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之破碎虚空
长生祸端(旧版)

六块麻辣烫

武侠 |  武侠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自成为了石龙的弟子,天赐就可以正大光明的修行。本来刚满五岁时,天赐就开始修行,只是不能声张,结合前世的《抱朴子内丹篇》中的修炼法门和家中药行的各种药材开始蓄养精元,固本培元,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正如道家养生之论中,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这修炼之法的首要就是炼己之法,修炼时,身、心、意和合行周天修炼之法。炼精化气身不动,炼气化神心不动,炼神还虚意不动,炼虚合道情不动。炼道虚起入大定,炼虚神饱而养胎,炼神气足丹自结,练气生精寿无疆。炼己:七情不动,五贼不乱,六根大定。

现在天赐就在石龙的指导下开始结合前世的法门和石龙的功法中的炼精之法,开始蓄养精元。本来石龙还有几套桩法和拳术可以帮助天赐打熬气血,充分吸收食物中的五谷精微之气和药石中的草木精华之气,促进身体的发育。

只是天赐得到石龙传授后,练习了几遍后发现,这几套桩法的作用不如后世中太极桩,骑马桩,七星桩的作用。思量一番后,天赐认为是古代讲究气功修为,可以练气生精反哺自身。而现代气功修为只是为了强健身体,还是需要依靠外功达到身体的圆满。

虽然每天还是练着石龙传授的桩法,但是天赐还是主修自己来自后世的桩法,毕竟术业有专攻,现代侧重外功(不得不为之,现代内功构成循环就很难),所以桩法拳术就比较细致,而古代侧重内功修为,就如石龙的推山手的气功的威力远超天赐的想象。

天赐早晨来到石龙的庄园在石龙的指导下打熬身体,中午去当地的私学中读书学习。只是天赐前世好歹是个道学大家,怎么能不博学百家之长,很快就被私塾里的夫子惊为天人了,而石龙也被他的悟性惊到了。

单调的日子总是让人淡忘的,不知不觉,天赐已经八岁了。迎着霞光,天赐保持着桩法站姿伫立在石龙的小院中。练习桩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消除妄动,静中体会”,“以意领气,身内周流”。

如果通过站桩可以体会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境界,那么就会产生气感交机,初入内功殿堂。从此以后,炼精化气,积蓄内力,打熬身体,最少可以成为江湖上的三流。

石龙欣慰的看着正在运转内力的天赐,没想到他可以在自己没有传授功法的情况下,练出内力。当天赐收功后,石龙笑道:“天赐,你的桩法的效果大大超乎我的预料,本来打算在你十岁时传授你老夫的功法。看来,你现在就可以了。”

天赐听到后,心里一阵窃喜,暗道石龙终于要传授自己武功功法了,自己前世只是修炼道法,追求长生之道,而且祖先没有传下运用真气的武功,现在终于有机会感受一番。

即使以天赐修炼多年的道心也禁不住一颤,自己终于可以感受古人的玄妙的武学之道了。石龙看到这个小鬼正在暗喜,正襟道:“老夫我只说一遍,你听好。老夫我师承魏宁,学习道法丹道,这武学却是次要的。老夫我追求天人大道,长生妙法,你以后一定要传我衣钵。而这身武艺只是师傅怕我行走江湖遭遇不测,才教授于我。”

石龙说完祖师道统,便用聚音成线的秘法传授功法给天赐。石龙的功法虽然注重气势,但是功力还是平平正正的道家功夫,寥寥数千字已经被天赐记住了。

石龙让天赐进入静室,自己看护他修成第一道真气。内气只是通过桩法,坐功来提取生命精元而提炼出的一股无属无相的精气。而真气可就大不一样了,是内气经过功法的锤炼形成的有法有相的特种能量。

天赐此时才知道石龙真气外放的奥秘,原来前世自己空有一身内力,却没有一套功法可以提炼内气升华为真气。天赐知道现在必须收敛心神,他立马收回杂念,专心转化。整整三个时辰,天赐才把自身现有的内气转为真气。

石龙在一旁护持着天赐,发觉天赐体内的内气不少,竟然可以转化如此之久,暗暗吃惊,暗叹道此子福缘深厚,天赋异禀。就在石龙感叹时,天赐运功完毕,睁开双目,一道电光窜过。石龙更是惊讶,这至少是精修十数年内功才可以达到的境界,竟然让一个八岁的孩子达到了,自己也是近三十岁才达到的。

天赐站起身来,向石龙拜了一礼,感激道:“多谢师父栽培。”此时天赐再也没有了初见石龙时的不屑,而是真正的当他为师父长辈。石龙感到天赐对他的感觉发生了改变,没有了原来的生疏漠视。毕竟石龙的人生经历和武功亦是不俗,对人的情感变换可以清楚的感受到。

