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联合的征战之路
战舰uc(旧版)

迷路的骑士

同人 |  动漫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联邦系战舰麦哲伦级宇宙战舰U.C.0070年9月,作为联邦军70年代军备增强计划中重要的一环,麦哲伦级战舰与萨拉米斯级巡洋舰等新型的宇宙舰艇开始在联邦军中服役。但是,麦哲伦级战舰的主武装的MEGA粒子炮、导弹等武器均是以远程攻击为目的而设计的,在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的环境下战舰往往成为宇宙中的活靶。宾森计划之后,麦哲伦级开始具有搭载MS的能力。麦哲伦级战舰经常作为舰队的旗舰而使用,因此其内部往往设有作战室。

麦哲伦改级宇宙战舰一年战争之后,联邦军对麦哲伦级战舰进行了改进,强化了推进系统和武装。但是,由于本身的设计思想中并没有搭载MS的概念,已经与时代潮流相脱节,因此到第二次新吉恩战争时,几乎所有的麦哲伦级(含改级)都被强制退役。

拉·凯拉姆级机动战舰第一次新吉恩战争结束后的联邦宇宙军主力舰只,最早配备于朗德·贝尔队。与麦哲伦级一样,拉·凯拉姆级也是以作为部队的旗舰而使用的目的建造的,直至U.C.0153年仍有该级舰只活跃的身影。拉·凯拉姆级不仅在炮击战中可以发挥出相当的实力,而且其设计也非常适合MS战:具有两个发射台且舰尾有着舰台。为了MS战考虑,拉·凯拉姆级的舰桥被分为战斗舰桥和普通舰桥,战斗舰桥还可以兼作脱出舱。

伯明翰级大型宇宙战舰一年战争结束后建造的作为联邦宇宙军象征的巨大战舰,武装方面达到了当时联邦军的最高级别,但由于联邦军首脑部固执于传统的大舰巨炮主义,使得本舰并不具备搭载MS的能力。迪拉兹之乱以后,具有MS搭载能力已经成为战舰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原本预定建造的伯明翰级二号舰的计划就被取消了。

多戈斯·基亚级大型宇宙战舰泰坦斯在格利普斯建造的大型宇宙战舰。由于是以在迪拉兹之乱中被消灭的伯明翰号为基础设计的,因此多戈斯·基亚号又有伯明翰级二号舰的说法。因为具有12架之多的发射台,所以MS部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出击。兼备攻防的多戈斯·基亚号可以说是格利普斯战争时期顶级的宇宙战舰之一,自服役起就作为泰坦斯舰队的旗舰参加了各项作战。

新亚加玛级机动战舰

由阿纳海姆公司建造的代替亚加玛号成为奥古旗舰的宇宙战舰。由于设计了5个MS发射台,舰尾也备有着舰台,MS部队的运用能力极高;武器方面,作为主炮而装备的超级MEGA粒子炮具有匹敌殖民卫星激光炮的威力,战力也是当时最高的。由于舰只的操作及武器的控制等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因此除机械人员和机师外,仅需5人左右即可进行战斗。

伦巴第级宇宙战舰泰坦斯开发的新型战舰,也是亚历山大里亚级重巡洋舰的发展型。在现有记录中仅建造了一艘,由于是实验舰,因此武装比较贫乏。

爱尔兰级宇宙战舰奥古以亚加玛的设计为基础制造的宇宙战舰,其设计思想与亚加玛相类似,但废除了回转式居住区而增加了搭载的炮塔数量,MS的发射台也增加了1个,总计达到3个之多。与亚加玛相比,爱尔兰级战舰的综合性能更加出色。格利普斯战争时期共有4艘爱尔兰级战舰出现在战场上,其后还有少数在军队中服役。亦有说法认为爱尔兰级的分类应为宇宙巡洋舰。

巡洋舰珊瑚级重巡洋舰仅在小说版中登场的重巡洋舰,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有记载的一年战争中联邦军的重巡洋舰舰种。据记载雷维尔直属舰队中即有17艘珊瑚级重巡洋舰,但详细情况不明。亚历山大里亚级重巡洋舰泰坦斯的主力舰种,也是多戈斯·基亚号服役前泰坦斯的象征。设计上吸收了旧吉恩军姆塞级轻巡洋舰的设计思想,引擎舱可以与舰体中枢部分分离,在引擎部分受到伤害时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不过,亚历山大里亚级的设计概念也受到大舰巨炮主义非常深的影响,其MS搭载能力是在迪拉兹之乱之后才临时加上去的,因此平衡性非常差,机动性还不如一年战争时期的姆塞级轻巡洋舰。虽然有这一明显的缺陷,但就总体而言,亚历山大里亚级重巡洋舰的性能仍然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因此个别舰只甚至一直到赞斯卡尔战争时期仍在使用。亚历山大里亚级的MS最大搭载数为12架。

