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之辅佐刘备
第二一五章 收复宛城(旧版)

叶恋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宛城隶属司州,春秋时便以出产优质铁器闻名,乃是楚国的北方大城,位于帝都洛阳南方的四百三十里(约一百八十七公里)处,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河南省最南部。由于地处连系黄河中游地区的要冲地带,自古即为兵家必争要地。城北为鲁山,城南紧邻伏牛山,境内渭水向下游流去之后,最后与汉水合流。位于这个合流地点的正是襄阳,军事地位比宛城更加重要,两城相距三百三十里(约一百四十三公里)。想要从北方南下,襄阳是必争要地,不过在那之前,必定得先攻宛城。可以说宛城等若襄阳的外围,有了宛城的护翼,襄阳就有保障。一旦宛城陷于敌手,荆北几乎无险可守,更不用说新野了。

反过来说,宛城南接荆州,北邻河洛,向西扼住了通往关中的道路,向东则可窥伺许都。换句话说,只要宛城是在刘备军手中,曹操便会寝食难安。

对赵云来说,之前的宛城陷落实非战之罪,但许多赤胆跟随、忠心不渝的部属,却因曹军使用不仁不义的阴险手段,为了保护百姓而丧命,新野之战时头颅还被挂在曹军旗竿上,当作耀武扬威的工具,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赵云心里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痛击曹军,收复宛城,替死难的部属和罹难的无辜百姓雪恨。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曹昂尚有五万大军驻扎在宛城,而赵云只有三万余人,却仍挟胜而来,冀能一鼓作气的尽歼曹军,收复要地。

曹昂虽败,却不见得毫无机会。帐下文的有荀攸、满宠,武的有夏侯兄弟。剩下的五万大军,虽然一路惨败,能千里溃败而不逃,证明的确是精锐。此刻他们只是士气衰竭;一旦勇气被激发出来,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何况人数占优势,又是守方,以坚城依托;总的来说,形势对曹军还是十分有利的。

由于一时信心丧失,才造成眼下的困局,等到在宛城回过一口气来,曹昂不禁懊恼自己的胆怯和慌乱,决定要开始振作起来。尤其在听到斥候回报,说曹丕以进为退,成功的将刘备军引走一半人马,目前只需面对赵云的三万人马,更觉得起码要好好打赢这一仗,否则在父亲面前交待得了倒在其次,将来继承大位的可能性必然微乎其微了。

想着曹昂在议事厅先对夏侯渊道:‘三叔,军队整顿得如何?你和二叔的伤势还好吗?’

夏侯渊道:‘托大公子的福,我们兄弟的伤还不碍事。大军也差不多重整好了。’

曹昂转向荀攸、满宠道:‘不知二位先生有何对策?’

满宠率先道:‘宛城形势险要,利守不利攻。大公子只要鼓舞士气,依城坚守,再乘敌士气馁衰之际出奇兵攻之,定可让那赵云饮恨。’

说到赵云,夏侯渊气得咬牙切齿的道:‘不杀赵云,难消我兄弟心头之恨!’

荀攸道:‘妙才不可冲动,当心误了军国大事。眼下须以打胜仗为前提。若再失败,不只我们,连大公子也会受牵累的。’

夏侯渊道:‘公达说的是。但不知你有何想法?’

荀攸道:‘赵云人数虽不多,却都是他跟随他多年征战的精锐,万不可小觑。依城而守,只怕费日旷时,失却先机。不如设下万全之计,让彼自陷其中;若不中计,亦于我无损,再另设计便是。’说完便将计策说出,众皆拍手称妙,于是曹昂下令依计而行。

伏牛山刘备军大营。

赵云与麾下诸将校议计。赵云道:‘如今宛城有曹昂大军五万余驻扎。先前屯积粮草,我军撤退时已付之一炬;我若断其粮道,不愁曹军不出。我决定绕道鲁山,断其粮道,以挫其锐气。诸位以为如何?’

