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古代:朕这皇帝,不当也罢
第八章 海盗(旧版)

飞机超人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各朝各代的老百姓看到天幕里的画面,也都纷纷感叹。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建成这样规模的建筑。

而且,通过画面,他们还看到了建筑工人的住宿和吃饭等条件都很好。

在古代,这些都是不敢想象的。

普通百姓往往都要背负着徭役。只不过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这个徭役的指标不一样而已。

有的,甚至于还有民夫自备干粮。

还有的,在征发的路途中,往往因为遭遇恶劣的天气,影响行进速度。而这些,都要受罚的。

“失期当斩。”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才有了刘邦的斩白蛇起义。

苏砚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地看着这一切。

毕竟,对他来说,前面那四十八次的穿越,对于各朝各代的这些帝王们会有什么反应,她是再熟悉不过得了。

对于老百姓的反应,他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受限于科技发展、思想滞后,人们看到这些新鲜事物,或者说是这些天降异象。

老百姓想到的,往往都只是惊讶和感慨罢了,很少能产生出什么极端的情况。

“继续吧。”

“看剧也要追一整季啊。”

“继续播放,下一个视频。”

“收到,宿主,请等待视频加载。”

...

亚丁湾,全球最繁忙的海域之一——扼守印度洋通往红海的咽喉,每年航经商船数以万计;

亚丁湾,世界最危险的海域之一——海盗猖獗,仅2008年就有30多艘船舶在此被劫,600多名船员遭到绑架。

天幕正在播放着海盗们耀武扬威地拦截海上的商船进行抢劫。

这些海盗的船只,普通什么简陋,有些甚至就是一条简简单单的小渔船。

而这些所谓的海盗,也都是营养不良的身形。

但是,他们的手上都有步枪等武器。

而这些在海上通航的商船,往往没有武器,或者受限于武器的使用规定,不能随意使用。

...

大明位面,明太宗时期。

“郑和,你多次下西洋,有没有看到这番景象。”

明太宗朱棣向身旁的郑和问道。

“臣自南京出发,先向南方航行,再改道西方,没有遇见这种“黑人”。”

“更未尝见过这种武器。”

“那可能是仙人的世界,那是他们天庭的武器?”

“回陛下,天庭上的船只也太简陋了。”

“根本没法与我们的宝船相提并论啊。”

“我们的宝船长148米,宽60米,船高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而且,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郑和津津有味地回忆道。

“别说是海盗了,即使是其他蛮夷之国看到我们的宝船,也定会闻风丧胆,纷纷前来跪拜纳贡。”

“哪里还敢来抢呢!”

“郑和,你还忘了,宝船上面配备了强大的火力。”

“那是我们强国的象征和荣耀!”

“陛下所言甚是。”

“宝船上面配置了数量不一的武器。32-48支手铳,碗口铳8-12门,火枪40-60条,蒺藜炮20-30个,神机箭40-60支。”

郑和开始如数家珍。

...

天幕传来新的画面和声音。

“呼救。”

“呼救。”

“我是龙国海军护航编队。”

“现在正赶往你船队方位。”

在接到希腊商船紧急呼救后,龙国海军护航编队的护卫舰紧急响应,火速赶往事发地点。

随后,舰艇上的指挥员果断下令直升机升空。

直升机机长摁下发射按钮,3枚信号弹随即出膛。

最后的结果就是,7艘海盗小艇纷纷落荒而逃。

“我是龙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这条中英双语通告,在15年的5400多个日夜里,成为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外商船安全航行的“平安之音”。

15年来,龙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从未食言。不管白天黑夜,不论风大浪高,只要中外船舶发出呼救,龙国海军护航编队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救援。

...

大明位面,明英宗时期。

这时候的大明帝国,在东南沿海,遭遇倭寇的情况明显增多了。

他们与海盗王直、徐海等勾结一起,在江浙、福建沿海攻掠乡镇城邑,抢劫普通百姓,为非作歹。

民众苦不堪言。

“阿妈,朝堂上那些大人们如果有天仙那么厉害,我阿爸就不会被那些可恶的倭寇给杀害了。”

“娃啊,倭寇是可恨。”

“但那些朝堂上的大人们,也同样可恨啊。”

“不是他们不断加税,不断压迫剥削我们,我们也不会失去自己的田地。”

“我们也不会从中原一带来到这个海边渔村讨生活。”

“也就不会失去你阿爸了。”

“呜呜呜。”

面对倭寇的侵袭,明廷多次委派官吏经营海防,因朝政腐败而难有成效。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