萨拉米斯级宇宙巡洋舰U.C.0070年9月,作为联邦军70年代军备增强计划中重要的一环,萨拉米斯级轻巡洋舰开始在联邦军中服役。萨拉米斯级的基本性能大致与吉恩军的姆塞级相当,但在米诺夫斯基粒子散布环境下作战的能力却大为逊色。萨拉米斯级的前期型并不具有搭载MS的能力;宾森计划发动后技术人员对部分萨拉米斯级进行了改修,使MS一般可以容纳于格纳库空间及甲板上,因此宾森计划后的萨拉米斯级又被称为后期型或航空巡洋型。

富士级宇宙巡洋舰萨拉米斯级轻巡洋舰的简单改修型,目前已知的仅有一艘。萨拉米斯改级宇宙巡洋舰

一年战争以降,联邦军对萨拉米斯级宇宙巡洋舰进行了数次改修,其中改动幅度比较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一年战争结束以后,基于联邦宇宙军的再建计划,对舰艇的武装和推进系统进行了强化,使其续航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这次改修并未强化舰艇的MS搭载能力,因此在迪拉兹之乱中的表现大失水准,至格利普斯战争之前该型的舰艇就基本消失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联邦军又针对MS搭载能力对萨拉米斯改级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改修(这也体现出萨拉米斯级优秀的泛用性,比较容易进行再设计),MS的搭载量可达9架之多,因此直到宇宙巴比伦建国战争时代仍在使用。

亚加玛级强袭机动巡洋舰亚加玛级强袭机动巡洋舰最初是由奥古的创立者布雷克斯准将秘密开发的舰种,因为其基本的设计思想参考了一年战争时期的名舰白色要塞号,所以开始时被称为“白色要塞Ⅱ”,后来被阿纳海姆公司的梅拉尼会长命名为“亚加玛”。亚加玛采用了在非战斗状态时居住区可凭借回转而产生远心重力的设计;但是,这一设计在提高了居住性的同时也使本型舰的火力较爱尔兰级有所不如。由于装备了降落装置,亚加玛可以突入大气圈内,并利用米诺夫斯基装置进行飞行,但无法单独脱离大气层。

克拉普级宇宙巡洋舰联邦军代替萨拉米斯改级宇宙巡洋舰而开发的主力舰只,外型比较接近于拉·凯拉姆级,作为MS的母舰平衡性非常优秀。本型舰的一般MS搭载量为4架。

克拉普改级宇宙巡洋舰又称为宇宙方舟级,是对克拉普级舰艇进行改修后的宇宙巡洋舰。由于是改修舰,该级舰艇数量很少,规格也大多不一致。

强袭登陆舰飞马级强袭登陆舰联邦军最初以运用MS为目的而开发的母舰。本型舰构造上比较显著的特征是舰体各部均单元化,在战斗受损时可以切离本体以避免诱发爆炸;另外,为了视界的考虑,舰桥也设在较高的位置上。推进系统采用了米诺夫斯基飞行系统,可以单独进出大气层及在大气层内行动。随着时代的变迁,强袭登陆舰的概念逐渐被并入机动巡洋舰之中。由于被分成不同的批次建

造,因此飞马级各批次间的规格差异也相当大。

哥伦布改级强袭登陆舰联邦军在八十年代后期制造的强袭登陆舰,此时强袭登陆舰的运用概念已经逐渐被并入机动巡洋舰之中,因此生产的数量很少。辅助、支援及输送舰艇

特拉法加级全通甲板型支援宇宙巡洋舰联邦军将麦哲伦级的舰体加以改造,两舷变为开放型的全通飞行甲板,其实际作用已类似于空母。

安提坦级宇宙空母哥伦布级的改装舰,又称为改哥伦布级,一年战争**建造了24艘。

北极级宇宙空母联邦军一年战争时期根据改哥伦布级宇宙空母改造的空母。哥伦布级宇宙输送舰联邦军的主力宇宙输送舰,一般一艘舰艇可输送MS数达50架(一说为100架)之多。

哥伦布改级宇宙补给舰哥伦布级的改进型,至培曾之乱时期仍在使用。

朱庇特利斯级超大型宇宙输送舰地球联邦用于地球与木星之间航行而开发的超大型宇宙输送舰。

L-233系扫海艇联邦军于一年战争时期曾有L-144系扫海艇参加了鲁姆会战,L-233系扫海艇即是其后继舰种。陆、海用舰艇

喜马拉雅级对潜小型空母联邦军开发的海上用对潜小型空母。

勃朗峰级导弹巡洋舰联邦军继阿尔伯特级之后开发的新型导弹巡洋舰。

阿尔伯特级导弹巡洋舰联邦军所开发的海军导弹巡洋舰。比格·托雷级大型陆战艇联邦军用于地面作战的大型陆战艇。

加路达级超大型输送机联邦军参考了吉恩军的格乌攻击空母开发出的人类史上最大的超大型输送机(U.C.0087年代),全长317米,翼展达524米,可以依靠空中加油而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绕地球飞行达两周,输送能力极强。格利普斯战争时期,联邦军只有四架加路达级运输机,在第一次新吉恩战争时期联邦军才进一步将其量产,但数量也非常稀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