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之守护者
第4章 解毒丹(旧版)

道本虚无

玄幻 |  东方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走出特护病房,于晓天一下子愣住了,嗬!门口站了一堆人。

看到于晓天的疑惑,刘主任赶紧走过来,将几位院领导向于晓天一一作了介绍,因情况特殊,于晓天只能点头致意,刚给“传染性”病人扎过针,不方便与人握手。

于晓天将治疗情况简要叙述了一遍。病人的情况已经稳住了,我刚才给病人用针法梳理了一下,回头我再写个方子,应该能控制住。大家不用太担心。

小于,正好院领导都在,你看都需要些什么药材,一会让药房准备一下。刘主任趁机说了句。

好的,好的,于晓天接过林亚楠递来的纸和笔,快速的写了十几味所需的药材。大部分都是些常见药材,只有三味药有些特殊。于晓天用笔着重圈了一下:“无根水、龙涎液、天山雪莲(30年以上)”

于晓天看到刘主任他们有些疑惑,连忙解释了一下,“无根水取干净的雨水就行”、“龙涎液取蜥蜴或蟒蛇的口水就行”、“天山雪莲必须是纯野生的,30年以上的效果较好,实在没有年份少一点也可以用”。

听了于晓天的解释,院长朱子鸣拿起手机,给医院药品器材科打了过去,不出所料,库房内没有30年野生天山雪莲。

朱院长想了想,连忙给自己从事药材批发的老同学郭辉打了过去,电话刚接通,一个破锣般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老朱啊,是不是想好了,准备跟我签药品供应合同呢?”

合同的事,回头咱们再说,朱子鸣打断了郭辉的话。我现在有件急事需要你帮忙。我们医院急需野生的30年以上的天山雪莲,你看能不能给整几株过来。配药用的,病人还急等着呢。

破锣似的声音再次传来,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一会给你准信。前段时间我西部的一个朋友,好像从黑市上收购了一些天山雪莲,年份好像还挺高,一会我打电话给你问问。

挂了电话,朱子鸣又安排人查看周边天气情况,立刻动身前住,尽量多采些“无根水”来,剩下的就差“龙涎液”了。

要不咱们派人到野生动物园看看,那里说不准有蜥蜴和蟒蛇呢。刘主任说道。

好的,赶紧安排人过去看看。院长朱子鸣作出指示。

于晓天也没有闲着,特意给师父打了电话,将相应情况跟师父作了解释,准备跟师父借一具炼丹用的丹炉。上清一脉精于丹道,奉老庄、葛仙翁为祖师,内丹、外丹皆达精微之境,千百年来,高手倍出,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晓天知道,在上清宫禁地“上清洞府”

之中有几具自古相传的丹炉,入伍前,师父带着于晓天炼过几次丹药。要是别人相借,那是门也没有,自己的宝贝徒弟需要,又是救人,刘师父二说没说,立刻同意了。只是让于晓天慎之又慎,低调行事,注意保密!开玩笑,一具古传丹炉,价值连城不说,主要是不可复制,再加上神秘的炼丹秘法,难免引起歹人眼红。于晓天没敢大意,将相关情况和刘主任及朱院长作了说明,由于事关重大,朱院长专门指派自已的亲侄子朱建军,在两名医院保卫人员的陪同下,乘医院专用车辆赶往上清宫。刘师父早早的将丹炉用木箱装好,并用特殊手法固定牢固,里面放了些杂草布料,防止磕碰丹炉,特意交待由于晓天亲自打开,防止节外生枝。由于院长提前作了安排,朱建军向刘师父道谢后立刻返回,一路无事,顺利的交到了于晓天手中。

几经周折,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所有的药材都已准备齐全。于晓天向刘主任借了几个切割、研磨用的器具和盛放丹药用的药盒,特意搬到一处相对比较安静的房间。交待刘主任4个小时内,绝不能有任何人前来打扰。否则可能功亏一篑,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刘主任专门安排两名医院保安在外围警戒,交待林亚楠到楼道口值班,以防有人无意间闯入。

