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活在当下
第九章 煎熬成性(旧版)

二勿

青春 |  校园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我认为很多的人都是庸庸众生的一员,自从我读鲁迅的《第四病室》《狂人日记》等短篇小说和随记,渐渐的恍然觉得我就是俗世浮沉中的清醒的一员,也许是不甘平凡的心让我清醒,但无所适从的现实让我寻不到头绪,想要学《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活着的意义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活着,我羡慕他那种本能追求活着意义的生活,但我没有,所以就常常的纠结,是顺从大流做个平庸的人,这样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是不甘平凡勇于突破,但是却找不到实行的方向,是可清晰可见的而不是隐约诱惑的,那分明让我感到不真实,有种虚空浮云的飘渺感,不踏实没有安全感的感觉让我望而却步,临头就硬生生的压制住蠢蠢欲动的心。

从我高三开始苏醒这种不甘平凡的意识,以旁观者清的视角顺着常规人生的主线摇曳前进,然后就在大三的那一届停留了两年,无所事事的干看网络小说的两年,快餐式文化阅读模式并不能让我的文化底蕴增加很多,长久不曾进行艰涩的数据逻辑思维运算,连脑子都有些退化了。曾经当我进入理工类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时候,面对满满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自动控制数电模电等纯理性的学科,那时我都觉得满脑子都是数据运算的,本着换脑子的想法开始看小说,从图书馆借阅到笔记本开阅读器一直到随身带着手机看,愈发得沉迷其中,然后长久的习惯成自然成本能,但那是一种躲避不想面对现实的本能趋势养成。

直到贾老师打电话我去办公室见面,认识了解并留下联系方式和教导。四五天之后贾老师忍无可忍的问我说为何不去上课,我挂着电话以准备补考的借口诉说,并且还讲了直到复习到补考结束后才正常的上课。我守不住放在身边的现金,时刻登陆淘宝的我也守不住支付宝账户的钱,也就是如此的,手边的东西也总是常常受不住,也曾想过让别人保管着,隔着一道两道的程序才让我取到东西,那么我就会珍惜得许多,也许称作嫌麻烦的毛病作怪。但所让别人保管必须是称得上信任的,最好的死党类型的熟人,谁让我最是杀熟的。

等我的那个万般的准备做得差不多时候,每天都翻看记录大事记的笔记,某一刻才恍然觉得对于考试是有些疑惑的,问过之后才确认,上学期缺考的是不能参与补考的,就算是再次留级当成大三的,这次也不能参与大二下学期的未过的课程,最后抱着偌大的懊恼而去上课。烟民戒烟的感觉是怎样的我不知道,等我将手机笔记本锁在寝室抽屉里,被养成手机控笔记本控习惯的我却是分外的难受,出门就算是行走随时随地的就带着手机,行走时放慢脚步举着手机看电子书,那时我对手机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方便支持我看电子书就好,网速不快也无所谓,音乐照相蓝牙视频播放器都不支持也好,甚至有很久的时光挺讨厌那个接听电话的功能的,虽然在大学中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有时也希望我那些朋友给我打电话聊天搭茬的,但翻看着通讯录迟迟未打,每一个人名想到那些个人名背后的联系和故事,心思沉醉在愈发模糊的记忆中,忽然就不再感到寂寞了。我想着,等我再也记忆不起的时候,我还有必要和那些曾经熟悉现在陌生人联系吗?一无所知的就像从新开始相识,我却是没有仅仅不见面就相识的习惯,这会让我确定不了对面的人是男是女,是老还是少,不说现代的各种变声小工具,就说我也信不过我的耳朵,对着任何一个声音说话,如果对面问我猜测他是谁,那我脑中一瞬间会闪现三四个答案,而这点儿就曾是电话诈骗的利用手段。

