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写贪污日记,手都伸国库了
第三章 朱高炽的劝谏,朱棣的怒火,太子不是非你不可!(旧版)

文盲痞子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同时,皇宫的尚书房内传来一声怒喝。

“太子爷!”

“你还没当皇帝,连朕说的话都不管用了?”

“没钱没钱,就会说这两个字,你的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朱棣双手叉腰,眉宇沉下,怒视着朱高炽。

朱高炽则是跪在朱棣身前,双膝下还有跪垫,就算如此,也依旧要用双手支撑。

没有双手支撑,胖胖的身体恐怕会直接趴在地上。

听着来自皇帝的怒喝,朱高炽有些汗颜,却也不得不说。

“爹,你欲要北伐,儿子管不了。”

“粮食路线安排,马匹军械制造迭代,人员调动,伤员安抚,军功赏罚我都可以不管。”

“可既然我当了这个太子,您给了我监国职权,那我就不能不管。”

“除非您撤掉儿子的监国权,否则,儿子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您北伐。”

随着年龄增长,朱棣渐渐对朝政有些力不从心。

丞相制度废除,皇帝批改奏章压力剧增。

虽有内阁辅助,可朝政压力并没有减少太多,内阁没有决定权,只有建议权。

故而朱棣慢慢将朝政权力移交太子朱高炽,自己紧握兵权。

却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有一天被威胁了。

“你这是在威胁我?”

“难道我就非你这个太子不可?”

朱棣能够听出来,朱高炽话里话外不都是一个意思。

那就是只要他还有监国职权,北伐之事,绝对不会同意。

北伐不只是皇帝口头上的一句话。

正如朱高炽说的那样,北伐之前,需要调动人手,人手不够那就需要征兵。

征兵后,又需要进行训练,这又是一笔开销。

而后便是。

制定补给路线,补给路线就代表着行军路线。

为了以防朝廷内部有奸细,补给路线和还不能只设定一条。

然后筹集粮草,调集马匹器械。

马匹不够要买,器械坏了要修,要制造。

北伐后,需要统计战损,安抚伤亡人员家属,安置受伤官兵的去处。

以及赏罚制度等等,这些做不好,有失民心,有失军心。

事情繁杂。

所以他想要北伐的时候,都会去征求一下朱高炽的意见。

让这些交给朱高炽来做。

当然,采不采纳意见,还得看他心情。

朱高炽听见朱棣的话,猛地摇了摇头。

“爹,儿臣没有这个意思。”

“没有?你的意思是朕错会你的意思了?”

“满朝文武,就你领头唱反调。”

朱棣指着朱高炽大声呵斥。

“一提北伐,你就和我哭,说,没钱,百姓困难。”

“那我倒是要问一句了,国库为什么没钱?难道你不应该反思一下?”

“你是太子,是监国,国库没钱难道你不会想办法?我给你的权力是摆设?”

闻言,朱高炽有些愣住了。

他没听错吧?

朱棣要是北伐时间往后移两年。

他肯定一百个没意见。

可这才距离上次北伐多久?不到三年的时间。

要知道,永乐十年时间的修养,才换来第一次北伐的万全。

事实上,朱棣当然可以直接带着几千人马,直扑草原。

打上一个月,两个月。

没问题。

可现实却是,出征一次,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若是不出征半年,能有战果就奇怪了。

草原各部首领都不是傻子,不会暴露位置给他们。

就算暴露位置,以草原人的流动性,很难追得上,除非逼的退无可退,或者少量部队突袭。

大汉两朝盛世的基础,才换来汉武帝十几年的富裕北伐。

短短十几年,却直接打空了大汉国库。

况且,要是别人带兵北伐,他没意见。

可朱棣不行,因为朱棣不能出现任何意外,他是皇帝。

朱棣亲征,必然要做万全准备。

这些才是朱高炽心中的担忧。

身为大国,既然要北伐,那就必须确保胜利基础,不能有任何疏忽。

有人说他这是胆小,但他并不认为谨慎行事叫胆小。

虽然心里想了一大堆能够怼朱棣的话。

可思虑再三的朱高炽,一句也没能说出口。

只能长叹一口气道:“爹,我只是监国太子,不是商贾市井。”

“恕我无能,我只知治国,不知赚钱。”

“可我还是那句话,北伐不妥。”

朱棣两眼直勾勾的盯着朱高炽,场面一度沉默。

虽然沉默的场面,确实让朱高炽有些难以心安。

却也始终不愿意松口。

见状,朱棣无奈。

“老大,阿鲁台已经来信,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带着他的人,侵扰他们的地盘。”

“他正在不断发展壮大,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瓦剌部发展壮大,然后和我分庭力抗吗?”

朱棣也企图用未来危机,来说服朱高炽。

草原共有三大势力,瓦剌部,鞑靼部,兀良哈。

其中瓦剌部距离大明较远的草原西部。

可因为鞑靼部在永乐十年被清算了一次,瓦剌部看准时机。

一步一步蚕食鞑靼部壮大,若是放任其成长,未来会有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威胁。

可朱高炽也不傻。

这种话并不能说服朱高炽。

“爹,瓦剌部壮大,自然要打压,可不是现在。”

“若是我们现在打压瓦剌部,那用不了几年,鞑靼部又会崛起。”

“鞑靼部崛起,我们派兵镇压,那用不了几年,兀良哈又会崛起,无穷无尽。”

“无尽战端,百姓民不聊生,不划算。”

在朱高炽眼里,他只想要休养生息。

至于到底休养生息到何种地步。

那自然是文景之治后汉武帝的那种程度。

要么不做,要么做到底,绝其苗裔,直接灭其种族,彻底绝患。

对于朱高炽的想法,朱棣自然是不认同。

在朱棣眼里,万一让草原壮大起来,那才叫追悔莫及。

他忍不到那个时候,也不认为,后世之君会有那个能力做到。

他生怕大明朝,会形成宋朝那般局面,被发展壮大的草原各部,打到一个角落里。

屈辱的苟活。

两人心中的想法都没有错,究其根本,还是国力太弱。

简单二字,没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