座砲,有一个定砲人,也就是观测和指挥员,他手持小旗在城墙上面指挥,让砲调整拉力和射角,换用不同材料和重量的弹药。

因为有定砲人的指挥,再加上砲组的合作默契,这种砲的命中率惊人的高,一般两发到三发就能中一发。

城墙上的投石车主要用石弹打击云梯本身,而城墙内侧的砲则集中火力用泥弹射击拉拽云梯的步兵。

这样的射击,是一般兵士无法承受的,无论是否有盾牌的遮护,只要被泥弹打中的兵士,必然被打的筋折骨断,因为泥弹主要是靠传递动能打击,所以即使不穿透盾牌,只传递过来的力量人也受不了。

至于遮箭的帷幕,距离近了以后被石弹打了几下就坏了,在近距离,人力无法跟机械的力量发射的石弹相抗衡。

其中一个云梯,正好被石弹打中核心部位,上面的副梯断裂了,叛军只好把它丢弃,接着另外两座云梯连续不断的被打了一百多下,终于也断裂无用。

最后一架云梯冒着砲石弓箭的攻击一直推到城墙下面,机构一转,副梯反转上来钩住了城头,早已在云梯中间准备好的敌兵一起跃起,都用盾牌短刀呐喊着冲了上来。

同时,趁着城墙上面的主要火力都在打击云梯的时候,其余的敌兵架设了十多架长梯和飞梯,叛军兵士也都缘梯而上,爬到城头上来。

ps:之后的好几章,全是古代攻城装备的实际运用描写,唐朝时期,我国作战就已经主要靠装备而不是人数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