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明:白粥咸菜,我暴打康熙
第十一章 狗儿坎儿(旧版)

忙忙碌碌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翠儿,快到了,你要撑住。”

两个十来岁的少年,一左一右扶着一个同龄的少女,三个孩子步履艰难的沿着运河边向前行走着。

因为有大股流民在,附近的村落很少有人过来。

毕竟流民没有约束,不太畏惧王法。

不小心被抢了,甚至发生更恶劣的事也有可能。

只有小股小股的流民从北方陆续乞讨南下,汇入大股的流民队伍中。

已经是盛夏,北方又是从旱灾变成了水涝。

大雨不断,各处都有河流破口,大量村镇被淹。

流民队伍还在不断扩大。

这其实是小冰期最后的时间了。

到康熙五十一年过后,影响中国过百年的小冰期才结束。

在康熙初年到四十七年时,北方是旱涝交替。

南方以冬天酷寒和夏天干旱为主。

顺治年间时太湖都差点干涸了。

康熙中期,长江都多次结冰,船只不能通航。

这样怪异的天气没有造成大规模的民变和造反,主要还是得益于外来作物。

但康熙年间,人口增长还是相当缓慢。

小冰期彻底结束后,到雍正,乾隆年间,有外来农作物加上主要省份都风调雨顺,人口才开始暴涨。

眼前的少年和少女,都是逃难而来。

他们已经是孤儿,父母亲人都陆续死去了。

三个孤儿结成了伙伴,成了个小团体。

两个少年比较机灵,一直能弄到吃的,这才能长途千里南下。

他们是打算去扬州。

扬州富裕,到了扬州再想办法。

但现在在路途之中,少女翠儿突然发了高烧。

三人只能想办法找个地方先安身,看看能不能给翠儿抓药治病。

“你们看,前面有个营地。”

左侧的少年狗儿眼尖,指一指河边的营地道:“看样子是个流民营地。”

“不太寻常啊。”

坎儿比狗儿大不了多少,性格却要沉稳的多。

看了看营地,坎儿惊疑道:“哪有这么整齐干净的流民营地?”

他们一路过来,流民营地见了不少。

有时候他们也和大股流民一起走,想得到一些照顾。

但流民多半是自身难保,哪有人会照顾外来的陌生人。

哪怕是半大少年。

所以时间久了,这三人对流民队伍早就不感兴趣。

眼前的流民营地是在运河途中找了个相对偏僻的地方。

四周没有田地和村庄。

只有灌木,河流,林地。

这样一来,有营门和整齐栅屋,比一般村落看起来还要干净和有生机的流民营区,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太干净了。”

“比咱们见过的官兵军营都整齐。”

“还有村庄,跟这个营地都不能比。”

“你们看河边,有不少老人和妇人在浆洗衣服。”

“还有个大棚,里头有人在裁剪缝纫呢。”

狗儿和坎儿都松了口气。

这个怪异的营区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还好,看到不少老人妇孺在做活,这叫他们放心了不少。

但接下来的一幕,又是令两个少年双眼瞪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营地正中,几百个壮年男子正在手持长矛,拉开队列,正在拼力向前刺杀!

长矛竖立时如同钢铁的灌木从林,而且长的吓人,简直是要比树木还高。

刺杀时,这些汉子整齐的好象同一个人。

每一次刺杀,都会一起怒吼。

“杀!”

“杀!杀!杀!”

动作整齐,气势惊人!

“这是官兵吗?”

“当然不是官兵,又没有笠帽红樱,也没有兵字号衣。”

“这是和咱们一样的流民?天老爷!”

狗儿和坎儿张大了嘴,几乎不敢相信。

离近一些,他们才看的出来,这些兵手中的长矛都是普通木杆,矛头也不象是军队的制式矛头或枪头。

看起来很是粗陋。

就是相当的长,给人不小的威胁感。

他们看的没错,长矛是刚制成的,条件不足,只能尽量打磨的光滑笔直。

矛杆很长,按朱怡铭的吩咐长达五米。

原本是想制七米长矛,但过长的长矛对新手来说用起来太困难了。

明清时的长枪长矛一般就三米左右长度,五米已经是超长了。

这样的长矛,是朱怡铭基于现实的考量。

现在条件简陋,将士们缺乏训练,战斗经验也不足。

朱怡铭的办法就是尽量把少量的刀具集中使用,大半的将士使用五米长矛。

苦练队列和刺杀,就是基于现有条件下,尽量发挥每个人的战斗力。

一寸长,一寸强。

整队的超长长矛会给人极为强烈的心理冲击和压迫感,如果在刺杀术上再下些功夫。

朱怡铭感觉,除非是清兵中的精锐,否则一般的驻防军已经不是这支流民部队的对手。

现在欠缺的就是更强的体魄,更熟练的刺杀技术。

还有就是多次上战场的经验,以及胆魄。

除此之外,眼前的这支流民武装,已经完全具备这个时代精锐之师的一切标准。

甚至超过时代许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