唉!自己一个堂堂的医学硕士,给人家当起了保安,林亚楠气呼呼的撅起了嘴。回头得好好宰他一顿!这又当助理,又当保安的,必须得请顿大餐才行,回头把科里的小玉、小莉都叫上,看不吃穷他,哈哈。打定了主意,林亚楠的心里倒也平衡了。尽职的当起了“保安”。

根据望气术得到的信息,于晓天对解毒丹的药物配比稍作调整,将相应的药材切割研磨后,按炼丹的秘法要求,将原材料放入凡炉之中,盖鼎起火,开始炼制。

丹药的核心是炼制!如果不加炼制,直接服用的话,药效会大打折扣,更有甚者会适得其反!炼丹可不是烤红薯,而是一系列的五行生克变化,内涵非常丰富。于晓天学会三才针法以后,刘师父看于晓天宅心仁厚,聪明过人,又肯吃苦,是百年难遇的可造之材。便破例将古传炼丹之法也传给了于晓天,练功之余,师徒二人从山里采来药材,按秘籍所载丹方,炼制了不少丹丸。当然大都是些给村民治病疗疾的普通丹药。天材地宝类的东西有时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据刘师父讲,当“长生诀要”修真心法练到一定程度后,启动体内真火,可以“布气”疗疾!不假药物,此为最上一层丹,名为“内丹”,也就是电视和小说中经常提到的修炼有成的动物体内的护体丹,其实不是那回事,内丹只不过是修道之士,功力大进后,元气充足,胎息形成,可布气于人,比人们常说的真气外放,渡气治病更上一屋楼。治病时有时真可谓立杆见影,但布气疗疾之法对施术者要求极高,千百年来,历史的长河中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人可以施用此法,每一人皆是得道高人。比如《晋书》记载了道士辛灵子布气治疗吕猗母皇氏顽固的痿痹病。《南史》记载了六朝名医薛伯宗布气治疗外科肿瘤病。晚唐无名氏之著《无能子》记载了道士无名子布气治愈其心痛病。宋代苏文公诗编注集成卷十五《李若之布气》记载了都下道士李若之布气治愈苏东坡之子苏迨小儿营养不良症。《宋史》记载了宋代医家皇甫坦布气治疗显仁太后“目疾”。明代医家韩矛《韩氏医通·同类勿药章》记载了以“人气”治疗“肩背肢节骨腕”的痹症,“布气”施术者本身的元气必须十分充足,知足之余方可布气于人,否则必受其害!加上,布气之后,恢复起来异常不易,因此非万得已,没人愿意布气于人。真可谓以命换命之术!

《布气与他人攻疾歌诀》:“修道久专精,身中胎息成。他人凡有疾,脏腑审知名,患儿向王气,澄心意勿轻。传真气令咽,使纳数速并。作念令其损。顿能遣患情。鬼神自逃遁,病得解是萦。”凡欲布气与人疗疾,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处,取方面之气,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面其本方,息心净虑始与布气。

发放外气治病者,早在汉魏时代就流传于民间方士、道士中。隋唐以来,把发气、采气为他人治病称为布气法,把远距离发气治病称为“遥禁法”。遗憾的是近代以来,布气之术近于失传,武林中和修道之士,只知有布气之说,但无人得见,以为是误传。真是少见多怪。

入伍前,于晓天根据秘传口诀,以布气之法施用于师父,将师父年轻时,因冬天下河救人,落下的腰腿疼病的病根给去了。为此刘师父万分激动,特意焚香上告祖师,上清宫出了百年一遇的“修真”奇才!上清一脉没断传承。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炼化,丹鼎之内,渐渐有异香飘散出来,于晓天凭经验得知,大丹已成!