石龙拍了拍天赐的额头,笑道:“好了,你今天刚刚转换了真气,一定很累的,早点回家休息吧。”天赐拜谢石龙后,就退出了石龙的小院。

翌日,天赐照常来到了石龙的小院,继续站桩,这是基本功,正所谓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石龙看着天赐不骄不躁,没有放弃基本功,感到欣慰,证明了自己的眼光。

石龙看完天赐练完桩法,把他叫到跟前说道:“天赐你做的很好,不骄不躁,今天我就教授你老夫的绝技推山掌。老夫的推山掌在江湖的奇功绝艺榜上也是排得上号的。这推山掌讲究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内功可以活跃气血,促进外功;外功引导真气,升华内功。”

接着,石龙便聚音成线传授口诀给天赐,并且给天赐演示推山掌的手法和运劲法门。这便是天赐学会的第一门奇功绝艺。这套推山掌讲究气势,必须有一往无前,悍不畏死的决然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天赐知道大唐中的武功不讲究招数,注重气势意境。

所以这套推山掌只有五式,对应着神州五岳。分别是太浩嵩山,泰山压顶,力劈华山,衡山雾绕,悬空恒山。前三式主攻,讲究势大压人,威猛惊人。第四式却是虚实互换,见机出招,适用于两军相持的情况。当用到第五式时,恐怕就是生死大敌了,不能全身而退了,只能以守代攻,生死相搏了。

依武术一词的字面含义,武术就是练武之术,用武之术,练武者必须明晓其术,按术训练,照术运用。但如果只拘泥于术,墨守成规,就不能发挥个人的身体条件,技能特长和个性特点。因此能够结合个人特色,创造性的运用,又不违背武术的至理,才是武学之道。

这便是眀于术而不拘于术,脱规矩而不忘规矩的武学至理。所以只有五式的推山掌如果修行者能够结合自身特色,因时因地的变换招数,便可以招无穷尽,克敌制胜了。

石龙让天赐在家设置一块重达三百斤的大石练习推山掌的外功和运劲法门。天赐听从石龙的指导,随着年岁的增长,天赐的内功和推山掌的功夫越来越强了,师徒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而且当石龙传授道学丹道给天赐时,天赐总是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我才不告诉你,天赐祖传的《抱朴子》中有许多关于道法的不传之秘)

天赐将本来家族代代相传的丹道道法通过回答问题不但透漏给石龙,也算是报答石龙的恩情。石龙得此秘法,果然受益匪浅,丹道大增。

大业七年的一天,上午在石龙的小院中练完功后,正准备回家的天赐被石龙叫住。石龙神神秘秘的将天赐招到内屋中,关上门窗,运用内功聚音成线道:“乖徒儿,老夫近日外出偶得一本道家秘典,正是黄帝之师广成子所著的包含天地至理和长生之秘的四大奇书《长生诀》,如果我们师徒潜心钻研,一定可以得道成仙。”

天赐知道命运的安排还是没有变化,石龙终究拿上了这害了他身家性命的《长生诀》,天赐急切地劝道:“师父你可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江湖上比您强的人还是有的,一旦被人查到你有此宝书,岂不是误了性命。不如师父你浏览一遍,如果可以参悟秘诀,就出手这本书。如若不能,也请立即把这本书丢掉。”

天赐知道石龙参不透这本书,好像只有丝毫不懂武学的寇仲,徐子陵才误打误撞的练成了两幅图。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存不存在剧情这一说,但是改变他人命途一定是不好的,但是师徒多年,天赐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石龙死去。

石龙思量一番,拿出经书,只见此书表皮类似普通的书籍,只是翻开后,里面迎面而来的是密密麻麻的甲骨文和历朝历代的注解。而且此书竟由金丝织成,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光看材质就知道是一件了不起的宝物。

石龙和天赐不断翻动长生诀,书中有七千四百个字形,却只被破解了三千个,而且各家的注解模糊不清互相矛盾,让人费解。犹幸书内有七副人形图,姿态无一相向,并以各项各样的符号例如红点,箭头等指引,似在述说某种修炼的法门。只是石龙和天赐练习无不气血翻腾,不敢继续。

天赐讪笑道:“看来,师父我们两人都不是有缘人,不如看看各家注解提高道学。”

石龙苦恼道:“真是不甘心,我好不容易得到宝书,让我再好好钻研一番,等会再做决定。我们先看看先贤注解。”

天赐知道石龙是下决心不交出长生诀了,这却是求死之道。天赐默默看着长生诀,因为天赐是伪先天道体,并且已有了深厚的内功,所以就算长生诀的甲骨文难以记忆,他还是记下了长生诀。

而且他在长生诀中看到了自己祖先葛洪的注解,一时间,天赐发现注解对他的作用很大,让他受益匪浅。只是天赐知道自己必须离开扬州了,再过三年,杨广迁都江都(扬州),就是石龙道场上上下下灭口的日子。

天赐希望自己可以外出磨砺,争取三年后可以保住石龙一命。他暗下决定,明天就来辞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