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王侯,开局追求邹氏
004 第一次上朝,发表点惊天言论很合理吧(旧版)

噢大梨呀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曹铄聪明绝顶,狡黠得如同一只小狐狸。

他心中早已酝酿好了郭嘉那尚未出世的十胜十败论,此刻挑着重点娓娓道来。

众人听罢,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心中暗自震撼。

这些话从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口中说出,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曹铄竟能从政治、经济、人物性格、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去剖析袁绍,且言之凿凿,有理有据。这样的见识和胆识,岂是寻常人所能企及的?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袁绍已牢牢控制了北方三州,势力庞大,而曹操虽占据了中原大部分地方,但与袁绍相比,仍显逊色。袁绍若想扩张地盘,除了南下攻打曹操,似乎也别无他路。

两人之间的战争,已是势在必行。

曹操阵营的众人,心中难免忐忑不安。毕竟,从各方面来看,袁绍的优势都太过明显。

首先,袁绍名声显赫,四世三公的家世可不是闹着玩的,他的名声在天下间都是响当当的。袁家的门徒遍布天下,这可不是夸大其词。

其次,袁绍兵多将广,总兵力比曹操多出几倍不说,手下还有高览、张郃、文丑、颜良和麴义这五大名将,个个都是一流乃至顶级的高手,实力不容小觑。

再者,袁绍还占据着地理优势。北方人魁梧健壮,再加上北方地产马匹,战马资源丰富,士兵的素质普遍较高。

这些优势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因此没人愿意多费口舌和曹铄争辩。

他们只是默默地坐着,心中暗自祈祷着曹操能够战胜袁绍。

郭嘉听完曹铄的发言后,心中震惊不已。

这些话,不正是自己心中所想吗?他原本以为自己对袁绍的分析已经足够深入了,没想到这个少年竟然能够说得更加透彻。

他试探性地问道:“你的话我都认可,但是咱们就事论事,袁绍日渐强大,这是不争的事实。那该如何应对呢?”

郭嘉的问题,也是众人心中的疑惑。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怎样才能对付袁绍呢?

曹铄微微一笑,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他说道:“我偶然从别处得到过一个军事理论,那就是战术上藐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

“要打胜他人,首先得让自己相信能赢,也要从更大的层面制定对己方有利的方针。”

“那么在实际的战斗中,要仔细应对,小心应对,不能轻视对手,这样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曹铄的这一套理论,让在座的人都听得一头雾水。

这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理论,让他们感到既新鲜又困惑。

实际操作中,又该如何做到这样的程度呢?怎么样才算藐视而不是轻视呢?

老曹也是听得似懂非懂,但他觉得曹铄说得有那么一丝道理。

于是,他好奇地问道:“子誉,你这是从哪学来的?这套说法倒是很新鲜。可有书文留下来?”

曹铄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

这些东西出现的时间较晚,哪来的书籍呢?

他只能胡诌道:“这也是以前在去田里时认识的一个算卦的,闲聊的时候听他讲的。觉得颇有道理,于是与大家分享。”

众人闻言,都松了口气。难怪呢,他们就说小小年纪哪来这么多大道理。

曹铄说的这些东西,比孙子兵法还玄乎,而且是一套玄学的知识,一般人根本学不会,也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但是郭嘉却明显听懂了一些。

他听完曹铄的话后,连忙拍手称赞道:“妙啊!实在是精妙!“

这些东西兵法上未曾明确说过,很是新鲜。今天真是长了见识。”

曹铄的这套理论虽然玄乎,但却让众人对他刮目相看。

或许,这个少年真的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胆识呢。

“只是不知那算卦之人现在何处,我愿去拜访拜访。”郭嘉双眼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似乎真的对那位神秘的算卦之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曹铄心中暗自叫苦,他哪里知道什么算卦之人,这不过是临时编出来的。他只好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说道:“方外高人,自然是云游四方,不知所踪了。”

郭嘉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叹道:“看来是没有缘分了,想必是一位高人,可惜不能为主公所用。”

曹操则在一旁听得半信半疑,心中暗自琢磨。他固然对曹铄的才华有所耳闻,但如此高深莫测的言论,实在让他难以完全相信。

众百官见郭嘉如此重视曹铄的言论,也不禁纷纷侧目而视。他们原本以为曹铄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没想到今日竟然能说出如此一番高论,心中不禁暗自佩服。

然而,也有人开始怀疑曹铄的真实意图。毕竟,他的话虽然听起来有道理,但谁又能保证他不是在胡说八道呢?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郭嘉突然再次开口问道:“子誉,你说江东孙策才是最危险的,可是他只是袁术帐下一员武将,手下不过万余人马,这又是何说法?”

