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军师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下大势源于养寇自重(旧版)

发如月色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如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一个在河东路占据威胜州,一个在京西南路占据房州、均州南丰府,都对西京河南府虎视眈眈,洛阳城如何不怕,因此对河北军、淮西军的密探严防死守,丝毫不敢懈怠。

朱武等人都有被官府通缉的案底,入城风险太大,便又一次绕过西京河南府,向南转道而行,直奔郑州。

又行了两日,四人来到郑州。因郑州离东京开封府仅有一百三十里,有汴梁城八十万京师禁军罩着,对河北军和淮西军的畏惧不如西京河南府那么深,但城防依然把守甚严,盘查得紧。

朱武等人有要事在身,不愿惹上麻烦耽搁时间,便没在郑州停留,快马加鞭,只一日,来到东京开封府汴梁城。

东京开封府俨然是一副太平盛世的繁华气象,拥有占全国四成的武备力量和除陕西军外最精锐的军队,使汴梁城内上到朝廷天子大臣,下到市井黎民百姓,都活在天下太平的错觉当中。朝政在“六贼”的把持下,上上下下都腐败不堪,国家财政源源不断的流入私囊,形成从地方到州府再到都城,从民间到官府再到朝廷,四面向中央汇聚的单向资金流,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官员富绅却权钱勾结疯狂敛财。

大宋富裕是在城市,在商业,在少数既得利益者身上,大部分底层百姓还是活在穷困潦倒的边缘,所以才会使得王庆在淮西、田虎在河北、方腊在江南一呼百应,迅速崛起,才会使得天下十三座绿林山头轻易占据险要,站位脚跟。

太师蔡京不是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只是自宋神宗在位时开始,先是重用革新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后来受到守旧派名士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强烈抵制,革新几经反复,终于没能坚持下来。蔡京亲身经历了这番治国方略上的朝秦暮楚、朝令夕改,政治上的投机心理使他如同墙头之草,风向一变,立即率先打击出卖昔日队友,投身敌对阵营,利用阴损心理、狡诈手段,屡屡演出咸鱼翻身、反败为胜的好戏。终于把政敌们都耗死了,蔡京爬上宰相、太师的高位,权力和名位达到顶峰。此时的他,心理上已经不再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只有从不断的搜求索取中才能得到满足,只有在恣意的荒淫挥霍中才能感受真实。据说他一顿饭要消耗数千两银子,那是一个普通百姓一辈子都赚不到的收入。

太尉高俅更不必说,市井无赖出身的他有着开挂般的际遇,在短时间内迅速而神奇的崛起,成为朝廷中权势仅次于蔡京的二号人物。随着地位火箭般的蹿升,高俅的心理失衡了。小人得志的结果就是疯狂报复曾经虐待过他的社会,任何不随心称意都会被他放大到非要毁灭什么才能安心的地步。他跟蔡京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狼狈为奸,但是,在权势上始终处在均衡的临界点,一旦被外界的力量打破,其产生的破坏力谁都无法预计。

蔡京、高俅把持朝政,架空了皇帝宋徽宗。这种状态在历史上已被验证过多次,极其危险,毕竟那时讲究“君权神授”,二人一不留神就会身败名裂,株连九族。两大权臣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采取的手段就是制造内忧外患,把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给皇帝或者政敌可乘之机。他们一方面尽力迎合宋徽宗对艺术的痴迷、对物欲的追求,专门让“六贼”中的户部尚书王黼、苏州应奉使朱勔经营此事,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打击政敌、排除异己,在全国各地安插自己的亲信,形成一个联络不断的关系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巩固势力。

对待迅猛崛起的义军和日益猖獗的山贼,蔡京、高俅采取斩草不除根的策略,一边借助战争敛财,一边制造战事巩固权势。因此才会使王庆、田虎、方腊持续做大,十三座山头屡剿不灭。这都与蔡京、高俅“养寇自重”的战略指导思想有关,否则仅凭寥寥数万分散各地的义军、山贼,朝廷近三百万禁军、厢军怎会屡战屡败。

在战术层面上,朱武可谓是天纵奇才,但是在战略层面上,与这些老谋深算的政坛宿将相比,朱武幼稚的像个孩子,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也会使人一叶障目,滋生骄横,高俅出身底层,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殿帅府属下有上千名禁军教头,其中顶级高手二三百人,这些人都是武人,在宋朝重文轻武的官场体系下身份卑微,都对高俅唯命是从,而高俅对这些人生杀予夺,随心所欲,根本不当回事。

除了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丘岳、副都教头周昂是高俅身边的爪牙之外,其他教头都没被高俅放在眼里,就连在八十万禁军中声威最盛的王进、林冲,高俅也只当他们是看家护院的下等人。特别是王进,高俅与他父亲王升有仇,如今王升病故,高俅便迁怒于王进,终于将王进逼成逃犯,下文书全国海捕。此举也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自此出身小富之家的林冲在高俅面前变得战战兢兢,谨小慎微。

与周昂、王进、林冲齐名,并称为禁军四大教头的金枪班教师徐宁因有一件家传宝物雁翎圈金甲,名曰“赛唐猊”,被高俅惦记上了,屡次索要,徐宁干冒得罪顶头上司的风险,就是不给。高俅几曾有过办不成的事儿,碍于面子不能硬夺,正自纳闷,府中心腹之人“干鸟头”富安揣度他的心思,献上计策。高俅得计大喜,当即派人办理。

原来高俅有一口产自西域的镔铁宝刀,名叫“蔷薇金”。为何叫“蔷薇金”?只因它饮血太多,特殊工艺制作的镔铁纹理中渗入血质,呈现出一抹淡淡的血红色,具有别样风情,小苏学士在高俅家里见到后,脱口赞道:“好一口蔷薇色断金利器!”“蔷薇金”由此得名。

富安的计策是,徐宁的“赛唐猊”是祖上荣耀的象征,不肯轻易拿出与人观看情有可原,但如果邀请徐宁将它拿出与“蔷薇金”比试,徐宁还不肯,就是敝帚自珍,徒有虚名,堕了先祖威风。

这是一条“上屋抽梯”的毒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