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百世侯爷
第二十九章 信件(旧版)

一点黑夜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泰今日早早的就到了后宫,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就很少到后宫走动,最近几日里父皇总是传唤他陪伴左右,现在正是早朝之时,李泰自己一个人闲来无事,便到这御花园走走,活动活动身体,伸个懒腰,李泰看到远远的过来一队人。

为首的女子有着倾国之貌,她的身后跟着一位与李泰年纪相仿的少年。随着队伍越走越近,李泰走过去朝那女子拱手施礼,口称见过杨妃。

来人正是前朝隋炀帝之女杨氏,身后跟着的少年李泰自然也是认识,正是吴王李恪,杨妃轻盈一笑,挥手让李泰站起来,询问他怎么今日有遐来这御花园,平日里这御花园中很少看到他们这些王爷走动。

李泰便说最近父皇一直传唤他陪伴左右,帮着处理一些简单的事物,杨妃听罢面色微微一变,撇了眼身后的李恪,说道:“恪儿,你与青雀在此玩吧,母妃在此你们少年人有诸多不便”

说完杨妃带着内侍婢女便离开此地,李泰一直躬身到杨妃走远,李恪扶起他,呵呵一笑道:“青雀,你我兄弟可是好久不见了”

“是啊,平日里很少能够见到皇兄,今日不想能在这御花园中相见”

李泰瞧瞧对面所立李恪,心中微微有些低落,不论是从气质,相貌,还是文韬武略上来讲,李泰差李恪很远,父皇曾亲口评价李恪“英果类我”,是说李恪的性格与父皇及其相像,还听宫里有留言说,如果不是因为杨妃的身份,李恪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只可惜因为母亲的身份,李恪永远都当不上太子。

兄弟二人找了个依水小凉亭坐下,身后侍女奉上点心,李恪这个人,外表俊朗,性情和洵,不论对待什么人永远是彬彬有礼,侍女把点心放好后,李恪还特意朝她点点头示意。

李泰知道,宫外不说,但是在这皇城之中,凡是提起那位皇子最是和善,大家必然首选吴王李恪,李泰在这方面做得就不如自己的这位三哥,尤其是小时候淘气,没少拿宫中侍卫婢子们玩耍取乐,再加上之前有长孙皇后的庇护,李二陛下也宠爱他,所以小时候多少有些无法无天,不论是在宫内宫外,口碑一直都不怎么好,也就是这几年李泰变得懂事一些,才挽回一些声望。

“皇兄今日怎么进宫了?弟记着您现在应该是在益州吧”李泰问道。

李恪面色微微一滞,忽而笑道:“这不马上就是江夏王妃圣诞之日,为兄变上了个折子,返京给婶婶祝寿”

这件事李泰也知道,但是像他们这些小辈王爷,到时候送上一份厚礼便是,亲近一些的小辈最多也是亲自把贺礼送上门,像李恪这般不远千里赶回给宗师王妃祝寿,是否有些太过了。

李恪见李泰面色,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说破,拿起一块高点掰成几分,走到栏边喂起池塘中小鱼。

“青雀今日见过太子吗?”

“太子?没有”

李恪像是随便的一问,手中的小糕点被他分成不少的小碎块,边上侍女见他手中糕点快要用完,又给递上一块。

此时下面的小鱼扑腾扑腾在水中愉快的溅着水花,等待上面那俊朗少年再多扔一些吃食下来。李泰饮下一口水,不知道李恪问这话的意思,李恪随即转过身来,继续道:“前几日,为兄接到一封密信”

“密信?写着什么内容?”“你自己看看吧,这封信为兄一直带在身上”李恪说着,一挥手让所有伺候的仆人退下,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递给李泰。

李泰拆开信简单的看了几眼,身上汗毛顿时感觉全部都炸了起来,这信的内容让他毛骨悚然,仅仅看了几眼,李泰赶忙把信折好放在信封中,擦擦额头渗出的细汗,问道:“皇兄,此信是何人给你?”

“东宫”

李恪指指东面方向,淡淡道:“为兄此次归京,一是为王妃祝寿,二,就是为了这信件而来”

李泰忽的站起身,目光变得凌厉:“皇兄你想按照信件直言所作?”

“呵呵”李恪摆摆手,让李泰坐下,缓缓说道:“若是为兄要这么做,还给你看信干什么,你把这封信,递给该看的人吧”

说完,李恪便离开了凉亭。李泰拿着信,心中不能平静,看着李恪远去的背影,李泰缓缓的出口气。

“你说这信是吴王交给你的?”

李二倒是不像李泰所想那般看到信以后会怒气冲天,反而十分的平静,李泰跪在下首,点点头道:“正是皇兄给儿臣的,他让儿臣交给该看之人”

“想来朕就是那该看之人吧···”李二摸摸嘴上胡茬,目光一直盯着信上的内容,在这封中,写明了邀请吴王尽起益州兵马,因为吴王现在统摄益州,现在唐朝刚建立不就,益州又属偏远之地,不服王化之处甚多,所以吴王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剿匪平患,手下兵马大约有四万人左右,且都是百战之士,再加上益州称天府,粮草源源不断,后勤保障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蜀中民风彪悍,若是吴王振臂一呼,或威胁或利诱,怕是顷刻之间便可阻止数十万兵马。