和我同一年级的大多都在静卢4号楼的,和我这10号楼相去甚远的,联系也甚是不方便,电话扣扣的都是常常联系迟钝,缘于各种的难以克制的毛病,比如睡懒觉夜不睡凌晨始眠宅着胡乱折腾的,等我回复网络登录扣扣或看手机未接短信的一大堆,夸张的都已经过去两天了,所以我也是常常迟到的一员。那时节,我联系班长或学习委员自我去办理,不仅是麻烦老师还是折腾他人,不耐烦,独自一人寂寞一边,感受着冷冷清清的氛围。

直到中秋节的时候,吃完班级发的一块月饼和一个苹果,随后不久辞职的老爸来找我,这是突发奇想的一个念头,然后就付之行动了,就像我迷糊糊的报完自考的事情,现在就连是怎么直到自考这回事的都不了解。而爸爸带我去人民医院检查听力,想要看看我做手术后的听力恢复的如何,并且感觉影响是挺大的,难得我没有晚睡晚起,一番折腾,确认我的一耳重度耳背,一耳是轻度耳背,按照年龄段来划分,一只耳朵是老年七八十的年龄,一只是中年的四五十岁的常人,而我只是二十三的青年人而已,然后不知怎的就决定配上了助听器,一只对应重度听力损失的耳塞式的助听器,还建议说等我适应后可再给另一只耳朵配上助听器,突然面对喧哗世界的眩晕的感觉,我迷瞪着出门走在大街上,这是一种很真切很嘈杂的感觉,我要学习去过滤那些无用干扰的杂音,我曾经以为是很容易的,但是等我直到半年后才彻底适应。带上助听器的时候放大的较近的声音,当我手搓塑料等身体摩擦的声音,嘹亮而尖锐。

我曾经的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放大音量一波波的轰炸,甚至都有些自暴自弃的想法,干脆把左右不平衡的听力给中庸了,最舒畅的感觉就是躺在KTV的沙发上,听着声音在隔音的KTV单间中回转,身体感受着声音传来的颤栗的触感,甚至声音都是从皮肤处感受到的,这种明显区别于耳朵的声质稍微变化的声音,我也曾用笔杆点着桌面撑着牙齿,声音的振动通过地面等介质传导到桌面笔杆牙齿面部骨骼耳蜗,那声音和带着助听器感觉一样,近处的稍微的摩擦声响都没错过,混杂一齐的全部放大。

爸妈想要我能够工作在办公室中,不要做那些工地工厂中的苦力的工作,也许是先前表现得很好,身体多病动过几次大手术,受苦颇多,挺想要轻松的一些,然后等我高中时稍微的现实时,我会努力的保护眼睛,这是一种潜意识吧,很早就放弃用耳工作生活的准备吧,但是大学生活看电子书的习惯彻底毁掉了我的眼睛,尤其是在夜间无灯中还开着夜间模式的电子书来看,让我不过大学一年就准备上眼镜。但就是这样,我设想中的工作仍旧是用眼不用耳的,比如码字写小说网赚兼职网络借贷等的,我想要用眼睛和双手来获取我以后生活的资本,但不是兼职获利甚少专职太累坚持不住,我也曾想着干脆的学号C程序或图形设计,做一个纯粹的程序猿或设计师,就算是从网络上接着零碎私活的,但这种的获利空间也正在被压缩,被那些所谓的形形色色的团队所压榨的,愈发的感觉到所谓的一人独自奋斗的艰难。我也曾经寻找那些和我有一样特质人的命运,比如表演《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的王保墙,但他也是跑龙套一跑十年才遇到机会出头,但王保墙也就这么一个,更多的仍旧是默默无闻的挣扎着;比如那些活跃在聋哑学院的学生的坐着社会底层的工作,少有的是能够成功出头的,我曾和一个同在许昌市魏都区的双耳重听的她在当幼儿园教师,并说及工作寻找的艰难。也曾在助听器保养店里静坐,看那些来来往往的保养助听器的人们,大多都是老人,还有似我先天就耳背的孩子们,看着沉闷如我的孩童们,恍然想到我上学的第一天,单独的坐在角落静等着教室门开,打量着周遭的活跃的动静,就算是同桌,一般是一周相知,半月相熟,半年才养就死党般的感情。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