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之魔帝
大理段氏的来历与武学(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大师,即段智兴,是段誉的孙子辈,在位27年。“南帝”只是小说中的称谓。大理段氏天龙八部

段誉的庙号是宣仁帝,本名段正严,确实是段正淳的儿子,又名誉,表字和誉,《天龙八部》中也提到了“和誉”这个表字。天龙八部第49回提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宋哲宗已经当了九年皇帝,既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正明避位为僧,善闽侯高升泰篡位,号“大中”。而书中则说是段誉继位,事实上,段誉是在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实际上是高氏篡权之后的后理国)第16代国王,直至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禅位为僧,在位长达39年,是后理国诸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死后谥号宣仁皇帝。段誉是个有所作为的君天龙八部段氏

主,他明白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尽管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由于宋太祖的“不暇远略”的方针而有所疏离,然而大理国仍然一直向宋朝称臣。段誉特别重视加强与宋朝的联系,入贡大理马、麝香、牛黄、细毡等土特产,还派幻戏乐人(魔术师)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的礼遇,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等。段正淳是段誉的父亲,在大理国的历史上他受命于危难,力图通过改革振兴王室。在他之前,大理国被高氏篡权,不久被迫还位于段氏,段正淳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即位。于是他在国内“赦差役”,减轻国民负担;外交上,“使高太连入宋,求经书69家,药书62本”,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缅人、昆仑、波斯三夷同进白象、香物”。可惜,在这个时候,大理国已经气数将尽(古书上迷信的说法就是“彗星出西”),国内“大疫”流行,正淳已回天无术,最后不得不走上“禅位为僧”的道路,让位给儿子段誉。段正明是段正淳的哥哥,北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继位,是大理国第14代国王。此人为君不振,最终被权臣高升泰所篡位,在位仅13年,下场仍是废位为僧,谥号为保定皇帝。大理国在他手上划了个不光彩的分号。对于高升泰,小说里有一段接近历史真实的交待:“上德五年,大理国上德帝段廉义在位,朝中忽生大变,上德帝为奸臣杨义贞所弑,其后上德帝的侄子段寿辉接帝位后,称为上明帝。……高升泰是大功臣高智升之子,当年锄奸除道,全靠高智升出的大力。”由于高智升在推翻杨义贞势力的斗争中出了大力,高氏权力不断膨胀,有功之臣高智升被段寿辉委以清平官(宰相)重任,他的儿子高升泰为鄯阐(昆明)侯,父子权倾一时,为高升泰篡权建立短命王朝大天朝埋下了伏笔。当然,高升泰在位也仅是二年,迫于国民压力还位于段氏。

编辑本段武学

概述

段氏一派是地处云南的大理皇室。原本出身中原武林世家,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建国。虽贵为皇族,家传武功却从来不曾荒废,反而愈加勤奋,皇室成员多为高手。大理国是佛教国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弃皇位,出家为僧,进入天龙寺研究更高深的武功。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皆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武功。

段氏步法

实战用的步法,决不花哨。实战经验越高,步法越能起作用。

段氏心法

与武林的普通心法一样,讲究实用性,但没有突出的特点。这也是六脉神剑几百年来无人练成的原因之一。

段氏剑法

段思平自创的剑法,由于他是武将出身,这路剑法很适合上战场,这路剑法大开大阖,气派宏伟,每一剑刺出,都有石破天惊、风雨大至之势。是非常实用的武功。六脉神剑中的少商剑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一阳指

段氏先祖段俭魏,既是武学高手,又精研易经,他认为“五十大数,失其一,变换无穷”,这丢失的一,就是他认为是武学的钥匙,只有掌握了这个一,武功就能突飞猛进,在易经的基础上他创了一阳指。一阳指玄异非常,拥有强大的杀伤力,也可以毫发无伤的捉住对手。

