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辱我,我助曹,你哭啥
第13章 贾诩无计,许褚又有计了!(旧版)

可儿小财迷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许褚疾步离去,身影转瞬消失在巷口。

陈牧望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这憨小子……”

未待陈牧收回视线,一阵劲风陡然扑面而来。

许褚竟已旋风般折返回来。

他急切地唤道:“先生,差点忘了!”

陈牧微愕,许褚继续道:

“主公刚刚赐了我一些好酒好肉,我已差人尽快送至先生这小院,让您尝鲜。”

言毕,许褚再次风风火火地转身离开,只留下陈牧在原地哑然失笑。

心中却满是对这位忠诚淳朴部下的欣赏与感动。

“老哥,您可得记住了,到时分俺一口汤喝啊!”

许褚那洪钟般的声音回荡在小院,尾音尚在空气中激荡,人影已如疾风般消逝无踪。

陈牧闻声轻摇臻首。

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微笑,口中低语:“这仲康,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虎痴’。”

时光流转,转瞬便是夜幕低垂,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曹操与众谋士围坐其间,共议荆州局势。

刘表病榻缠绵的消息传来,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主公,刘表病重之际,正是我军强势夺取荆州的大好时机。”

荀攸目光炯炯,字句掷地有声,“凡遇顽抗之辈,一律格杀勿论!”

面对荀攸的激进之词,贾诩轻轻摆手,那张刻满岁月痕迹的脸庞上写满了深思熟虑。

“此举断不可行。”

他沉声道,言语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冷静。

世人皆知贾诩智谋深远,尤善揣度人心,被誉为“毒士”。

此刻,他捋着银白的山羊胡,娓娓道来:

“荆州乃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内部氏族盘根错节,实力非同小觑。”

“纵然不及丞相麾下铁骑浩荡,却也是一块难以轻易啃下的硬骨头。”

“若强施雷霆手段,恐致其人心惶惶,萌生叛逆之心。”

“一旦他们感到我军过于咄咄逼人,恐怕会担忧自身地位不保。”

“进而狗急跳墙,倒戈投向刘备、孙权之流。”

贾诩的一席话如暮鼓晨钟,令在座谋士纷纷点头赞同。

此前众人一心欲借刘表病危之机,趁虚而入,直取荆州。

却不曾深思背后潜藏的风险。

如今听贾诩点破,顿觉后背寒意袭人。

曹操凝视贾诩,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在这群谋士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贾诩都堪称翘楚。

他洞察世事的犀利目光,洞悉人心的独到之处,以及运筹帷幄的妙计奇谋,无人能出其右。

贾诩寥寥数语,便揭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

无形中为曹军扫除了诸多隐患。

曹操紧握案几,眉头微蹙,转向贾诩问道:“贾诩,照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原本以为贾诩已有良策在胸,未料他只是苦笑着摇头。

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主公,要论攻取荆州,臣有十数种策略可供选择。”

“然而,要想既能占据荆州,又能收服当地民心。”

“恕臣才疏学浅,目前尚未想出两全之法。”

曹操闻言,不禁轻叹一口气,连素以智谋著称的贾诩亦感棘手,可见此事之复杂。

正当此时,许褚宛如一座巍峨巨峰,赫然闯入大帐。

粗犷的脸庞上满是对曹操的敬重,他自然而然地立于曹操身侧,为其保驾护航。

环顾四周,见无人再发表意见。

曹操霍然起身,双目如炬,威严尽显:

“既然诸位皆无良策,便暂且依照荀攸之议,集结大军,挥师南下,以雷霆之势震慑荆州诸氏族,使之望风披靡,不敢妄动!”

曹操一声令下,谋士们面露惋惜,心中暗自叹息。

尽管他们深知此法可能引发的种种弊端,但在当前形势下,似乎已无更为周全的万全之策。

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局与转瞬即逝的机会,

众人无暇深思熟虑、从容商讨。

在此危急关头,只有一条路可走,虽险却势在必行。

曹操刚欲决断,身旁的许褚忽地脱口而出:

“主公!此举万万不可!”

