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大亨,从四六年叛逃国军开始
第7章 暴增的港岛人口,昂贵的房租价格!(求收藏,求鲜花)(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听完手下第一悍将的可刑性提议。

王鸿煊急忙摇头劝道:“不至于,不至于。”

“只是短时间资金有些紧张而已,没必要搞这么大。”

倒不是王鸿煊不相信苏玥儿等人实力。

而是真的没必要搞这么大。

他还有半个系统空间的军需物资呢。

枪炮武器等不能售卖。

军需罐头和面粉等物资,还是可以拿出来售卖的。

只要撑过一月,缺钱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事实上,哪怕没有天降黄金发生,王鸿煊也不会让人抢劫金铺的。

因为在港岛开金铺银号,大部分都是国人。

他王鸿煊就算是再没有底线,也不会无缘无故祸害同胞的。

这点底线他还是有的。

并且,真要放开底线抢劫的话,以他的实力,还需要抢金铺?

抢劫金铺能有几个钱。

直接抢洋人银行,绑票英资豪商,岂不是来钱更快?

“好吧!”

听到自己的建议被拒绝,苏玥儿有些可惜的看了眼恒生银号,恋恋不舍的跟随王鸿煊离开。

不是苏玥儿不知道抢银行来钱更快。

而是因为在他们原来的世界里,黄金属于至关重要的战略性物资,也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能源,往往一克黄金,就能买下一条人命。

甚至很多财阀之间的战争,乃至是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由金矿引起。

如今猛然看到这么多黄金几乎毫不设防的摆在自己面前。

若不能把它抢干净了。

苏玥儿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希灵帝国王牌特工称号。

可惜。

王鸿煊发话了。

她就算再不情愿,也只能服从,将洗劫金铺的想法按捺下去。

………………

出了维多利亚港。

王鸿煊才得以看到这个时代的真实港岛。

大量的难民住在街道两旁的骑楼底层过道里。

他们将家当直接挂在墙上,或摆放在墙角。

小孩子在过道玩耍,还有一些妇女怀里抱着孩子坐在墙角,等待着家里男人回来。

这就是港岛人口猛增的后果。

并且这样的场景,预计还要持续好几年。

因为在未来十几年里,还会有二三百万的人口涌入港岛。

让这个弹丸之地,变得更加拥挤。

根据后世记载。

1941年12月前,日军尚未占领港岛时,港岛人口数量约为150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仅剩下60万。

1946年,大批居民返回港岛,港岛人口达到155万人。

1952年,港岛人口增长至210多万人。

1963年,港岛人口增长至350多万人。

1974年,港岛人口增长至430多万人。

而等到1986年底,港岛人口已然增长至558.8万人。

偏偏在1953年12月的石硖尾大火之前。

港岛政府一直都认为港岛的住房短缺是暂时的。

那些前来港岛避难的难民很快就会回到内地。

所以港岛政府对房产的限令一直都没有放开,也不允许建设高层住宅。

甚至就连房产地皮都很少有售卖,大部分的港岛地皮都掌握在了英资手中。

这就导致了港岛的房屋越发稀缺,很多人只能睡在街上、楼梯底、走廊里,有些则是在野外搭起一些简陋的临时房屋,听凭台风、暴雨的摧打和火灾的威胁。

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人能尽快找到一份工作,然后再想办法找到一个住所。

即便许多人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也是件非常值得高兴地事情。

无需再害怕风吹雨打,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这也是后世港岛市民对房子异常执着的原因。

所以,1954年霍英东提出分期买房,楼花,公摊等概念时,底层的港岛市民对他真的一点怨恨都没有的,有的只是无尽感激。

………………

港岛半山区,西摩道。

在一名中人的引领下,王鸿煊一行人,很快来到一独栋的五层骑楼前。

骑楼是近代商住建筑的一种,建筑物的底层,沿街面后退,有留出公共的人行走廊,又名为外廊式建筑。

不同于其他区域的骑楼。

眼前的这栋骑楼底层过道里,并没有难民居住。

原因很简单。

因为港岛半山区乃是港岛高层和富人居住的地方。

距离西摩道不远,便是鼎鼎大名的太平山了。

这样的地方,又岂能允许有难民存在。

真以为港督不要面子啊!