缓缓撤火,冷却,凝丹……于晓天轻车熟路的完成了最后的步骤。将鼎盖打开之际,数十粒樱桃大小的丹丸在丹鼎内跃动不止。

48颗土黄色药丸早已变成了紫红色,异香扑鼻。表面之上,却有一层淡白色如同凝乳般的浮光在闪耀,显得神妙异常。于晓天炼制的丹药名为解毒丹,为上清宫秘传丹方,对因中毒引起的各类病症,皆有良好的效果。据秘籍记载,解毒丹可固本培元,排出毒素,净化体质。对蛇毒、盅毒、瘴气等有奇效!是丹方中的上品。这次因天山雪莲、龙涎液数量限制只能配制这么多,用来压制“KNS”应该足够了。

此时的于晓天面色略显苍白,两个时辰的持续炼制对真气的消耗过大,身体有些吃不消!看来必须要运功调息一个晚上,才可以恢复过来,于晓天心想。起身擦了把汗,打开手机给刘主任打了个电话,一看时间都快晚上8点了。

不大一会,刘主任提着两个保温桶走上楼来,身后跟着林亚楠。于晓天将二人让进屋,拿出炼制好的丹药,用药盒装好。主任,此为排毒丹,应该可以压制“KNS”,治疗时每次一颗,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服3日后停药。预防时服用一颗即可,没有时间限制,切记不可多服。3日后我再开些调理气血的汤药即可痊愈。

好的,这次太感谢你了,小于,这是我让你嫂子做的晚饭,也不知合不合你口味,先垫吧垫吧。

谢谢主任。对了主任,这次的药非比寻常,炼制方法极为复杂,要注意保密,不能和无关人员说起,于晓天向刘主任提了个醒。这时刘主任便开始注意起丹炉来,只见丹炉个头倒不大,一尺左右的高度,炉鼎四周还有造型奇的花纹,做工精致而古朴,一看就非丹品。好的放心吧小于,我知道轻重,不会给你添麻烦的。刘主任说道。观察了一阵,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刘主任再次道谢后拿起丹药和林亚楠一起向病房走去。按于晓天的要求每日早晚专门安排人员给病人服药,对隔离观察的人员也每人送去了一颗。说明了“KNS”预防的重要性。看着他们服用后才转身离开。

于晓天在刘主任走后,简单吃了些饭,稍事休息便开始运功调息,以恢复损耗。

第三天上午,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医疗专家组来到四医院,向朱子鸣、刘虎等院领导询问了治疗的相关情况。

当听说两名外籍病人住院三天来,仅仅进行了一次针灸,吃了几颗药丸,带队的王副部长脸色立刻大变,什么情况?“KNS”非比寻常,来时部领导专门强调,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不惜一切代价将疾病控制住。坚决防止疾病扩散。你们倒好,当儿戏呢?

王副部长打断汇报,立刻安排专家给病人作全面检查。

一系列检查过后,专家们疑惑了,血压正常,体温正常,X光正常,心脑电图正常,咳嗽症状基本消失,无吐血症状。就等血液和脊液检查结果了,如果二者正常,基本可以确定“KNS”已治愈.王副部长的脸色终于缓了过来。

朱院长,你们医院给病人吃了什么药,有没有说明书?

说明书?朱院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哪有什么说明书,只有一张药方,还是于晓天用中性笔写的。不会是出差子了吧,朱院长大脑翁的一声,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刘虎赶忙扶了院长一把,刘虎掏出于晓天用笔写的药方递了过去。

王副部长接过药方看了一眼,除了天山雪莲、龙涎液有点名气外,也没看出方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效果这么好呢?王副部长将方子递给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子。武老,你给看看这张方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武老,难道是国医圣手,“武一针”武老?朱子鸣心里再次震了一下。

武老,名叫武建林,60来岁,一身针灸绝技享誉国内外,被医学界尊为“武一针”,武老对中医药也有很深的研究。徒递遍布中医药各个领域。是**医疗专家组成员,享受**特殊津贴。

武老戴上老花镜,拿起药方看了看,起初没什么反应,药都很平常,除了天山雪莲、龙涎液外,一般大一点的中药铺都可以配齐。“金、木、水、火、土,金木并,土木合,水火济”五行生克!武老一下子站了起来,你们从哪里弄来的方子?