“若强攻荆州,各氏族定会殊死抵抗,恐令我军损失惨重矣!”

许褚言辞恳切,忧心忡忡。

曹操原本紧锁的眉头因许褚的谏言而微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未曾料到,这一关键隐患,竟被许褚率先洞悉。

而自家众多智囊团成员皆未察觉。”

“直至贾诩慧眼识破,方使众人警醒。”

“此刻,谋士们面面相觑,内心涌起一股难言的挫败感:”

“为何这看似粗犷的“虎痴”,竟能触及他们思维的盲区?”

贾诩目光炯炯,凝视许褚,仿佛窥见了一座未被人发掘的智慧宝库。

他缓声道:“仲康,莫非你已有应对之策?”

此言一出,帐内所有视线瞬间聚焦于许褚。

曹操亦目不转睛,审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许褚被众人瞩目。

顿感全身汗毛直竖,只得硬着头皮,结结巴巴地复述陈牧所授之策:

“荆州氏族……需以‘萝卜加大棒’之策待之……先施以雷霆之击,继而抛出甜头引诱……”

他一边回忆,一边艰难表述:

“可传下严令,凡抗拒者,株连三族,尽诛之;”

“而顺服者,则其子弟皆可晋升一品,以示恩宠。”

“如此一来,彼辈便会畏威怀德,争相归附。”

“即便诸葛亮、刘备等人智谋过人,届时亦只能束手无策,回天乏术矣……”

贾诩眼神炽热,接口道:“无力回天。”

许褚忙如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对对对,正是无力回天!”

许褚这番见解,如同平地惊雷,震得原本喧闹不已的中军大帐瞬间鸦雀无声。

谁都不曾设想,许褚竟能献上如此精妙绝伦的对策。

曹操更是喜形于色,放声大笑,连赞三声“妙”!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超过他面对绝世佳人之时。

“仲康啊,真未料到你有如此奇思妙想!”

曹操赞赏有加,欣然拍板,“便依仲康之计行事!”

许褚在一片愕然的谋士目光中,尴尬之余又暗自欣喜,对陈牧的敬仰愈发深厚。

先生果然神机妙算,令人钦佩不已!

……

与此同时,江东水寨之中,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密谋正悄然展开……

周瑜身披一袭华丽的锦袍,腰间佩挂着熠熠生辉的宝剑,

卓然屹立于巍峨的营寨之巅,目光如炬,直指江水那头的荆州沃土。

江风拂过,吹动他三千墨黑的飘逸长发,如同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卷,尽显其雄姿英发。

然而,在诸侯林立的乱世,江东势力尚不足以傲视群雄。

但,这丝毫未能动摇周瑜心中的信念——

他坚信,以自己的智谋与胆识,定能辅佐孙权在这烽火连天的时代立稳根基,进而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此刻。

面对曹操挟持天子之威,率领浩浩荡荡的数十万铁骑南下的严峻局势,周瑜脸庞上却没有流露出半点畏缩之色。

他深知:英雄往往在时势的洪流中崛起。

同样,时势亦是由英雄的作为所塑造。

而他周公瑾,正是这个时代孕育而出的弄潮儿,注定要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当此时,鲁肃步入江东水寨,视线越过层层栅栏。

凝望高处孤傲独立的周瑜,内心不禁涌起阵阵感慨。

想当年,孙策困于袁术麾下。

母族又被江东诸强牵制,手中仅握有一块传国玉玺的石头,几乎无立足江东之本。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之下,周瑜毅然决然变卖家财,全身心地投身到孙策阵营。

二人怀揣着共同的鸿鹄之志,誓要在这动荡不安的世间争夺一方霸业。

短短数载。

他们携手定鼎江东,铸就今日之辉煌景象。

世人皆称孔明智谋超凡,尊其为“卧龙”!

却鲜有人知,周瑜同样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一代天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