副将张着道:‘将军一身系全军安危,岂可亲身涉险?不如让我去,将军由后策应。’

忽然从事陈震道:‘曹昂虽经大败,实力犹在。最重要的是,他手下还有荀公达、满伯宁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我担心将军此谋恐亦在其算中,若将计就计,则此行之危险可知。不如另谋他策。’

赵云道:‘曾听子诚军师说过,荀公达、荀文若、郭奉孝、贾文和等数人,被曹贼倚为干城,倒是不可轻视……’

张着道:‘即便有计,只要将军谋定而后动,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认为可以约定时刻,如我成功,即差人告知,与将军会期夹攻;若我过时而不还,将军再引军来接应不迟。’

陈震摇头道:‘不可!若荀公达之智仅止于此,必不能让子诚军师如此看重。我以为不如实而虚之,假意攻打鲁山,却乘夜暗中转回突袭,也许可收奇效。’

赵云沉吟了一会儿,慨然道:‘今我兵力不足,若不乘势破敌,待曹军回过气来,将时不我予了。可惜元直军师不在,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我想孝起的话不错,实而虚之,虚而实之;但要瞒过曹昂的谋士,须照子诚军师所言:反其向思考,反其道而行。……’

陈震和张着听了,互相对看,眼神中同样充满了不解,满脸俱是疑惑之色。

赵云没有多作解释,随即差张着暗中点兵五千往鲁山去。比及天明,赵云对众军宣称,夜里已派张着前去截断曹军粮道,要全军作好准备,于攻占鲁山后攻取宛城。

听到亲兵回报,不知怎地,从刘备军放出消息,已出一军攻鲁山,欲断曹军粮道,曹昂忙问计于满宠、荀攸。

满宠道:‘如果真如公达所料,敌军的用意是要断我粮道,必然伏兵潜行,怎会大肆张扬?兵法云实而虚之,我猜赵云必是想用调虎离山之计,以分薄我军……’

此时荀攸插话道:‘无论虚实如何,赵云都会派出一军,倒不如由妙才前去一探究竟。’

曹昂想起前事,变脸道:‘你们看赵云会不会…又是和新野一样,把主力隐藏起来,故意示弱,诱我军去攻,再包围起来……’

满宠忙道:‘大公子勿惊,这计原是徐元直想出。赵云虽有可能再次使出,不过攻守易势,必难以奏效……’

荀攸道:‘妙才擅于急行作战,由他领军前去,若敌军真攻鲁山,我们也可及时救援,若只是虚张声势,分薄我军,他必能及时赶回,让赵云的计策落空,实为两全之策。’

曹昂顿时心情放松,点头道:‘如果敌军真攻鲁山,表示赵云分兵而出,大营必然有隙可乘,那时可由二叔率大军出城攻打,一雪前耻!’

却说赵云差出张着,散布消息后,等到午时,才召来陈震和部将张南、冯习道:‘我与张着约定攻打鲁山,但恐曹军有备,现下我亲往助之。我料曹军必会乘隙来攻;我军大营右临渭水,后傍山陵,地势危险;你们可在两侧多设弓弩,攻城器械也须准备妥当。若曹军来攻,由你指挥文进和休元,务必死守寨栅,不可轻动,待我破敌回援,一举破敌。’三人同声应诺。

此时张着已攻到鲁山之下,果见曹军运粮队伍,立即指挥进攻。曹军猝不及防,一时大乱。张着攻上山头,正欲放火烧粮,忽然一彪军如风急至,正是夏侯渊前来接应。张着急令所部摆枪阵抵御,却被夏侯渊领兵破进,所向无前。张着见势不利,即引军徐退,却不料夏侯渊早已分兵由后路袭至,把张着军四面围住,逐步围歼。

