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第十七章 崇祯的故事——暖昧(旧版)

萧永日

军事 |  人文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奉圣夫人这里好久没有见爱子来拜见,打听之后才知道爱子被东林欺负的吓跑了,她很生气,同时也进行了反思,她本身也有错误,哪有用孩子来套狼的道理,这样不仅会伤了孩子的心,甚至还能把孩子搞死。客氏当即亡羊补牢,召阮胡子回京,把他调离了吏部,委任其为太常寺少卿。

阉党阮胡子有求必应,实在是够意思,不过这次任命也不是完全考虑阮胡子的需要,其背后还是阉党和东林在过招:阉党想把阮胡子树为反东林典型,让天下人看到跟东林混没出息,投靠阉党才是王道,同时告诉世人阉党完全有能力保庇护下属,请大家不要被东林的暴力吓倒。

东林不允许这样的事出现,阉党有多看重阮胡子,东林便有多想弄死阮胡子,杀鸡骇猴,通过雷霆手段震慑霄小很有必要。东林警告阮胡子太常寺不是法外之地,调离不是平安着陆,只要阮胡子还在官场一天便迟早要应劫,NODONODIE,敢作死就得有真死的觉悟。

矛盾就这样出现了,夹在中间的阮胡子很难受。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碰着即死,擦着即伤。东林与阉党两个大家伙刀光剑影枪林弹雨,身处局中的朝廷高官不断中招,倒台频繁,你方唱罢我登战,基层官员更是随时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每天看着身边有同僚倒下,阮胡子害怕了,他这点小身板经不起折腾,陪这些大爷们玩不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审时度势,他下定决心激流勇退,恋恋不舍离开了政坛,回到了乡下等待观望,蹲苗壮骨,准备着东山再起。

这件事也充分体现了阮胡子的性格优点:以需求为核心,不问是非,不分善恶,明哲保身,能屈能申,可激流勇进抢风头,也可随时认怂当舔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阮胡子如此做法非常聪明,远离朝堂是非,身处江湖冷眼旁观,进可攻退可守,有效规避了一切是非恩怨风险,只待朝局稳定后风云再起。这种品质不是谁都能拥有的,许多比阮胡子更聪明、更好学、更有骨气、更有前途的官员,因不识时务不知变通,最终死在了阉党和东林斗争的前沿。

阮胡子等待的政局变化很快到来。这年,帝国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木工圣手朱由校以极大的牺牲精神做了一件他一生中最英明的决策——英年早逝。他不忍继续给帝国和人民添乱,早死是他这可耻的一生留给世人的唯一念想。

帝王驾崩本应举国皆哀山河挂孝,可仍不不少人放鞭炮吃饺子,感觉更像是普天同庆。同时,达尔文奖评选组也不远万里发来贺电,祝贺朱由校成功获得提名。

这件事表面喜庆,其背后却隐藏了太多的精心动魄:朱由校的死不是重点——没人打算再抢救他一下,重点是他留下的皇位空缺谁来填补。

根据正常人的思路、以正常人的智商来判断,崇祯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谁也不敢寄希望于朱由校正常人,这孩子的本就智商略低思路略邪,在其回光返照弥留之际更不知道会不会冒出新奇的想法,做出什么脑洞大开的惊人之举。依照个人感情,朱由校完全可能传位给他心中能力最强、劳苦功高的魏总,也可能传位给他一生唯一的挚爱客氏、满足她的女王梦想,甚至还可能爱屋及乌传位给客氏的儿子——他一奶同胞的异父异母兄弟,总之大家不知道他在死前会不会乱开车车。若他一时脑子抽住了没传位给崇祯,那乐子可就大下了,帝国必将会面临宫廷政变和社会动乱,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命会填进这个大坑。

还好传位没有翻车,朱由校临死时交待:传位于崇祯,“吾弟当为尧舜”,十分的兄友弟恭。同时朱由校也希望大明江山永固,他效仿刘邦死前推荐曹参和陈平一般,十分殷期地将魏忠贤推荐给崇祯,夸魏忠贤“可行大事”,一派的君仁臣忠。

这年崇祯16周岁,处在青春发育期,初升高阶段。这个孩子有着超乎同龄人和正常人的情商或者说是处世智慧,察颜观色,心眼贼多,早早学会了隐藏真实情绪,在不同人眼里默默扮演着各种角色:在皇室成员面前,他是一个乖巧懂事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朱由校眼里,他是个尊敬兄长、聪慧能干的弟弟;在阉党面前,他是一个毫无心机、胆小怕事、容易控制小孩子;在东林这里,他是个熟读经史、生活简朴、作风正派的有志青年,总之崇祯的人缘很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因此在朱由校提出传位崇祯时,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举双手赞成。

对朱由校死前的交待,崇祯只信前半句,他认为以自己的IP、IC、IQ确实可以向尧舜靠拢,但不相信魏忠贤,认为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不打算重用,并且列入了第一批必须处死的人员名单。

