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必须死
第三十一章 穷!(旧版)

邢十三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不过说归这么说,自己没回到亥下那已经够幸运了,就按照亥下那个布局,不整点导弹啥玩意的翻盘都很难好吧。

外面基本上都被刘邦平定,剩下的被韩信平定,江东?得了吧刘邦也是楚人。

这是鸿门宴,自己刚刚打赢了巨鹿之战,兵力直接膨胀到四十万秦军三十万,关中和楚地基本上必然被握住手上。

这样的情况,简直就是骑脸输出。

项羽摇了摇头,但是只有真正了解这个时代,才知道改革的艰难,什么肥皂什么炼钢什么的······

现在还处于青铜器的巅峰,铁器更多是被铸造成农具使用,一时没有好的淬炼方法,二也是确实没有去寻找什么矿物。

当然从长远来看,铁器必然是会取代青铜器的,但是这需要多长时间?

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这些东西普及下去需要花费多少人力财力,被淘汰的青铜武器就白白浪费?

就目前这个生产力,项羽还真当不起败家子。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之前和范曾提过铠甲改制的问题,到现在才做出来多少铠甲?

三万!

仅仅三万!

为什么?

穷。

秦始皇的眼光不容置疑,不管是长城还是各种驰道工事,不出意外这些都是福及千年的东西。

但是随着秦始皇的早逝,这些东西根本发挥不出来原有的作用,诸侯纷争到现在,又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现在并不是后世的大一统,六国其实多多少少是有些差别,项羽如果要消除这种差别,唯有利益,唯有荣耀。

钱!、

最后还是来到项羽这里。

说白了这个社会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打到现在,别说诸侯,项羽手里也没有多少粮草。

没有粮草,就是没钱。

抢?抢谁的?

抢掠别的国家的城池,城池到了项羽手中,一样需要粮草治理,打来打去也就人多了。

“好在没有天灾人祸,说到底还是先辈们幸运,这才有了春秋盛世啊!”项羽感慨了一声,但是范曾却有些迷糊。

“大王何出此言?”范曾疑惑地问了一句。

“不是我杞人忧天,现在的我看起来威势非凡,可是我是要坐天下的王,抢掠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如果真的有一场天灾,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小农经济体系,看天吃饭。

再这个时代,在这个风调雨顺的时代,能够看穿这点的,大概也就秦始皇一人。

不然,大秦又为什么迫切的做什么基建?

换句话说,就明末的那种灾害,随便来上几场,他项羽也得跟着诸侯一块欢声笑语的打出GG。

这个时代对于灾害的抵抗能力可以说忽略不计。

“墨家!农家!”

然后目光看向范曾说道:“亚父我们的粮草还有多少?”

范曾仔细思索了一会说道:“带上秦王宫所得,还有两年能够用的。”

“如果按照我的普及方法呢?算上百姓借粮。”

“一年······”

项羽没问范曾也没想,可是这一想就发现问题了,如果真的按照项羽的想法,粮食也就只能有一年可用。

目前的粮食还仅限于一年一熟,这要是真的出了什么叉子,那可真的是血本无归。

当然,对于项羽来说,这个数字其实已经超出他的估计了,等到以后律法完成,少不得有狗大户触犯法律,没事杀几个狗大户祭天也不至于没钱没粮食。

现在看来秦始皇还真是属仓鼠的,一昧心思的想着把窝挖的更结实,粮食存的更多。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秦始皇如果多活几年,等到这些工事发挥它的作用,别说胡亥,再来两个胡亥也霍霍不动赢氏的江山。

可惜了。

秦始皇错就错在把所有人都当成傻子了,膨胀,但是也不无道理。

任谁一眼看穿千年,对于周边这些人都会有看傻子的感觉。

好在关中记载是没有什么灾祸的,今年的粮食已经播种,有些可惜了。

原本按照项羽的想法,关中这个地方种小麦更加合适,但是现在粟已经种下,总不能拔了。

面对这些东西,项羽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心中也开始迫切的希望人才的到来。

按照道理,招贤令应该已经生效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