忽然曹军后阵大乱,原来赵云兼程赶至,挺枪骤马直杀而来。夏侯渊部将慕容烈拍马舞刀来迎,赵云也不客气,手起一枪便将慕容烈刺落马下,接着杀入重围,左刺右扫,如入无人之境,‘梨花暴雨枪’法如飘瑞雪,饶是夏侯渊也心惊胆战,不敢正面迎战,急令道:‘不许轻敌,慢慢后撤!’赵云救出张着,所到之处,无人敢阻。待全军回转,赵云自领三百亲兵断后,夏侯渊恼怒,急领军在后追赶。

曹昂接获夏侯渊消息,刘备军果真出兵鲁山,心头大喜,急令夏侯惇举全军出城,攻打赵云大营。夏侯惇引兵前来,却见刘备军大营偃旗息鼓,寨门大开,一时心头疑惑,不敢前进。正沉吟间,忽然两边鼓噪摇旗,左有张南、右有冯习,一齐杀出。夏侯惇以为中计,连忙撤军,自己断后。行不多时,见刘备军不多,醒悟中计,即回身骂道:‘贼将竟使诡计!今日非教你们后悔!’于是又驱兵返身掩杀。张南、冯习忙引兵退入大寨,以弓弩长枪坚守。曹军三路攻击,眼见大寨已守不住。

忽然一军由曹军背后杀至。原来赵云领军而回,将至大营,忽然拔出‘青釭’剑,策‘的卢’便杀入曹军阵中。夏侯渊一时反应不及,举枪来敌,又被赵云一剑砍断乌金枪;幸而座骑‘爪黄飞电’亦是名马,回身一纵,便往宛城方向奔去,才让他逃过致命一枪。赵云也不追赶,把枪一招,所部奋勇回身杀来,曹军见主帅逃走,哪敢再追?纷纷返身往宛城逃去。赵云忙勒兵回大营,将至时又对张着密嘱一番,然后下令鼓角齐鸣,便从夏侯惇背后杀至。此时天色昏黑,曹军不知刘军来援多少,胆先怯了三分,加上大营中陈震命张南、冯习引军杀出,曹军一下被截为两段,各自乱战。夏侯惇见势不利,连忙下令撤军。

赵云领军追赶而来,忽然曹军又至,原来荀攸担心,派了马延、淳于琼领军前来策应。赵云忙引军后撤,夏侯惇返身杀来,银龙军团止不住败势,直弃大营往渭水边退去。将近水边,赵云高呼道:‘诸军听了:有多少无辜百姓在曹军的残酷手段中死难?又有多少战友为了救援百姓和我们的亲友而牺牲了?在你们后面就是渭水,既然前战亦死,后退亦死,我等大丈夫当死得其所!’语毕即当先向前冲去,众军情绪激昂,热血沸腾,一齐呐喊的奋死命杀回,抱定了不惜与敌同归于尽的态势,于是战局开始逆转了过来。

忽然张着又领一军由曹军左侧杀来。曹军虽占人数优势,却反在刘备军的夹击下,兵力无法展开,以致战线崩溃。赵云奋武扬威,左剑右枪的杀入曹军之中,一枪刺死马延,曹军更是大乱,无不返身逃命,以致自相践踏,死者大半,更有反被逼入渭水淹死、涷死的。夏侯惇见势不利,只能引败兵奋力杀出,退往宛城,欲闭门坚守。银龙军团则一路追击曹军,斩首万余,垒尸数里。陈震随后赶至,将攻城器械运抵。银龙军团鼓勇而前,将校更是率先登城死战,不计牺牲的强攻。在付出近三千人的伤亡后,终于登上城墙,占据一角,后面战友也纷纷死战上来。半个时辰后,赵云先身士卒,手仗锋利无匹的‘青釭’剑,硬是破开曹军的防线,杀到南大门,打开宛城,让大军蜂拥而入。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元月二十三日,曹昂在夏侯兄弟的保护下,带着荀攸、满宠,仅剩不到万余残兵败将,由宛城败退至襄城。在付出近半伤亡的代价下,赵云终于如愿的领着银龙军团,成功收复宛城。