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并非真剑,乃是以一阳指的指力化作剑气,有质无形,可称无形气剑。所谓六脉,即手之六脉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胃经、少阳三焦经。相传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遭遇奇特,拥有无上内力,使用一阳指得心应手。但他喜剑法,在他不断的努力下发现和自创了六套剑法,与人比剑,胜多负少,但他仍不满意,希望自己剑法天下无敌。他知道,由于六套剑法互无联系,转换时就有破绽,但他到底才智过人,想出了以指代剑的方法,以精纯度极高的纯阳真气和一阳指的基础,用手指射出剑气代替真剑,手腕活动灵活,使得剑法转换不再有破绽,且六路剑法回转运使,威力比之单用一剑自是强大得多。自此,段思平名扬天下,六脉神剑无敌于武林。但由于六脉神剑要深厚的内力为基础,后世能练成者寥寥无几。

编辑本段历史上的大理段氏

唐宋时期,在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汉族移民后裔出身的段思平,建立了大理王朝,其子孙在这里相继统治了317年(737—1053年)。云南大理段氏后裔的《段氏宗谱》上说:“段氏之先,武威郡人也。有名俭魏者,佐蒙氏阁逻凤(南诏国王)有功,六传至思平而有国。改号大理,时后晋天福二年也”。大理国第一世皇帝,名段思平,其子段思英,孙子段思聪等等,父子名字中都为“思”字。这是由于段氏在云南生活数代之后,受到当地父子联名的影响。最先到达云南的是魏之段延,数传北周之段永,再数传唐之段俭魏。而始祖段延是来自河西的武威汉人。而武威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段贞,是共叔段子孙西迁武威后的后裔。而共叔段是段姓的受姓始祖,他是春秋时期郑武公的次子。而郑国根源于周朝姬姓,属黄帝的后代。这支西迁武威的段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繁衍壮大成为当地望族而武威从此也成为段氏郡望之一。出现过段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段延等历史名人。国号“大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段思平生于喜州,喜州即大厘城,将“厘”字改为了“理”字,“大理”,即是“大治”。“大”字就如同先前的“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无二。第二、与南诏后期曾用过的“大礼”有承袭关系。“南诏酋龙立,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新唐书·南诏传》“大理国与唐史礼、理字异。”范成大[南宋]《桂海虞衡志》“至异牟寻又迁于喜郡史城,又徙居羊苴咩城,即今府治,改号大礼国。”《元史·地理志》大理政权被蒙古灭后,大理段氏,却没有从此结束,他们继续世代担任元朝的大理总管,又经过了一百三十年的岁月。直到元朝灭亡后,仍然效忠前元,抗拒明人的统一。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滇,段氏末代总管段世抵抗到了最后。庙号帝号/谥好皇帝名在位时间年号(选最主要一个)太祖神圣文武帝段思平937-944文德文经帝段思英944-945文经圣慈文武帝段思良945-951至治至道广慈帝段思聪951-968明德应道帝段素顺968-985明正昭明帝段素英985-1009广明宣肃帝段素廉1009-1022明启秉义帝段素隆1022-1026明通圣德帝段素真1026-1041正始天明帝段素兴1041-1044天明兴宗孝德帝段思廉1044-1076保安上德帝段廉义1076-1080上德广安帝杨义贞1080-1081德安上明帝段寿辉1081上明保定帝段正明1081-1094保定大中帝高升泰1094-1096上治中宗文安帝段正淳1096-1108天授宪宗宣仁帝段正严1108-1147日新景宗正康帝段正兴1148-1172永贞宣宗功极帝段智兴1172-1200元亨享天帝段智廉1200-1205凤历神宗天开帝段智祥1205-1238天开孝义帝段祥兴1238-1251道隆天定贤王段兴智1251-1254天定注:1.段思平:南诏开国功臣段俭魏之后。任通海节度使。同年联合滇东三十七蛮部,灭大义宁,建立大理国。封开国功臣董伽罗为清平官、高方为岳侯。“思平,蒙清平官忠国六世孙,布燮保隆之子。”《云南志略》2.段思英:在位一年,就被段思平之弟段思良伙同相国董迦罗废除,在大理崇圣寺出家为僧,成为大理首位出家的皇帝。