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获得顶级实验室
第四十章:复活恐龙的任务(旧版)

扑啦扑啦啦

都市 |  都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叮咚,系统派发新任务,是否接受?”

这天早上,签到之后,卢辉突然非常意外的获得了新任务。

一直喜欢挑战的卢辉当然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接受了系统派发的任务。

点完接受之后,一个新的界面在卢辉的面前呈现了出来。

话说,这个任务还真的是简短但是又不简单。

只有四个字。

复活恐龙。

“如果任务成功,系统将奖励超级大礼包一份,如果任务失败,不会获得任何惩罚,时间期限为一个月。”

话说,这也并不是多么简单的任务,毕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不但要完成复活的艰巨任务,此外,还要发明出生物快速生长药剂,只有这样,才会让恐龙长成成年的样子。

说起来,恐龙虽然现代人一个也没有见过,但是名气却是比好多的动物都要大的。

恐龙是生活在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能以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的一类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仍无人能解。

为什么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恐龙会突然消失。

其实,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现在最主流的,也就是被普遍接受的就是“小行星撞击论”。

也就是6500万年前,有一个直径在15公里左右的陨石,撞到了地球上,他撞击时的速度达到每秒20公里,每小时7万公里的速度。

当然了,除了主流的一些猜测之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解释。

比如说,一些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饿死的。

这个学说是这样认为的,大约在7000万年前,地球上被子植物大量繁衍,并迅速取代了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不像裸子植物那样四季常青,而是春天开花,冬季落叶。

持这种观点的生物学家认为,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在秋冬季节无“粮”可吃,终于解饿而亡,那些以食植性恐龙为食的肉食性恐龙同样也在劫难逃。

除了这种说法之外,还有一种更狠的说法,认为恐龙其实是被毒死的。

就比如,一位名字叫做托尼斯伟的生物化学分类学家,这么多年以来都坚信恐龙是被毒死的。

他认为,1.2亿年以前出现的有花植物虽然能把人类尚未出现的大地打扮的五彩缤纷,香气四溢,却给恐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因为,在有花植物的组织内常常含有作用强烈的生物碱、许多种生物碱会对恐龙的生理产生不良影响。有些生物碱,如马钱子碱,泄花碱等都具有很大的毒性。

恐龙大量地吞食有花植物后,生理严重失调,最后导致死亡。

当然,现在的完成重点根本就不在找到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原因上面,而是怎么复活。

最快的方法,当然是到系统商城上面看看有没有现成的恐龙胚胎或者幼体可以买过来,要是有成年的成体就更好了。

然而,仔仔细细的搜了三遍之后,卢辉发现,系统里面根本就没有这个货品,想花钱买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现在能做的,就是找到相应的正确复活方法了。

按照常理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应该就是提取DNA来复活恐龙,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这样做。

这主要是因为,恐龙的DNA实在是太古老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DNA大约有100万年的历史,而恐龙的DNA我们至少需要追溯到6600万年前,

其次,即使我们能提取恐龙的DNA,它也会被分解成数百万个小碎片,我们几乎不知道这些碎片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就像试图做世界上最难的拼图游戏,但却不知道原图片是什么样子,或者是否有缺失的碎片。

但是现在的卢辉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现在他拥有了这么多足够现金的科技,以及这么多的人才和资源,复活恐龙应该不是一件太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不管是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有一个周密而细致的计划,复活恐龙这种大事情,更应是有计划行事的。

首先,就是专门找一个专项的实验室了。

这个其实还是一个不太复杂的准备事项,卢辉也不想舍近求远了,就准备把复活恐龙的实验室放在生命科学园区里。

设备的话,这里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齐全了,不仅仅有各自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的设备和试剂,甚至,还有生物机械设备。

研究者的话,卢辉也算是非常认真的筛选了,选的不仅仅有顶级的生物学家、医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家,甚至还有数学家,计算机学家和信息学家。

万事俱备,就开始复活之路吧。

卢辉清晰的知道,到保存恐龙骨头标本的地方提取dna显然是一个做无用功的事情。

因为事实上,DNA可保留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就算被树脂层层包裹保护也难逃此劫。

NA的半衰期为521年。

也就是说,每过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

剩下的DNA化学键将在下一个521年有二分之一被分解,逐年类推。

经过计算,只需要680万年,这些化学键就会被分解得荡然无存了。

但问题是,恐龙可是足足6500万年前的物种。

所以恐龙再怎么逆天,其基因也不可能逃得过6500万年的风霜。

更悲催的是,DNA想要横跨680万年,还必须是在最理想的环境状态下。

漫长岁月中的任何不测,都可能加速DNA的分解速度,如遇上高温、酸性和微生物释放的DNA酶等。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情况肯定是比680万年要短得多。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DNA片段也只被埋藏了70万年。

这样看来,想要提取到6500万年前恐龙基因,还真的比登天还难。

但是,翻看了一下相关的资料之后,很快,卢辉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那就是鸟类。

虽然曾有段时间,大家都对恐龙有种刻板印象,认为其是一种远古大蜥蜴。

毕竟连Dinosaur这个名字,都是由希腊语的Dions和Sauros组成,意为“恐怖的蜥蜴”。

但在主流科学界,已经基本认定现代鸟类就是由兽脚类恐龙演化而来的,是恐龙的直系后代。

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大灭绝事件,确实导致了大部分的恐龙灭绝。

但兽脚类恐龙的一支却仍然幸存了下来。

换言之,也就是恐龙从来没有灭绝过。

经过不断地演化,如变小、变轻、长出翅膀等,它们最终变成了现代鸟类,包括我们餐桌上的鸡。

其实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恐龙是鸟类祖先的假说了。

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古生物学界已经有了足够的证据证明,鸟类就是恐龙的直系后裔。

无论是从骨骼结构、生殖模式,还是大量的化石佐证,它们都与两脚行走的兽脚类恐龙十分相似。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科学家还在霸王龙化石T.RexMOR1125中找到的蛋白,就与鸡身上的是最为接近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不用复活,恐龙也一直潜伏与我们身边。

例如我们每天吃的鸡肉,其实也是“恐龙肉”的一种。

当然,这样偷换概念的任务完成方式,系统肯定是不会判定过关的。

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许多我们认定的恐龙特征在鸟类身上早就被冲得很淡了。

更何况现代鸟类是即娇小又柔弱,又怎么能跟高大凶猛的恐龙相比呢。

但是,就是顺着这个突破口,也可以找到很好的一个复活方案。

毕竟,知道了恐龙还有后代,复活恐龙的事就好办多了。

生物都是逐渐进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恐龙的基因会一步一步地慢慢改变,最终成为现代鸟类。

但即使经过了6500万年,鸟类的DNA依然可以视为兽脚类恐龙的基因蓝图。

所以此时此刻,卢辉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只要在现代鸟类基因的基础上修改,总有一天能把鸡魔改成回威武的恐龙!

ps:谢谢读者小天使的宝贵意见,我一定会注意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