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皇子
58 大唐万岁!(新书,求收藏)(旧版)

三眼七口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然而无论是朝堂上的大佬还是李二陛下,都小瞧了唐人的民族自豪感。

唐军的将士刚一下高原,就有百姓自发的等在了路边,他们人数不多,只有几十人,带的东西也不多,只有两坛酒,两筐野菜。

这些人都是移民实边是过来的唐人,但是距此最近的唐朝人的聚居地至少要有上百里,这些人没有马匹,就开着肩扛手提,带着这些慰军物资来到国界线上慰劳这些出征的将士。

包括侯君集在内的唐军将士无不眼圈发红,有些年纪小些的士兵更是直接哭出声来。

离家一年,经历的各种艰难,终于回来了,终于回家了,终于见到了家乡的人,家乡的人没有忘记我们!

家人来接我们了!

两大坛酒,两筐野菜,都不够将士们一人一口的。

但这是家乡人的心意,酒倒进水缸,一人分上一口,野菜放进煮肉汤的锅里,一人分上一份,让每个将士都领略到了家乡人的心意。

酒味虽淡,却是一年来的第一口酒,野菜虽少,却是一年来的第一口青菜,士兵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最激动的并不是唐军的将士,而是来劳军的百姓。

他们本来是长安附近的佃户,甚至有些人是以前没有身份的奴隶,被朝廷迁到吐谷浑的地界,在适合种地的地方修建了聚居点,划给他们土地,甚至朝廷给他们发了种子和一些农具,并且答应免除他们三年的赋税。

可是他们的地开荒刚刚完成,吐蕃的大军就来了,他们要么成为了吐蕃的奴隶,要么逃进了深山里。

没过多久,唐军的将士就到了,几天的时间就打跑了吐蕃人,将他们救了出来,从深山里找了出来,抢种了一拨粮食。

唐军的将士追这吐蕃人进了高原,他们连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一声。

这次,带着捷报的信使经过他们的聚居地,将唐军将士攻破逻些城,活捉松赞干布的消息带到了这里,这些第一年到边境,地理的收成刚刚能解决自己温饱的百姓自发的组织起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他们用自己饭碗里挤出来的粮食换了两坛酒,实在拿不出粮食,又没有力气长途跋涉劳军的女人、老人和孩子连夜挖了两大框的野菜。

这些朴实的汉子就这么走上劳军的路。

上百里,全靠着双腿走,也不知道他们走了多少天,才走到这里,因为不知道大军什么会到,他们又等了好几天,从家里带出来的那点粮食从一天吃两顿,到现在一天吃一顿也只吃半饱,没人说喝一口酒,吃一口野菜。

因为报捷的信使说他们已经一年没有喝一口酒,吃一口菜了。

就是最便宜的浊酒,菜是地里挖来的野菜,不知道这些军队的大人们看不看的上这些东西。

他们来之前就想好了,哪怕他们把就倒掉,把野菜扔掉,自己还是要来,要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他们收下了,不但收下了,两万多将士都喝到了自己的酒,吃到了自己的菜。

为首的老农忍不住眼泪流出了眼眶,跟他一起来的来的百姓忍不住眼泪流出了眼眶。

哪怕是年幼的李天赐,还不是很懂人情世故,他也知道,我大唐就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士兵,有这样的将军,大唐何愁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大唐万岁!”

将士们将淡的几乎没有酒味的酒倒入嘴里,跟着喊起来,“大唐万岁!”

从进入大唐的境内之后,陆陆续续的迎接的百姓和地方的官员越来越多,这支离家一年的军队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

他们也当得起这种待遇。

根据侯君集穿回来的消息,今天中午时分,大军就会到达长安。

李世民早早的就在长安城外十里的地方等着了。更是命令太子出城五十里迎接大军。

传回来的捷报对逻些城一战的过程些的很简单,甚至只是略略数语就带过了,可是这一年里,李世民每天就在看关于吐蕃的资料,查阅了无数关于吐蕃的记载,每每有到过吐蕃的商人到了长安,李世民必然要亲自接见,询问吐蕃的情况。

对吐蕃的了解越深,李世民越觉得当初作出攻打吐蕃首府逻些的决定太过草率。

首先就是高原的气候,这就足以要了人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