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有一片纵横
第四十四章药王灶(旧版)

寒江秋疏影

武侠 |  浪子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出了点意外,前面一章被屏蔽了,又改了一下,这章其实昨天晚上就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审核通过,对不起,大家久等了)

神圣,金光闪闪的宝塔里面,韩域和木卿卿不知道已经躺了多长时间了。

昏睡许久的韩域,突然动了动身子,半晌之后,慢慢睁开了眼睛。佛塔之中的光线实在是有些耀眼,韩域尝试着睁了睁眼睛,却又不由自主地闭上了,忙乱之中动了动身子,却发觉自己身上好像有着什么柔软的东西压着,胸部更是有的点呼吸困难。

待得韩域睁大眼睛,眼前的一幕令得他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木卿卿正在以一种慵懒的姿势贴在韩域身上,整个人好像都没有骨头,胸前柔软的地方,更是紧贴着韩域的胸脯。韩域心中一荡,怪不得感觉这么软。

韩域晃了晃身子,想要把木卿卿慢慢推开,推的时候,不小心力度大了一点,木卿卿顿时呢喃着说了些什么。

韩域不再留神木卿卿,摇摇头,转身看向了这座宝塔内部。

底部是极其宽敞的一片宝殿,正中是一根有人腰粗壮的铜柱,铜柱上面锈迹斑斑,却并不凌乱,凑在一起,像是某种美妙的图案。

铜柱通天,一直延伸上去,铜柱周围有着细碎的台阶,若不是轻功非凡的人,都不敢向上攀爬。

铜柱前面丈许,是一座神龛,最上方有着弯弯扭扭的几个大字——药王灶。韩域有点费解,药王便是药王,灶君便是灶君,这又是何方神圣,有着如此奇怪的名号。

神龛其上所书,既不是歌功颂德,也不是药王灶的来历,而是一篇经文。

韩域自小熟读经文,一瞥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就知道这是心经之中的章句,后面又读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时候,韩域感觉比平时读的时候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就像一个老人教着自己在读,韩域一时兴起,接着读了下去。

“舍利子,是诸般法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韩域很享受这种感觉了都

一直读到“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韩域觉得意犹未尽,顿时有点倾慕药王灶上所书,情不自禁地在药王灶旁磕了两个头。

耳边突然有风声想起,韩域抬头时,药王灶的神龛上已经变了气象,一本古朴褶皱的书,也不知道从哪里出世。

韩域恭谨地又拜了两拜,心想,药王灶背后的神灵,定是被自己的虔诚感动了。

韩域小心翼翼地捧着读了起来。

书的封面没有题字,仔细看的时候,右下角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玄奘”二字。韩域疑惑,“这便是外面那众多高手为之奔波,厮杀,疯狂的心经?传闻心经是玄奘译的,看来不假。”

翻开第一页,是一张图,上座一个神色慈善的和尚在讲经,下面听讲的则是无数的有高僧,弟子,甚至是平民百姓。

又翻开一页,书的正文则开始讲故事了。

相传当年玄奘西行的时候,途经高昌国,高昌国王对玄奘礼遇有加,玄奘感其恩德,在高昌讲经一月有余。

后面又讲到,玄奘途经塔尔寺的时候,心经已经编译完成,玄奘在此讲经一月有余,这段时间,塔尔寺香火旺盛,高僧云集。玄奘感动如此气象,遂把心经原文留与塔尔寺作镇寺之宝,说要留与有缘之人。

后塔尔寺屡屡被江湖众人骚扰,众僧想要图个清静修持,又唯恐佛经有失。最后只好由当时塔尔寺中最出名的三代弟子药王灶去解决。

韩域看到这儿才明白,这原来是个人名啊。

药王灶当时来到白水河,观察此地地势险峻,山林繁复,便在此地辛苦开凿数年,穷尽鬼斧神工,方才建成齐林塔。

这儿为何有个药王灶的神龛的事,这本书上倒是没有说,想必这是药王灶写的,不愿意透露。

韩域又翻了一页,这一页却又与其他不同,记载的是玄奘西行取经途中,历经各种磨难,糅合了百家之长,创立了一种拳术——七十二路伏魔功法。

后面就是各种古怪姿势,各种调息方法,韩域一时看得头大,默默地把书收起来打算以后再研究。

书的最后,是几行大字。

“心经有缘之人可得,此般伏魔功法,却是心诚开慧之人方才可以参悟,但有与心经契合之人,叩拜之后即可开启机关,有缘人便能参阅。”

原来神龛上有机关,能与经文通融的人方才会不自觉地跪拜下去,触发神龛上的机关,经文就会从神龛中掉落下来。

韩域心中的最后一个疑问,也解开了,原来这不是心经,原来药王灶是喙头,为的是考验来人的心性。如此算来,他韩域也算是开慧之人呐...

韩域又突然想到,现在离玄奘时期不是太远,他的三代弟子药王灶是不是还活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