###################################

宛城隶属司州,春秋时便以出产优质铁器闻名,乃是楚国的北方大城,位于帝都洛阳南方的四百三十里(约一百八十七公里)处,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河南省最南部。由于地处连系黄河中游地区的要冲地带,自古即为兵家必争要地。城北为鲁山,城南紧邻伏牛山,境内渭水向下游流去之后,最后与汉水合流。位于这个合流地点的正是襄阳,军事地位比宛城更加重要,两城相距三百三十里(约一百四十三公里)。想要从北方南下,襄阳是必争要地,不过在那之前,必定得先攻宛城。可以说宛城等若襄阳的外围,有了宛城的护翼,襄阳就有保障。一旦宛城陷于敌手,荆北几乎无险可守,更不用说新野了。

反过来说,宛城南接荆州,北邻河洛,向西扼住了通往关中的道路,向东则可窥伺许都。换句话说,只要宛城是在刘备军手中,曹操便会寝食难安。

对赵云来说,之前的宛城陷落实非战之罪,但许多赤胆跟随、忠心不渝的部属,却因曹军使用不仁不义的阴险手段,为了保护百姓而丧命,新野之战时头颅还被挂在曹军旗竿上,当作耀武扬威的工具,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赵云心里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痛击曹军,收复宛城,替死难的部属和罹难的无辜百姓雪恨。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曹昂尚有五万大军驻扎在宛城,而赵云只有三万余人,却仍挟胜而来,冀能一鼓作气的尽歼曹军,收复要地。

曹昂虽败,却不见得毫无机会。帐下文的有荀攸、满宠,武的有夏侯兄弟。剩下的五万大军,虽然一路惨败,能千里溃败而不逃,证明的确是精锐。此刻他们只是士气衰竭;一旦勇气被激发出来,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何况人数占优势,又是守方,以坚城依托;总的来说,形势对曹军还是十分有利的。

由于一时信心丧失,才造成眼下的困局,等到在宛城回过一口气来,曹昂不禁懊恼自己的胆怯和慌乱,决定要开始振作起来。尤其在听到斥候回报,说曹丕以进为退,成功的将刘备军引走一半人马,目前只需面对赵云的三万人马,更觉得起码要好好打赢这一仗,否则在父亲面前交待得了倒在其次,将来继承大位的可能性必然微乎其微了。

想着曹昂在议事厅先对夏侯渊道:‘三叔,军队整顿得如何?你和二叔的伤势还好吗?’

夏侯渊道:‘托大公子的福,我们兄弟的伤还不碍事。大军也差不多重整好了。’

曹昂转向荀攸、满宠道:‘不知二位先生有何对策?’

满宠率先道:‘宛城形势险要,利守不利攻。大公子只要鼓舞士气,依城坚守,再乘敌士气馁衰之际出奇兵攻之,定可让那赵云饮恨。’

说到赵云,夏侯渊气得咬牙切齿的道:‘不杀赵云,难消我兄弟心头之恨!’

荀攸道:‘妙才不可冲动,当心误了军国大事。眼下须以打胜仗为前提。若再失败,不只我们,连大公子也会受牵累的。’

夏侯渊道:‘公达说的是。但不知你有何想法?’

荀攸道:‘赵云人数虽不多,却都是他跟随他多年征战的精锐,万不可小觑。依城而守,只怕费日旷时,失却先机。不如设下万全之计,让彼自陷其中;若不中计,亦于我无损,再另设计便是。’说完便将计策说出,众皆拍手称妙,于是曹昂下令依计而行。

伏牛山刘备军大营。

赵云与麾下诸将校议计。赵云道:‘如今宛城有曹昂大军五万余驻扎。先前屯积粮草,我军撤退时已付之一炬;我若断其粮道,不愁曹军不出。我决定绕道鲁山,断其粮道,以挫其锐气。诸位以为如何?’

