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军师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兰溪县桓逸说降郑魔君(旧版)

发如月色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武等四人趴在房顶,把一片瓦掀开一条缝,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屋里有四个人,第一个赫然是白天在战斗中出劲尽风头的郑彪;第二个是他的部下夏侯成;第三个不认识,看情形也是郑彪手下;第四个竟然是方腊手下将领、江南军统帅之一的桓逸。

只听郑彪手下道:“桓将军只身一人前来,足显诚意。”

郑彪道:“你先出去吧,在门外等着。”

手下行了个礼,走出门去。

郑彪道:“桓先生阵前来访,何以教我?”

桓逸道:“桓某在徽州时,就听说郑魔君大名,今日战场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可惜宋廷不识真金,屈在兰溪县做一个都头,真是埋没人才。”

郑彪笑道:“桓先生莫非来说我投降?”

桓逸也笑道:“岂敢。桓某文不能兴邦,武不能安国,尚且在江南军中做得一名将领,郑魔君倘若在方教主麾下,做个一方统帅也绰绰有余。桓某今夜前来,是想在郑魔君和方教主之间搭一座桥梁,共图大事。”

夏侯成在旁插言道:“江南军在战场上失利,你又来使诈!”

桓逸道:“夏侯将军稍安勿躁。”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叠文书,从中抽出一张,递给郑彪。

郑彪拿过来看了一眼,惊喜道:“委任状?果然要我做镇北将军?”

桓逸道:“我与谭高将军率军前来婺州之时,方教主就已写好了委任状,只等合适的机会,交给郑魔君,如果郑魔君有意,当下就可前往徽州面见方教主,登坛授印,方教主另有一千两黄金的赏赐。”

郑彪喜不自胜,搓手道:“郑彪何德何能,如此受方教主厚爱。”

桓逸又抽出一张文书递给夏侯成。

夏侯成诧异道:“还有我的?”

桓逸笑道:“我江南军调查过婺州厢军底细,像郑魔君、夏侯将军都是江南军急需的人才,来到江南军必能大显身手,前途无量。”

郑彪呵呵笑道:“方教主为人处事有气量、大手笔,我等愿为方教主效力。”

桓逸喜上眉梢,笑道:“郑魔君爽快,不知夏侯将军意下如何?”

夏侯成道:“我听郑将军的。”

桓逸道:“好,我先回去,明日就陪二位将军动身去徽州面见方教主。”

郑彪道:“不急。”

桓逸道:“莫非郑魔君还有其他条件?”

郑彪笑道:“方教主如此厚待,郑彪安敢有非分之想。”

桓逸松了口气,然后疑惑的看着郑彪。

郑彪接着说道:“郑彪法力低微,这点雕虫小技不足以报答方教主的知遇之恩。我师父灵应天师法力高强,世间罕逢敌手,只要他肯出山,必能帮助方教主成就大事。明日我去拜访师傅,劝他同去徽州面见方教主。”

桓逸大喜,道:“如此甚好,明日我带几个随从,备份厚礼,随你一同前往。”

当下桓逸就要告辞,郑彪道一声:“桓先生留步。”

桓逸回身等候郑彪吩咐。

郑彪给夏侯成递了个眼色,夏侯成会意,转往后堂,不多时,将白日里生擒的伍应星带了出来。

郑彪道:“日间多有得罪,还好伍将军身体并无大碍,可与桓先生一同回营。”

桓逸又是一喜,道:“郑魔君真乃信人,桓逸必不相负。”

郑彪唤来带桓逸进兰溪县城的那个人,伍应星向郑彪、夏侯成施礼,跟随桓逸离去。

朱武、李衮、陈达、杨春从屋顶回到平地,唤上薛永,趁着夜色,一起回到客栈。公孙胜已做完功课,众人聚到侯健房中。李衮、陈达、杨春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的经过描述了一遍。

侯健道:“如此看来郑彪投靠方腊已成定局,江南军又添实力。”

陈达问朱武道:“哥哥怎知今夜会有此变故?”

朱武道:“郑彪的实力跟他兰溪县厢军都头的地位极不匹配,是个人就会怀有异心,何况他绰号‘郑魔君’。但是他在只有区区八百军马的对手面前,不惜耗费巨大的精神力,展示‘幻术’、‘金砖法’绝技,炫技的意图十分明显,我就在想,他为什么要这样不遗余力的炫技?”

侯健道:“给对手看的?”

朱武道:“这叫做‘自抬身架’。然后用了这么大的气力使出‘金砖法’,却只是打伤了伍应星,并未取他性命,给自己留下退路的同时,也给对手留下充足的回旋余地。”

侯健道:“这样说来,今夜之事是双方心照不宣的了。”

朱武道:“再说江南军,为什么派出桓逸、谭高一文一武两个统帅,看到郑彪的表演我才想通,谭高的任务是夺取兰溪县城,桓逸的目的是考察郑彪。”

陈达眼睛一亮,由衷佩服道:“所以哥哥算准了今夜桓逸会来兰溪县策反郑彪。”

朱武叹道:“天底下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情我愿的事。也只有夜晚才好做这种叛国投敌的勾当。”

李衮问道:“他们为什么称方腊为‘方教主’?”

侯健长居淮南西路的无为军,对江南的事比较清楚,接口答道:“朱勔在江南搜罗花石纲,官府趁机搜刮百姓,许多人家深受其害,倾家荡产,导致民不聊生。方腊便利用西方传来的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说教化民众,起兵造反,因此被称作‘方教主’,也称作‘圣公’。”

公孙胜插言道:“摩尼教也叫‘拜火教’,因为崇尚光明,又被称作‘明教’,与中原教派的行事风格迥然不同,一直被视为魔教。”

侯健道:“按说方腊带领的江南军是被奸贼朱勔逼反的,百姓应该拥戴才是,但是江南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听说江南军打来,纷纷躲避。比起痛恨官府,江南西路、两浙路的百姓更加痛恨方腊。”

朱武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陈达愣了一会儿,问道:“什么意思?”

朱武道:“这是《左传》里的话,意思是: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

陈达道:“我们要不要做点什么?”

朱武道:“明日先上金华山去找樊瑞的师父,天下十三座山头联合起来,才有实力跟这些已经成气候的江湖大佬们一决高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