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少年天子
第十九章 风云变幻?御驾亲征!(旧版)

受命于天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曹操被压下去之后,朝野一片肃然,袁绍领兵来犯,朝野震荡。

“将加急奏折呈上来。”

刘辩观其奏折,脸色微变。根据前线情报,袁绍等诸侯,领兵约二十万,一路上所过之处,连连失守,不战而降,浩浩荡荡而来。

刘辩微微闭眼,他在思索,应该如何排兵布阵。

当下,朝廷兵力并不少,在刘辩政令下,走精兵政策后兵力如下。

禁卫军三万、何进旧部七万、董卓旧部五万。

单论兵力元稍等战劣势。

“如今袁绍等反贼,引兵二十余万,只少不多,皇甫嵩既已请战,可有破敌之策?”刘辩看向皇甫嵩。

“陛下天威,军民所向,敌军虽众,但诸侯甚多,各怀鬼胎,乃乌合之众,臣引兵五万,于虎牢关迎敌,拒关而守,占据地利,先阻敌于外,后寻破敌之策!”

“准!”刘辩点了点头:“朱儁,点兵三万予以皇甫嵩将军,皇甫嵩汝甩八万精兵前往汜水关迎敌。

“臣领旨!”

“荀彧!”刘辩开口。

“臣在。”

“即刻拟檄文讨贼,将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上党太守张杨,贼首袁绍定罪,以大义灭之!并且召大汉忠臣,擒拿反贼。”刘辩言。

“臣领旨!”

“皇甫嵩,整顿军士,即刻起出兵迎敌。”刘辩下令。

“臣领旨!”皇甫嵩出列。

“朱儁、贾诩全城戒备,以防乱从内生。”

“臣领旨。”

“退朝。”

……

文武百官离去。

刘辩颇感头疼,他明白,这一战将会决定大汉的命运,也将会决定他的命令。

若能胜之,天子之名威震朝野,对于他接下来的政令有着极大的帮助,若是战败……一切休矣。

退潮后,百官行动。

内庭。

禁卫来报。

“陛下,荀彧求见。”

“宣!”

荀彧前往内宫。

“文若找朕何事?”刘辩问道。

“陛下,虽京师拥兵十几万,但国库空虚,白银不足连三百万两,粮草空虚,不宜久战,弱拖延数月,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当向乡豪、士族征收粮草,以维持军队运转。”

“朝廷依然动荡,最近整治官吏,有人心怀异心,不可让朝廷官员知道国力空虚,否恐惹来内乱,影响军心。”刘辩皱着眉头说道:“先静观其变。”

“臣考虑不周。”荀彧退下。

荀彧退去。

“皇甫嵩乃汉末名将,予其足够的兵马,对付袁绍,应该没问题!”

刘辩内心暗道,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

时间流逝。

数日之后,朝堂之上。

前线传来报告,皇甫嵩率军抵达虎牢关和袁绍等反贼交战,占据主动,已杀出虎牢关,大破敌军,不日便可击退敌军。

“好!皇甫嵩不愧我大汉之栋梁。”刘辩露出喜色。

“臣以为,皇甫嵩将军占据主动,若是增派一万铁骑已做奇兵,绕至虎牢关外,前后夹击,必可大破敌军!”

大殿之上,黄门侍郎荀攸上前献策。

刘辩看了一眼此人。

荀攸,才智91、武力23、统帅60擅长谋略。

才智高达91?刘辩内心一喜,不得不说此人算得上是算得上是较为有名的谋士,刘辩也有所耳闻。

“准,车骑将军杨奉点铁骑一万,荀攸为谋士,即日出发!”

“喏。”

……

兵戈起。

刘辩和诸多大臣关注前线动态。

这一日。

前线忽然传来紧急军情。

“报!陛下,出大事了!”

刘辩脸色微变。

这个时候出事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说!”

“皇甫嵩麾下原董卓旧部,张济叛乱,里应外合之下,皇甫嵩将军大败,逃往虎牢关内。”

刘辩坐在龍椅上面不改色,他明白,他不能慌!因为臣子已经慌了,他必须稳住局势。

“急令,荀攸、杨奉支援,掩护皇甫嵩撤退!”刘辩说道。

朝堂之下汇报之让人脸色非常难看。

“荀攸、杨奉将军,绕至汜水关后的时候,偶遇孙坚,孙坚以剿灭叛军的名义和荀攸等接触,结果遭遇之后孙坚忽然进攻荀攸、杨奉,致使杨奉军大败,杨奉将军已经战死,荀攸率残部已经和皇甫将军合并,退往虎牢关。”

此信息一出,群臣大骇,许多人甚至跌在地上。

“损兵多少?”刘辩问之。

“兵马,折去近半,四万有余,多有被俘虏。”答之。

“陛下,叛军军势好大,多有骁勇,敌军是我方三倍之余,皇甫将军恐难抵挡,陛下逃吧!”

所言之人,乃司农杨震,此人出身于弘农杨氏。

“铁打的皇帝,流水的士族?”刘辩内心冷笑,他逃了,这群人还可以当官,当他蠢?

“前线军士拼死护国,汝怯之?蛊惑朝纲军心,推出去砍了!”

禁卫上前直接拽着杨震推出宫殿。

敲山震虎,怀有类似想法的大臣瞬间禁声。

“臣愿领军前往虎牢关助阵!”蔡邕、朱儁等开口。

“虎牢关乃天险之地,易守难攻,皇甫嵩将军占据此地,暂时不会有事。”刘辩说道这里看向了朱儁、淳于琼。

“淳于琼、朱儁点军五万,准备出征。”说到这里,刘辩直接站了起来。

“前线战败,士气低落,此次朕要御驾亲征,以正军心!”

“陛下万万不可,您乃大汉之天子,前线危机怎可御驾亲征?”张温连忙谏言。

“臣复议……”

又有几名大臣走了上来。

“尔等当朕是小儿,无才无能吗?”刘辩怒曰:“朕意已决!”

“臣领命!”

淳于琼、朱儁领命……

“陛下,臣愿同往辅佐,臣建议让贾诩也去。”荀彧说道。

“你不能去,朝野还需你镇守,贾诩同有要务。”刘辩说道:“此次朱儁将军与朕同往即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