副将张着道:‘将军一身系全军安危,岂可亲身涉险?不如让我去,将军由后策应。’

忽然从事陈震道:‘曹昂虽经大败,实力犹在。最重要的是,他手下还有荀公达、满伯宁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我担心将军此谋恐亦在其算中,若将计就计,则此行之危险可知。不如另谋他策。’

赵云道:‘曾听子诚军师说过,荀公达、荀文若、郭奉孝、贾文和等数人,被曹贼倚为干城,倒是不可轻视……’

张着道:‘即便有计,只要将军谋定而后动,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认为可以约定时刻,如我成功,即差人告知,与将军会期夹攻;若我过时而不还,将军再引军来接应不迟。’

陈震摇头道:‘不可!若荀公达之智仅止于此,必不能让子诚军师如此看重。我以为不如实而虚之,假意攻打鲁山,却乘夜暗中转回突袭,也许可收奇效。’

赵云沉吟了一会儿,慨然道:‘今我兵力不足,若不乘势破敌,待曹军回过气来,将时不我予了。可惜元直军师不在,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我想孝起的话不错,实而虚之,虚而实之;但要瞒过曹昂的谋士,须照子诚军师所言:反其向思考,反其道而行。……’

陈震和张着听了,互相对看,眼神中同样充满了不解,满脸俱是疑惑之色。

赵云没有多作解释,随即差张着暗中点兵五千往鲁山去。比及天明,赵云对众军宣称,夜里已派张着前去截断曹军粮道,要全军作好准备,于攻占鲁山后攻取宛城。

听到亲兵回报,不知怎地,从刘备军放出消息,已出一军攻鲁山,欲断曹军粮道,曹昂忙问计于满宠、荀攸。

满宠道:‘如果真如公达所料,敌军的用意是要断我粮道,必然伏兵潜行,怎会大肆张扬?兵法云实而虚之,我猜赵云必是想用调虎离山之计,以分薄我军……’

此时荀攸插话道:‘无论虚实如何,赵云都会派出一军,倒不如由妙才前去一探究竟。’

曹昂想起前事,变脸道:‘你们看赵云会不会…又是和新野一样,把主力隐藏起来,故意示弱,诱我军去攻,再包围起来……’

满宠忙道:‘大公子勿惊,这计原是徐元直想出。赵云虽有可能再次使出,不过攻守易势,必难以奏效……’

荀攸道:‘妙才擅于急行作战,由他领军前去,若敌军真攻鲁山,我们也可及时救援,若只是虚张声势,分薄我军,他必能及时赶回,让赵云的计策落空,实为两全之策。’

曹昂顿时心情放松,点头道:‘如果敌军真攻鲁山,表示赵云分兵而出,大营必然有隙可乘,那时可由二叔率大军出城攻打,一雪前耻!’

却说赵云差出张着,散布消息后,等到午时,才召来陈震和部将张南、冯习道:‘我与张着约定攻打鲁山,但恐曹军有备,现下我亲往助之。我料曹军必会乘隙来攻;我军大营右临渭水,后傍山陵,地势危险;你们可在两侧多设弓弩,攻城器械也须准备妥当。若曹军来攻,由你指挥文进和休元,务必死守寨栅,不可轻动,待我破敌回援,一举破敌。’三人同声应诺。

此时张着已攻到鲁山之下,果见曹军运粮队伍,立即指挥进攻。曹军猝不及防,一时大乱。张着攻上山头,正欲放火烧粮,忽然一彪军如风急至,正是夏侯渊前来接应。张着急令所部摆枪阵抵御,却被夏侯渊领兵破进,所向无前。张着见势不利,即引军徐退,却不料夏侯渊早已分兵由后路袭至,把张着军四面围住,逐步围歼。

忽然曹军后阵大乱,原来赵云兼程赶至,挺枪骤马直杀而来。夏侯渊部将慕容烈拍马舞刀来迎,赵云也不客气,手起一枪便将慕容烈刺落马下,接着杀入重围,左刺右扫,如入无人之境,‘梨花暴雨枪’法如飘瑞雪,饶是夏侯渊也心惊胆战,不敢正面迎战,急令道:‘不许轻敌,慢慢后撤!’赵云救出张着,所到之处,无人敢阻。待全军回转,赵云自领三百亲兵断后,夏侯渊恼怒,急领军在后追赶。

