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大亨,从四六年叛逃国军开始
第31章 民国浙商的强大,根红苗正王鸿煊!(求收藏,求鲜花)(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任何时代的一个政权,背后都有强大的财力支持。

不然的话,这个政权就很难维持下去。

毕竟打仗没军饷,肚子都填不饱,你拿什么和人家拼命?

当初蒋校长领导的北伐军成功击退吴佩孚和孙传芳之后,民国最富有的江浙财团便不再观望,纷纷下注,看中了北伐军的核心人物蒋校长,愿意资助他统一全国。

这种官商合作不仅保障了他们的利益,也加大增强了蒋校长实力,双方一拍即合。

当然,期间如鱼得水般官商勾结必不可少。

江浙财团的商人们为蒋校长筹集军费,购买武器弹药,助他打赢与各地军阀之间的战斗,如蒋桂(李宗仁)战争,蒋唐(湘军唐生智)战争,中原大战,两广事变等等。

这一系列的大战背后,都有着江浙财团商人们的极大付出。

相应的。

在一场场胜利后,江浙之地的商人们也得到了极大好处,很多都有在果党的财政部门,银行部门,商业部门等任职。

如煤炭、轮船、桐油、粮食等主要经济领域,基本上都有被浙江商人们掌控。

此外,如南京,上海,武汉、重庆,苏杭等果党的重要城市,一个个的也全都成为了江浙财团商人们的基本盘,犹如潮汕商人的港岛一样,外人很难进入。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党,宋家的姐妹孔家财!

而在陈家背后的支持者,便是江浙财团的商人们联合了。

这也是何东对王鸿煊这位有可能出身浙江大家族子弟,非常看重的原因。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家族在港岛或许还有些话语权。

但是跟那些能操纵果党党务处和果党军队的浙江财团商人们来说,终究是差了很多。

就像后世很多来自上海和内地的宁波帮商人,为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在港岛立足,并且还能跟自港岛开阜后就占据港岛的广东商人们分庭抗争,甚至是还能压过他们一头?

其原因在便于这个时代的浙江财团商人实力强大。

想想看,果党败退弯弯之后。

数万果党溃军,连带三千多的黄埔军校生聚集在港岛,并在果党最高层的意志下凝聚在一起,建立起了港岛最大的社团组织14K。

有这样一个社团为逃亡至港岛的浙江财团商人们保驾护航。

别说广东福建两地的港岛商人了。

哪怕是港府和英资,在面对这些浙江财团商人时,都要小心谨慎对待。

最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上海,浙江等地的浙江财团商人逃亡至港岛时,可不是孤家寡人,而是有带着大量的人手和机器。

如今这个时代,国内的乡下小地主都能组建起一支武装队,配备长枪短炮,机枪等武器。

你就说这些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还有渠道帮果党购买军火,插手果党军政的浙江财团商人们手中,究竟隐藏着多少力量吧。

真要逼急了他们。

信不信整个港岛都要改旗易帜。

所以,千万不要将港岛华商的崛起史当做纯粹的商业竞争,真正恐怖,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还是隐藏在这些商业竞争背后的政治较量。

就像在宁波帮商人们来港之前,港岛华商除了靠拢港英政府的四大家族外,很少再有其他华商崛起一样。

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如六七十年的那些港岛华人大亨。

而是港岛的大环境导致。

没有强大政治和武力支持,港岛的这些华商拿什么跟英资商人竞争?

真以为这些英资商人们都是合法商人,每次都公平的跟你玩商战?

并且,港府的那些鬼佬官员都已经毫不知耻的收底层社团黑钱了。

你觉得他们会对华商们视而不见?

那才是开玩笑。

拉虎皮,扯大旗!

狐假虎威的道理,王鸿煊还是懂得。

并且他也不需要狐假虎威,因为他所在的奉化王氏家族本来就是一头吃人的猛虎。

身为黄埔十九期的陆军学生。

上数八代,皆是大地主和地方豪强。

到了王鸿煊父亲这一代,更是民国大资本家。

大伯、二伯、堂兄等多有在果党商政以及军中任职,甚至有两个都是有进功德林资格的主了。

就问你,还有比王鸿煊更加‘根红苗正’的果党年轻才俊吗?

此外,王家还多有跟宁波帮的其他大族联姻,强强联合。

这也不怪前身刚从黄埔毕业,就能直接担任一个师团的后勤股长,起步就是营级干部了。

甚至若不是如此的根红苗正。

王鸿煊穿越后,也不会第一时间就选择跑路了。

还不是因为他这家庭成分没得洗。

所以王鸿煊听到何东询问,没有丝毫隐瞒道:“恐怕要让何爵士失望了,家父王振国,世居浙江奉化,如今不过是重庆一布商,想来何爵士应该没有听说过。”

王振国,浙江奉化,布商?

何东听到这个回答,不由皱眉,在心里不断思索着果党高层王姓官员将领等。

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人,问道:“不知国府工商部的王振永部长,是你什么人啊?”

王鸿煊闻言,道:“何爵士说的应该是我大伯,如今正于国民正府工商部中担任副部长一职。”

何东闻言,脸上笑意更甚,道:“没想到你竟然是王部长的侄子,我跟王振永部长曾有多次见面,相谈甚欢,都是老朋友了。”

“我就说嘛,难怪看王生顺眼,原来是王部长的侄子。”

“既然你是王部长的侄子,那么我也不说那些虚的了,跑马场那块地跟屯门码头的那块总面积三百倾地皮,都可以卖给你,作价的话……”

何东在心里稍微估算了一下,然后道:“一共就算你八百五十万港币好了。”

知道了王鸿煊是王振永侄子。

何东对他能不能买下跑马场和屯门码头两块地皮,再无怀疑。

他也不觉得,能将王振永推到国府工商部部长的王家,会拿不出八百五十万港币。

说完,他好似是不经意般的问道:“王生在港岛购买这么多地皮,莫不是你们家族家有意迁来港岛发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