王鸿煊一行人在中人的引领下进入骑楼,很快就看到了房东。

“王生,我这套房子虽然有些老旧,但交通方便,水电齐全,还装有空调冰箱等高档电器,且安全性非常高,距离太平山和港岛大学都不远。”

“如今要放租是第三层和第四层,每层都是1500多平方尺,里面有进行一些隔断,足够你们这些人居住了……”

房东随意的介绍道,好似一点都不愁出租。

事实上也是如此。

因为像这样的房子,是最受内地富商欢迎的。

王鸿煊简单的看了看房间,然后点头道:“何生,我很钟意这套房,你说个价格吧!”

“每层顶手费2000港币,房租费是每层三百港币一月,一年一交,另外房租每年会根据市场,进行上涨。”

房东淡淡说道。

他口中的顶手费,说白了就是变相的房租。

因为港岛政府有三令五申的控制房屋租金上涨,甚至有明文制定房屋租金标准。

所以港岛的房东物业等,不好在明面上上涨房租。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房东们明面上是严格遵循港岛政府制定的房屋租金标准,暗地里却收取租户的“顶手费”,且价高者得。

因为这种交易都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情。

所以港岛政府也奈何不了。

一千五百平方尺,听着很大,实际上也就一百六十七平左右。

甚至这个面积还有将楼层的墙壁走廊等公摊计算进去。

真实面积想来只有一百四十左右。

但这样一套一百四十平的房子,算上顶手费,一个月的租金却高达四百六十多港币。

要知道,如今这个年代,一根小黄鱼才285港币,都不够这骑楼一层房屋的一个月租金。

说实话。

如果不是先前有通过中人出手了一匹军需物资。

他卖黄金和银元的那点港币,别说租房子了,估计就连眼前房东的面都见不到。

当然,眼前这栋骑楼,贵也有贵的道理。

因为这地理位置,不是一般的安全。

在这摩西大道,别说帮派社团分子了,就连难民和无业游民都看不到一个。

街道上时不时的就能看到端着长枪的印度籍军警和英籍士兵。

那些社团分子和地痞流氓等,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跑到这里闹事。

事实上,别说是社团分子和地痞流氓了。

即便是果党的军统特务和党务处特务来了,都不敢闹出太大乱子。

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着想。

房租贵点就贵点吧。

总归是值得的。

王鸿煊观看完骑楼的三层和四层房间,见里面家具齐全,还有配备各种电器空调等,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价格没有问题,不过……”

王鸿煊点头,算是认可房租价格,随后话音一转道:“不过这个顶手费我现在出了,下一年房租到期,何生伱不会又有顶手费的要求吧?”

但房租是房租,顶手费是顶手费,有些事情必须要提前说清楚的。

房东摇头道:“王生放心,这种违背道德的事情,我肯定是不会做的。”

“并且港府也有租赁条款,如果王生实在不放心,我们可以在租房合同上备注清楚,下一年房租会根据市场调整,但顶手费绝不会再收你一分。”

王鸿煊闻言笑道:“这我就放心啦,那好,我们找个地方签合同吧!”

房租可以涨。

但不是房东想怎么涨就怎么涨的。

毕竟港府也有租赁规定的。

如果房东真的能随意涨房租,也不会暗地里弄出顶手费这东西了。

至于说王鸿煊为何考虑房东下一年会不会加收顶手费,而不是想着尽快买房子?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觉得自己在未来一两年里,完全没有必要将大量的资金放在房子上。

真要想要买房,还不如等两年。

等新中国成立后,趁着港岛房价下跌,部分英商恐慌外逃时,直接一步到位,入手半山区的别墅豪宅。

或者直接入手港岛地产业。

自己的豪宅,自己盖。

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完全不用担心地产商赚差价,以及豪宅的质量问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