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贤良师
第十章让人意外的决定(旧版)

亮剑在此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淳于琼喝了口酒,辛辣的味道刺激着他对这些天的工作做了个总结,上边派来的天子特使已经给并州和幽州所有的郡县下达了指示,百姓只要不是夹带东西的,一律通通放行。自执行这个指示三天以来,虽然去对面黄巾领地的百姓日渐增多,留下的东西也是不少,只可惜一个个的都是穷鬼,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谢谢,谢谢官爷,谢谢官爷了”典韦嘴里一边吐出一连串的谢谢,一边背起老爹,带着妻子孩子赶紧离开了泰山郡。虽然自己一行人的独轮车被扣住了,但幸好人都没事,一个也没被扣下。

泰山郡到冀州巨鹿郡沿线方圆几里都几乎看不见一个活人,这让典韦有些心慌。

“你们几个是干什么的?”走了十来里路,前边突然有人喝问道。

典韦赶紧放下背上的老爹,独自一个人上前,曲腰喊道:“这位黄巾官爷,我们是从兖州那边逃难过来的,听闻大贤良师爱民如子,无人不饱暖,想来混口饭吃。”

早就注意到了典韦一行人的周仓,从旁边的一处树林中走了出来,这两三天,像典韦一样跑到冀州来讨饭的人实在太多了。

“你们几个随我去城内登记上一下吧!”周仓冲着典韦一招手,转身就走。

“是,官爷。”典韦急忙跟了上去,凑到了周仓跟前。他有些羡慕的看着周仓身上的铠甲,虽然自己身强体壮,膂力过人,并不畏惧,但毕竟拖家带口,为了不给家里人添麻烦,典韦还是恭敬的怯生生的问道:“官爷,这里真的管饭?保证不会饿死人?”

周仓闻听典韦这几个问题也是一阵苦笑。这几天过来的人都会这么问,周仓耳朵都听的起了老茧了。

前几天,曹操以天子特使的的身份到达并州上党郡后就吓唬幽州,并州各大世家豪强,说张角在冀,青,徐三州对世家豪强吮血劘牙,穷凶极虐,加之黄巾军起义时黄巾军确实名声狼藉,焚烧官府,掠夺豪强,路人皆知。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利益,幽并两州世家便唯曹操马首是瞻,对曹操下达的指示也是大开方便之门,唯命是从。

曹操命这些世家派人四处散播留言,说张角爱民恤物,访贫问苦,安民济物,冀,青,徐三州打土豪分田地,行低保,百姓闻之莫不向往,曹操又和卢植商量,对幽并二州的黄巾贼寇围而不剿,

败而不灭,引导并驱赶这些黄巾贼寇到张角的领地去。

对于曹操略显滞后的流言攻击,博士张角早在得到间谍太监传来的消息后郑重做出了,保证不让自己黄巾军的地盘上饿死人的承诺。曹操见此立即就调转了风向,开始在周围帮着大肆宣传,夸张,夸大博士张角地盘上的这个承诺,这使得周围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纷纷逃难到了这里来觅食。

冀州一直以来就是人多地少,加上土地占有极不合理,多人生活极端贫困。加之最近几年战乱迭起,以及各地灾害不断,又使得难民增多。每年都是几十万人跑去外地闯荡。但当博士张角做出了饿不死人的承诺后,又在曹操刻意的推动之下,让很多原本打算外出谋生的人都选择了到博士张角这里,毕竟这里是自己的乡土。

“没错,我们这里是保证饿不死,但也只能保证饿不死,想要吃饱,就要出力气找工作才有饱饭吃。”周仓最近随着军队中的参谋长学了不少的东西,不仅认识的字多了,说话也能模仿参谋长的口气了。

“只要是饿不死人就行!”典韦也不在意,只要能熬过了这一阵,他相信凭着自己的一把子力气,肯定是能混碗饭吃的。

“过来登记吧”周仓指了指前边的一张桌子。后边两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在打量着他。

“姓名?”

“几位官爷唤某家典韦就好。”典韦恭敬的堆笑道。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字是什么?”审配停住笔,抬头问典韦道。

“某家也不知道,某家不认字。”典韦耷拉下眉脚道,“某家在某家村里的刘孝廉家干了十多年的长工,后来那富春长李永与刘孝廉有怨,害死了刘孝廉,刘孝廉一死刘家就全家跑了,留下了某家没地方去,某家就给刘孝廉报了仇后领着俺家一起出来了。俺种地特别好,有两把手艺,官爷们留下俺吧。”

典韦看了看自己妻子身上披着的棉大衣,不禁心里感概万千,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彻底坚定下了要留下来的念头。

当时,周仓看着典韦这大汉旁身形娇小的妻子,抱着一个小娃娃穿着几件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就把自己的棉大衣脱下来给典韦,让典韦给她披上了。其实不用周仓给,不久后,典韦和他老婆也可以每人申请一件棉衣。为了防止冻死人的现象,博士张角规定了,地盘上的每个人都是可以申请一件棉衣的。

博士张角派出大量商人去其他州郡采购棉花,送到自己新建起的几个被服厂里,采购而来的棉花在大批被雇佣的百姓女工手中成为了一件件的新棉衣。

当然这个棉衣不是白送的,若是白送,即使再便宜,博士张角也要亏死。除了允许直接购买外,还可以赊买,但凡是登记完的人都可以申请赊买一件。虽然赊买的钱款可以在3年内不计任何利息,但却是要记录在档案中的。若是以后没有还账,到时候可就要计算利息了,而且还要把信誉不良的记录留下来。

此时说这些老百姓其实都不懂,但这种新棉衣赊买的价格很便宜,虽然不算很厚,但足以保障冻不死人了,而且面料不错,一时间广受冀,青,徐三州百姓的欢迎。即使一些殷实人家也忍不住购买一两件,毕竟这种棉衣比市面上的同等的棉衣要实惠许多。

“典韦”审配点了点头,写下了这个名字。

“年龄?”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