曹昂接获夏侯渊消息,刘备军果真出兵鲁山,心头大喜,急令夏侯惇举全军出城,攻打赵云大营。夏侯惇引兵前来,却见刘备军大营偃旗息鼓,寨门大开,一时心头疑惑,不敢前进。正沉吟间,忽然两边鼓噪摇旗,左有张南、右有冯习,一齐杀出。夏侯惇以为中计,连忙撤军,自己断后。行不多时,见刘备军不多,醒悟中计,即回身骂道:‘贼将竟使诡计!今日非教你们后悔!’于是又驱兵返身掩杀。张南、冯习忙引兵退入大寨,以弓弩长枪坚守。曹军三路攻击,眼见大寨已守不住。

忽然一军由曹军背后杀至。原来赵云领军而回,将至大营,忽然拔出‘青釭’剑,策‘的卢’便杀入曹军阵中。夏侯渊一时反应不及,举枪来敌,又被赵云一剑砍断乌金枪;幸而座骑‘爪黄飞电’亦是名马,回身一纵,便往宛城方向奔去,才让他逃过致命一枪。赵云也不追赶,把枪一招,所部奋勇回身杀来,曹军见主帅逃走,哪敢再追?纷纷返身往宛城逃去。赵云忙勒兵回大营,将至时又对张着密嘱一番,然后下令鼓角齐鸣,便从夏侯惇背后杀至。此时天色昏黑,曹军不知刘军来援多少,胆先怯了三分,加上大营中陈震命张南、冯习引军杀出,曹军一下被截为两段,各自乱战。夏侯惇见势不利,连忙下令撤军。

赵云领军追赶而来,忽然曹军又至,原来荀攸担心,派了马延、淳于琼领军前来策应。赵云忙引军后撤,夏侯惇返身杀来,银龙军团止不住败势,直弃大营往渭水边退去。将近水边,赵云高呼道:‘诸军听了:有多少无辜百姓在曹军的残酷手段中死难?又有多少战友为了救援百姓和我们的亲友而牺牲了?在你们后面就是渭水,既然前战亦死,后退亦死,我等大丈夫当死得其所!’语毕即当先向前冲去,众军情绪激昂,热血沸腾,一齐呐喊的奋死命杀回,抱定了不惜与敌同归于尽的态势,于是战局开始逆转了过来。

忽然张着又领一军由曹军左侧杀来。曹军虽占人数优势,却反在刘备军的夹击下,兵力无法展开,以致战线崩溃。赵云奋武扬威,左剑右枪的杀入曹军之中,一枪刺死马延,曹军更是大乱,无不返身逃命,以致自相践踏,死者大半,更有反被逼入渭水淹死、涷死的。夏侯惇见势不利,只能引败兵奋力杀出,退往宛城,欲闭门坚守。银龙军团则一路追击曹军,斩首万余,垒尸数里。陈震随后赶至,将攻城器械运抵。银龙军团鼓勇而前,将校更是率先登城死战,不计牺牲的强攻。在付出近三千人的伤亡后,终于登上城墙,占据一角,后面战友也纷纷死战上来。半个时辰后,赵云先身士卒,手仗锋利无匹的‘青釭’剑,硬是破开曹军的防线,杀到南大门,打开宛城,让大军蜂拥而入。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元月二十三日,曹昂在夏侯兄弟的保护下,带着荀攸、满宠,仅剩不到万余残兵败将,由宛城败退至襄城。在付出近半伤亡的代价下,赵云终于如愿的领着银龙军团,成功收复宛城。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端午节赠粽子活动
活动以单次实际到账的VIP点为准;以点券的形式赠送VIP点,充值额越高点券到期时间越长。如:充值:500元赠送7500VIP点、充值:1000元赠送15000VIP点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立即充值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