朱子鸣、刘虎吓了一大跳。武老别激动,这是一个后生给开的方子,他叫于晓天。朱子鸣连忙说到。

于晓天?武老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两度!是不是总部研究院的小于?看二人发懵,武老又补了一句,是不是一个当兵的小伙子?

原来于晓天所在“龙魂”小组,为了保密,对外称呼为xxx总xx部研究院。正师级单位。因工作原因,于晓天跟随老首长见过两次武老。虽没有深交,但武老一眼便看出于晓天绝非一般的警卫人员,而是一位修真高手。

武老一生行医,精通医理和气功,对佛道精义皆有很深的研究,于晓天当时给武老的印象,竟然是无法看透。隐约中有看不见的能量包围着于晓天,武老知道,只要自己稍一凝神便会被于晓天的能量圈查知。武老只好打消了试探的念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武老笑了。对王副部长说,大家都别站着了,坐下听我说,这张方子倒没什特别,但它一但被制成丹药,便立刻价值连城!这是一张丹方,也就是古时炼丹用的方子,在一些领域,我们先人们的智慧所达到的高度,是我们普通人无法超越的。如果我猜测不错的话,病人体内的“KNS”已经被压制了,血液和脊液中应该没有阳性反应,也就是说“KNS”基本上治愈了,我们可以回去交差了。

一向严肃的武老脸上露出了笑容。屋里的气给一下子活跃起来。

朱了鸣,刘虎这时才长出了一口气。二人对视了一眼,看来我们找了个靠谱的人。否则一切就全完蛋了。

一会我要见一下小于,武老说。好的,我这就安排,朱子鸣赶紧说到。

当听说于晓天还在隔离观察时,武老说了句,行了,赶紧把小家伙给我叫过来吧,我给你们说句实话吧,根本没必要对小于进行隔离,他的身体不可能被传染,原因我就不说了,在坐的都是领导,知道就行了,关于丹方的事,大家要注意保密。切不可乱传,小心招来无妄之灾!武老的这些话,后来确实给于晓天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了武老担保,于晓天的隔离立刻就结束了。当天下午,武老在招待所单独与于晓天进行了深刻的交流,了解了一些细节,提出大批量炼制丹药的可行性。对于武老,于晓天非常尊敬,因为有老首长这层关系,可以说是知无不言。除了用体内真火辅助炼丹这件事,太过惊世骇俗没有明说外,于晓天相信武老已经看想出了端倪。

武老呵呵一笑,拍了拍于晓天的肩膀,我真羡慕老高啊(老首长姓高),有这么出色的手下不过他真是糊涂了,怎么舍得放你回来?于晓天将事情的原委,除了要求保密的之外简要说了一下,原来是这样。这样小于,如果工作没着落,欢迎你到燕京来,我在保健委员会给你弄个职务。于晓天心里顿时有一股热流涌动,谢谢武老,如果我混不下去就去燕京找您,到时你可一定要收留我啊。

哈哈哈,两人都笑了起来。

只要去燕京一定要到我家做客,一些问题我还要向你当面请教呢。好的武老,我记下了,只要去燕京,我肯定到府上打扰。

丹方中有两味药比较难买,武老通过中医药管理局采购了足量的药材,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发到华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交由于晓天负责炼制解毒丹。由于数量太大,于晓天只好将药材粉碎后乘车带往上清宫找师父帮忙。

四天后,国家援外医疗专家组,带着于晓天用上清宫丹炉炼制的丹药飞抵疫区,帮助联合国消灭“KNS”,联合国卫计署基因破译国际实验室,研制的第一批疫苗,也恰好试验成功。两种手段配合使用,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很快就将肆虐一时的“KNS”彻底消灭。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外国专家研究了好长时间,把解毒丹的药物成份都破译了也没弄明白,简单的一个药丸为什么能杀灭抗药的“KNS”。一时间成了国际悬案。某国特殊部门对“解毒丹”非常感兴趣,派出了特工人员赶往天朝,妄图得到丹药的炼制方法。为此还引发了惊心动魄的争斗。此是后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