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怼唐王
第046章 退一步越想越气,忍一时越想越亏(旧版)

洪荒圣人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哈哈哈哈!朕果然没看错这小子!”

听着自己依仗的重臣如此夸赞,李二脸上再也绷不住,畅快大笑起来。

不过很快,他笑容一收,有些头疼的道:“此次他倒是立了大功,可朕该如何赏赐他才好?”

按道理,纪铭灭了吐谷浑,那是灭了一国。

不仅给大唐扩大了一大片疆域,更是可以为大唐震慑其他国家。

让渭水盟约之后的大唐,在周边国度中,重新建立起强大的威信!

如此战功,就是直接给纪铭封侯封王都可以。

但纪铭太年轻了!

区区二十来岁就给纪铭封侯封王,那将来他再立下不世战功,又该作何封赏?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虽然逐渐步入了安稳,可北方还有突厥大患。

西方除了吐谷浑也还有吐蕃那个野心勃勃的大患!

这还是不算上东北方那新罗半岛的高句丽,否则大唐可以说太平盛世,也可以说举世皆敌!

若是李二是个碌碌无为的君主也就罢了,偏偏李二本就争强好战。

如此一来,纪铭有名将名帅之才,他断然不可能弃之不用。

可一旦用了,纪铭就要立功,立功就得封赏,这两次就给直接封侯没什么。

打赢一场灭国之战,就是封侯,朝中大臣也不会有太多的异议。

只是这一次封侯没什么,下一次封王也什么.

但下下次呢?

下下下次呢???

李二突然觉得,放眼历朝历代。

自己恐怕还是第一个因为手下臣子太优秀,不知道怎么奖赏而烦恼的皇帝了。

保不齐就是放在未来,也难以再遇到第二个这样的问题了吧!

李二想到的问题,高士廉、李靖和长孙无忌三人也想到了。

是以,听到李二的询问,三人全都沉吟了起来。

诚如李二所想,纪铭太年轻是个硬伤,直接封侯封王不太合适。

可倘若两次西征便灭一国这样的丰功伟绩,都不足以封侯封王的话,天下人以后还如何信任朝廷?

朝里朝外那些有才能却尚未发掘出来的臣子们,还如何信任朝廷?

这无疑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陛下,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得和璐国公的弹劾放在一起了。”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忽然提起了一个谁也不愿意提起的问题。

璐国公侯君集弹劾西征大军统帅纪铭,这件事他们四个人没有商议出结果,李二便放在了早朝上。

但朝堂里也一样,有附和璐国公侯君集觉得纪铭当严惩的,也有觉得应该先查明真相,不论如何都不能冤枉一个为大唐建功立业的青年帅才的,反正两边同样是争执不下。

到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搁置了,最近大家也很少提起。

此刻被长孙无忌提起,高士廉和李靖皆是脸色一沉,目光冷冷的盯着长孙无忌。

不论是这里,还是早朝上,他们作为军权大佬,无疑都是倾向于纪铭这边的。

虽然璐国公侯君集同样是军制中的中流砥柱,但璐国公为人太过乖张跋扈,让人难以深交,甚至还得罪不少人。

如此情况下,哪怕璐国公是军中栋梁,许多人也对他没有好感。

反倒是纪铭这个后起之秀,抛开立下的战功,为人也不像侯君集那么难相处。

最重要的是,纪铭还和长乐有夫妻之实,这注定是绕不开的一环,故而高士廉和李靖,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更加看中纪铭一些。

所以,现在当他们听到长孙无忌,言语间有拿侯君集打压纪铭的意思,两个人都忍不住了。

“陛下,莫说侯君集弹劾之事尚未查明,便是事实,臣也觉得情有可原。”

高士廉站出来,躬身说道:“年轻人刚刚加入军中不懂军中规矩,实属正常,他在卡图城休整个几日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完全不足以用来弹劾纪铭。”

他顿了顿,吸口气,继续说道:“况且,纪铭并没有耽误大事,反而用了出乎我等所有人预料的短暂时间,拿下吐谷浑,大大鼓舞了我大唐军队的士气,也为我大唐在周边番邦异国中重新建立了威信。”

“如此名将之才,老臣决不允许某些人以私心来打压他。”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高士廉说最后一句话时,还不经意的瞟了瞟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见状,鼻子都快气歪了。

要不是高士廉是他舅舅,又是朝廷资历最大的元老,他早翻脸了。

什么叫某些人,现在开口的就他一个,这不是指明了指着鼻子说他呢吗。

还有,什么叫以私心打压纪铭,他只是说个事实、提个建议好吧,哪个字眼里面冒出来打压纪铭的意思了?

别人家的舅舅都是帮外甥,到他这里倒好,不帮着说话也就算了还倒过来给他泼脏水。

有这样的舅舅吗?

长孙无忌心里暗暗吐槽着。

只觉得退一步越想越气,忍一时越想越亏。

而且,他觉得这要是不站出来解释一下,恐怕就真要坐实私心打压纪铭的名头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