曹铄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缓缓说道:“孙策在江东是有根基的,当前已经拿下吴郡,再加上他一直在招贤纳士,拿下会稽和豫章已是指日可待。关键是他的靠山袁术一直在作死,只等羽翼丰满,脱离他是迟早的事情。到时候,再也没有谁能桎梏他了。”

曹铄的话简洁明了,直中要害。连那些原本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文盲武将也能听懂。他们纷纷点头,对曹铄的见识表示佩服。

郭嘉听完曹铄的解释,心中更是震惊不已。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没想到曹铄却能够看得更远、更深。这种天赋和见识,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他忍不住赞叹道:“二公子,天下之势尽在胸中!真乃经天纬地之才。在下佩服!”

曹操也暗自点了点头,对曹铄的才华表示赞赏。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儿子或许真的能够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然而,他也有一丝疑惑。曹铄虽然无官无职,只是在帮自己管屯田的事务,但他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却如此透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操决定考考曹铄,看看他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于是,他开口问道:“你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这四周,除了袁绍,谁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众人闻言,纷纷议论起来。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立场。

有人认为是刘表,因为他的地理位置和实力都非常强大;也有人认为是张济,因为他的兵马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很强。

然而,曹铄却摇了摇头,对着曹操说道:“大家都说是刘表,那你们只看到了表象。”

众人听见曹铄要开喷了,心中不禁有些紧张。毕竟,曹铄的言论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曹铄继续说道:“当务之急是拿下南阳!南阳郡地处南北咽喉,与长安、洛阳、襄阳处于犄角之势。张济与他的西凉旧部如果选择与刘表联盟,第一个目标就是拿下洛阳,重返旧都。如果选择与长安的几人联手,只怕长安之乱将更加长久!”

众人听完曹铄的分析,心中不禁豁然开朗。

他们原本以为刘表是最大的敌人,却没想到南阳的张济才是真正的隐患。

然而,也有人并不认同曹铄的观点。

毕竟,张济的兵马并不多,而且南阳地处偏远,似乎并不足以构成太大的威胁。

于是,一个中年八字胡的人站了出来,质疑道:“二公子此言差矣,张济兵马不过两万多,一郡之地而已,说不上太难打。”

曹铄撇了撇嘴,心中暗想:你们这些家伙哪里知道老爹当年攻打南阳宛城时的艰辛。差点连裤子都要跑丢了,还说不难打?

他解释道:“张济的兵马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非常强。而且,他占据着南阳这个战略要地,随时可以威胁到我们的后方。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然而,众人似乎并不买账,依旧有人认为张济并不足为惧。

曹操见气氛有些紧张,知道再说下去可能会得罪不少人。

于是,他开口打断了众人的议论,说道:“今日就说到这吧!大家都回吧!”

众人散去后,曹铄也回到了家中。

他心中有些无奈,他知道自己的话并没有完全说服众人,但也无可奈何。

毕竟,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都还不够高,难以让所有人都信服。

回到家中,曹铄的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他走进庭院,看到蔡文姬正在花前月下读书,那优雅的身影和恬静的气质,让他不禁心生欢喜。

他走上前去,轻声说道:“文姬,我回来了。”

蔡文姬抬起头,看到曹铄回来,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她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迎了上来,说道:“夫君今日朝堂之上,一番言论真是惊艳四座。妾身佩服不已。”

曹铄闻言,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的才华得到了蔡文姬的认可,这比得到任何人的赞赏都让他感到高兴。

他握住蔡文姬的手,笑道:“文姬过誉了。其实,我也是胡乱说说而已。”

蔡文姬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夫君谦虚了。妾身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知道天下大势不可小觑。夫君能够看得如此透彻,实乃非凡之才。”

曹铄被蔡文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笑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还是来谈谈风月吧。”

于是,两人便在花前月下,开始谈论起诗词歌赋、风花雪月来。

曹铄的文采斐然,蔡文姬的才情出众,两人相谈甚欢,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人一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