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献族谱:朱棣单开,老朱懵了
第25章 看到了吗,谁才是好大侄!(旧版)

青袂婉约

军事 |  三国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慢慢的,朱家的地越来越少,最后朱家的地都被卖了!”

“从那以后,朱家的地卖光了,不得已去地主那里打工!”

“甚至朱家人打工的那片地,曾经正是朱家的财产。”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想办法,那就是造反!”

“等他们征服了这个世界,就再也不怕没有食物了!”

朱允熥的声音很平淡。

这简直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

然而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一愣。

且在场所有人,无一不是一头的冷汗!

朱家是由富农变为贫民,又由贫民变为流寇起义的。

这桥段怎么这么熟悉?!

很多人都偷偷地看着朱元璋,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生气了。

然而,朱元璋却是一点都不生气。

他愣愣的盯着朱允熥,一脸的深思。

当上了皇帝以后,朱元璋就把自己的祖先给查了个底朝天。

允熥孙子说的不是故事,反而是——这是朱家的真实来历。

也不知道为什么,朱允熥说出这样的话来,让他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这朱家,从古至今,从来都不单单只有一家!

普天之下,放眼望去,全是朱家!

“不管是唐、汉、宋,都是如此。”

“王朝最初建立之时,自然是会一派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最多也不过是两三百年的时间!无论这个王朝在创立之初有多么繁华,都会瞬间衰败,迎来不可规避的灾难!”

“为何?”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被大量地集中在了地主的手里!”

“没有了土地,任何一场天灾或人祸,都会让农夫们无法生存,从而引发动乱。”

“每一个朝代的兴衰,都是这样的!”

朱允熥掷地有声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众人默然。

其他几位皇子见气氛有些尴尬,也不敢多说什么。

不过,朱标不同于朱棣。

二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一抹凝重之色!

大明的灭亡,他们都是清楚的。

农民起义、建奴犯境、朝廷党争……

难道明朝的天下,真的是缺钱缺粮了么?

不,钱和粮食肯定是有的。

但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却无法将其收回!

“这样啊……”

朱元璋幽幽叹了口气。

孙子怎么就说地瓜没办法救活大明呢?

如果没有土地,还有什么地方能种地瓜?!

他可是见识过这位大财主的丑恶嘴脸,那时候自己都快要饿死了,刘老爷连一口饭都不愿意给自己。

叛乱,难道不正是这样逼着手无寸铁的百姓们不得不这么做么?

“那要怎样才能制止兼并土地?”

朱元璋的视线落在了朱允熥的身上。

这个时候,他也想知道,自己的孙子,会不会回答他的问题。

朱允熥显然也是早有心理准备,一股脑的将所有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第一,清理全国的土地,确认土地的所有者,再根据土壤质量,将其分为五等,以后用作收税的根本。”

“第二,皇权落实到位,要将土地全部收回,并且将土地和户口制度联系在一起,将土地划分到每个家庭,禁止私人交易。”

“最后,我们要提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修建水利,修建农田,根据居民的贫富程度,缴纳不同份额的赋税。”

朱允熥想了整整三天,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这洋洋洒洒的三步走,可谓是集古今之精华于一身。

首先,清算土地,可以找出无数被藏起来的地方,而给朝廷带来更多的税收。

对土地进行分级的话,可以让那些在荒地上劳作的农民们,减少他们的税收。

之后,他们将所有的土地都收归国有,不允许贩卖,根据他们的户籍,将他们的土地分成不同的区域,让他们跟随自己的主人,这就是后来的农地承包制。

如此这般,每块土地便都有自己的归属。

这样,既能杜绝百姓逃税,又能让皇权更好地集中在普通民众的手中。

而非各地官员眼高于顶的一句“陛下万岁”,而后强行征税。

最后,修建水利,既能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又能获得更多的粮食,一举多得。

朱允熥可以肯定,只要朱元璋采纳了他的三步走,他一定能让大明的农耕文明,得到最大的发展。

“这三个法子……”

朱元璋想了想,一拍桌子道:“太好了,这样的话,以后无论什么老财地主,就不可能有机会来欺负农民了!”

朱元璋不是傻子,经过长时间的思考,终于明白了朱允熥提出的三步走计划,有多么大的威力。

有了这三步走的计划,那么困扰大明最大的隐患,就能在瞬息之间,迎刃而解了!

震撼!

不可置信!

朱元璋一脸的不可思议。

放眼整个历史,几代人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就这么被自己的孙儿几句话给解决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