信中还说明只要李恪领兵拖住剑南道陇右,以及河南府兵,日后待大事定下,便与他平分天下,信件的后缀,表明此信来自东宫。

李二冷笑一声,忽然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李泰不明所以,趴在地上不敢说话,李二让李泰先退下,等待李泰退出大殿,李二伸个懒腰,把那信拿起来放在烛火上烧成灰烬,叫来内侍吩咐几句,不多久,房玄龄与杜如晦便来到殿中。

房玄龄很奇怪,刚刚下朝怎么就又有事了?一进殿中,房玄龄二人便问道一股烧糊的味道,再超前走去,跟李二见完礼,房玄龄与杜如晦都看到李二面前桌上又一堆灰烬。他二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与迷惑。

待到二人坐下,李二说道:“二位爱卿,关于之前我们所说易储之事···”

“大家!”房玄龄打断道:“储君乃是国之根本,虽然现在太子成绩不多,然殿下年纪尚小,只要多多教导,日后···”

“大家,玄龄公”杜如晦站起来也是打断房玄龄的话,继续说道:“现在不论是宫中或是民间亦或是朝廷之中,易储风波来势汹汹,隐有愈演愈恶之势,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凉州禀报吐谷浑现在兵压边境,云中都督府上折说薛延陀近日里秣兵历马随时备战,若是此时易储,朝廷发生动乱,外敌寻机入侵,那我大唐怕是不太好过···”

杜如晦没有房玄龄那么多大道理,直接指出现在易储会发生的恶果,李二闻言目中凶光舜闪,狠狠的砸了一下桌子,恨声道:“吐谷浑啊吐谷浑!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前番道宗与君集没有将其亡国灭种,真乃大误也!”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心说亡国灭种,那怎么可能,就算是一个一个的杀,那也会有不少的漏网之鱼,更何况吐谷浑地势崎岖,依谷设险之下大唐骑兵根本无法突进,想到这里,二人又是对视一眼,不对呀,现在有李煜献上来的马蹄铁,那铁蒺藜和嘎啦刺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房玄龄有些询问一般的问道:“大家,是想再一次发兵吐谷浑?”

“哎,朕想,但是粮草不足啊,只恨时间过得太慢,等这几亩玉米成熟,朕便下令大面积种植玉米,到时候粮草齐备,朕这一次不把吐谷浑彻底浇灭,就不配天子之称!”

看来这一次吐谷浑兵压边境真的让李二陛下很生气,不停的说要浇灭,亡国,灭种,俗话说天子一怒血流漂橹,等待大唐这一次恢复过来,真的会把吐谷浑杀得片甲不留,房玄龄不像是杜如晦那般果敢,仿佛已经看到无数人头落地,他心中着实有些不忍。

“还有一事,朕今晨得到奏报,说三原县池阳山玉米庄园,受到数股不明匪徒袭击”

“哦?竟然有此事”房玄龄想想自己早晨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折子,想来应该是百骑司上报给陛下的。这百骑司只对李二陛下一人负责,折子不需要经过三省,直接上达天听。

“从玉米庄园开始建设到现在,已经数次受到袭扰,贼人目的很明显,就是冲着玉米去的,朕接连下令调兵镇守,现在玉米庄园丁甲已有五千人,就这样这些贼人还敢来,看来是打定主意要夺取这玉米”

“大家,这玉米可不能被别人夺走,虽说一颗不丢有些不现实,然只要我们目前这亩玉米成熟后,大面积推广开来,倒是也不怕贼人惦记,若是现在被人盗走,敌人与我们同步种植玉米,后果不堪设想···”

杜如晦马上做出了评断,房玄龄也点头称是,现在的关键是要保证大唐为第一波种植玉米的国家,李二眯着眼睛,瞧瞧案几:“根据百骑司上报,那些贼人身手皆似军中好手,不像是一般的地痞之流,现在已经有二十名军士为了保护玉米而丧命”

“军中?”房玄龄沉吟片刻,说道:“那我们是否要排查军册,看看最近几日那部分人马变少”

“不可,这些人未必来自十二位或其他军中,有可能是退下来的家将或是某些人的亲兵之流,若大张旗鼓去查军册,只怕会打草惊蛇”

杜如晦否定了房玄龄的建议,李二也比较中意杜如晦所说,这样大面积排查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种被人背后下绊子的感觉着实不好。

“眼下,我们需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全力保护玉米种子,二就是暗中巡查,老臣看来,只要是做事,就一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

房玄龄捋着胡子说道,杜如晦也赞成的点点头。

李二接着又说了一些朝廷上的事情,等到房玄龄二人退下后,李二朝殿中招招手,暗影中走出一身着盔甲的大汉。

“陛下,刚才又有递上来的报告,说是那些死去的贼人尸体在运回长安的路上被人抢走”

“砰!”

李二闻言将手中水杯摔在地上,怒指大汉骂道:“王献你是干什么吃的!”李二心中气急败坏的把王献骂的狗血喷头,这些抢夺玉米的贼人手段利落,不留证据,每一次突袭之后都会把死去的同伴带走,然后用不了几天就会被人发现在附近的树林中,每一个都被烧的面目全非,好不容易从贼人手中抢夺下几个尸体,本想着运回长安让掌管军册的登记官辨认一番,说不定能认出是那部的兵马或是谁家的家将。

这倒好,被人家全部给抢夺走了,仅有的一点线索都丢了,李二陛下能不生气么,王献跪在殿中低下头不敢说话,这事儿确实百骑司做的不够好,派去了五十个人运送贼人尸体,结果被人家杀得只留下一两个,还成了半残废。

【不知道为什么不能修改章节,有些地方写错了又没法改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