而崇圣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龙寺,从此成为大理皇家寺院。段思良自立为帝。“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滇史》3.段思良:段思平弟,本是开国功臣。段思平死后不久,逼侄逊位。从此,大理帝位继承在思平、思良两支系间更替。其实他们兄弟俩,与北宋开国时期惊人的相似!“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滇史》4.段思聪:段思良子。在位期间,高氏成为宰相家族。5.段素隆:段素廉侄。不乐为帝,禅位为僧。6.段素真:段素隆侄。不乐为帝,禅位为僧。7.段素兴:段素真孙。“素兴在位,荒淫日甚”,被相国高氏废掉。8.段思廉:段思平曾孙段智恩之子,颇有人望,是时,高氏为相国,遂与诸大臣废素兴而立思廉。帝位转回段思平子孙一系,如同南宋高宗以后帝位又还给了太祖子孙。高氏以此拥立之功,日盛,封高智升为鄯阐侯。不乐为帝,禅位为僧。9.段廉义:段思廉子。熙宁八年,被杨义贞所杀。《天龙八部》中段延庆就是他的太子。但是历史上并无段延庆其人。10.杨义贞:杨允贤子。1063年,杨允贤叛乱,高智升出兵灭之。1080年,杨义贞再度发动政变,杀国君段廉义而自立,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后被高升泰所杀。11.段寿辉:段廉义侄。高智升子高升泰带兵讨逆,诛杨义贞,拥立段寿辉。不乐为帝,禅位为僧。12.段正明:段寿辉堂弟。“性谨恪尚俭素”,1094年被被高升泰废黜,出家为僧。大理国结束。《天龙八部》中的保定帝段正明本尘大师就是他。但是他并不如小说中写的那样圣明,只是一个傀儡而已。13.高升泰:大理相国。高氏世代为大理相国,权倾朝野。1094年,高升泰废黜段正明,建立“大中”国。改元上治。在位二年后病重,因段氏集团还有相当的实力,遗嘱其子高泰明还位于段氏。《天龙八部》中的鄯阐侯高升泰就是他。但是他并不如小说中写的那样是个贤臣,而是一个权臣。“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群臣请立鄯阐侯高升泰为君。”《滇史》14.段正淳:段正明弟。1096年,高升泰死后,高泰明遵照遗嘱,将王位还给段氏,拥立段正淳即位,仍号“大理”,自己为相。史称后理。但是在后理,宰相高家一直把揽朝政,皇帝基本无实权。《天龙八部》中的镇南王段正淳就是他。他并非小说中那样只是个王爷,而是当上了皇帝。他也并非只知寻花问柳,而是努力“中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错的名声。晚年禅位为僧,也并非小说中不得善终。15.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段正淳子。受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晚年出家避位为僧。他就是《天龙八部》中著名的段誉。他勤理政事,爱民用贤,是一个好皇帝。不过最后因为几个儿子争夺帝位,弄得心烦,他出家了——貌似花痴不应该出家的。“正严即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滇云历年传》16.段正兴:又名“段易长”,段正严子。不乐为帝,禅位为僧。17.段智兴:段正兴子。他就是《射雕英雄传》中著名的南帝段智兴一灯大师。不过历史上,此人并没有出家。并且一点都不圣明,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小国哪能如此折腾?因此国力衰落。“智兴奉佛,建兴宝寺,君相皆笃信佛教,延僧入内,朝夕焚咒,不理国事。”《滇史》18.段智祥:段智廉弟。不乐为帝,禅位为僧。19.段兴智:段祥兴子。末代皇帝,后又当任了7年蒙古大理总管。20.段实:又叫段信苴日。段兴智弟。蒙古大理第二位总管。中统二年,段实入朝忽必烈。“袭总管,赐虎符,领大理、威楚、鄯阐、统矢、会川、建昌、腾越等城,自万户以下皆受节制。”《滇史》21.段功:著名的爱情故事“孔雀胆”男主角。因抗击红巾军有功,被梁王许予爱女阿盖郡主。梁王后来又对其起疑,想让阿盖郡主用孔雀胆杀死自己丈夫。阿盖郡主反而告诉了他,并要和他一起逃走,双宿双飞。段功不相信岳父会杀自己,拒绝妻子好意。第二天就被梁王杀死。阿盖郡主绝食殉情。22.段世:段明叔。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理总官。“段氏世土,至此而绝”。23.段苴仁、段苴义兄弟:明朝平定云南后,朱元璋赐名段苴仁为“归仁”,官居雁门卫镇抚;赐名段苴义为“归义”,官居武昌卫镇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