这个决定源于他的认真观察和切身体会。这些年来,崇祯一直是个貌似强大实则很怂的王爷,他的身份注定了他是这个帝国中最有可能接替朱由校的皇位的人,也就是说,他目前是法定的第一继承人。每当朱由校出了什么昏招时,大家总会向崇祯投去尤怨的目光,包含的意思很明显:“要是你能当皇帝该有多好呀”!这种期望给崇祯带来了巨大的危险,万一引起朱由校的猜忌,哪怕朱由校透露出一点担心,魏忠贤等臣子不介意让崇祯在这个世界悄悄消失。因此这些年来,崇祯只能潜身缩首苟图衣食,低调做人谨慎做事,躲在角落里尽量不被人发现。

也正因为总是躲在暗然,没人注意到崇祯在干什么,也没有关注他在想什么,更没人想到有一天他会黄袍加身每餐都有大鱼大肉为伴,在他面前大家们没必要装着端着,自行其事,说话做事不避讳他,敢面在他面前暴露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毫不顾忌地表达观点和看法。

崇祯冷眼旁观身边的一切,看着大家在表演,看着谁演的精彩谁演的拙劣,看着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观察同时他在思考这个国家得了什么病,需要怎么治,如果他是大夫会从哪里下刀子。因此崇祯上台后没什么过渡和适应阶段,他直接上手工作,实现他已经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的原定计划即可。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上任后必然会以干部管理为抓手,进行大范围的人事调整,重用早就看上的人,撤换看着不顺眼的人,干掉那些认为该死的人,自己人才能用的顺手,用的放心。不过崇祯上任后,大家想象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点着,一切是外甥打灯笼——照旧,遵照朱由校时期的惯例进行。这点让想着提拔或者害怕倒霉的人都疑惑了,让期望改变的人伤心了,莫非崇祯走的是萧规曹的路数?

当然不是,崇祯不是他那个淡泊名利的哥哥,对木工、耍猴和异性都不感兴趣,他想要的是对权力的绝对掌控,这份掌控不允许有任何人染指,哪怕是老婆孩子,但凡敢染指者都是他的仇人,格杀勿论不留活口。

现在谁影响着崇祯掌权?几乎是所有的朝臣。崇祯认为,朱由校给他留下个朝堂就是个垃圾堆,个别人才也让各大势力染上了臭味,全扔了也不可惜:阉党自然不是好鸟,东林也不是东西,其它的浙江、楚党也都一个德性,团团伙伙,勾三搭四,争权夺利。这些朝臣目前对崇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但下一步改革真的革到了谁的头上,谁马上会炸毛跟崇祯翻脸。因此,每每瞅着诸党在朝廷上乱哄哄争权夺利吵得面红耳赤时,崇祯总有抄起龙椅砸死这些王八蛋的冲动:朝廷是我的锅,你们乱伸筷子还老嫌对方多吃多占,这算怎么一回事!这个观点崇祯从上任初始一直坚持到了离世的前一刻。

若说祯想弄死谁或干掉谁,自然是全干掉,换上一拔新鲜的,但崇祯上任后没第一时间动手,不是因为脾气好或者有涵养,而是他懂事。与朱由校只是把金什么梅翻烂了不同,朱由校看过太多的历史书籍,知道坐上龙椅与完全掌权是两回事,知道欲速则不达,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没实力硬杠是在找抽,最后灰头土脸的只能是他自己。他刚刚上台,没有自己的势力,别说是收拾谁打倒谁,阉党、东林、其它大势力都可能把他弄下台换个新皇帝当当。甚至宫女太监在崇祯眼里也是庞然大物,也能轻易碾碎他这个皇帝。崇祯不想和他哥哥一样早死,只有活下来才能谈及将来,他更加非常谨慎甚至是过敏,太监们一个不正常的眼神在他看来都惊心动魄,怀疑是不是有刁民想害朕;宫女们悄悄说句话时他也赶紧竖起耳朵仔细听,只怕是针对他的阴谋。为了预防被食物投毒,崇祯尽可能只吃安全食品,将饼子藏在袖中回家再吃;睡觉时点亮全部蜡烛,他认为反对者只会打黑枪,没人敢会明火执仗来杀他。

这种日子太难熬了,等着羽翼丰满了太慢,并且等待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崇祯表面淡然,暗地里已经动上了手。当然崇祯不会想着两个拳头打人,不指望一次性把朝中所有看不顺眼的势力全解决掉,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拉帮结伙打群架才是正理,在自己的新势力培养起来之前,联合一方打倒一方是唯一选择。至于联合谁、打倒谁不用说,这个问题崇祯早就想过一百遍了:联合东林,第一个弄死阉党!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阉党是当时最大的势力,完全压倒东林和其它政党,占着绝对上风,是崇祯执政的最大障碍。

第二,阉党管着宫里所有的太监宫女,对崇祯的人身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哪天崇祯真得罪了阉党,随时会有哪里冲出个太监一刀捅死他,或者有宫女在他睡觉晨拿被子蒙死他。自己的小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三,阉党全是穷凶极恶的臭流氓,对国家资源进行破坏性开采,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吃干喝净,贪得无厌;东林尽管也贪权,但东林知道什么是金山银山,他们不只是割韭菜薅羊毛,也会种韭菜和养羊,把机会留了一部分给子孙后代。

第四,东林虽斗不过阉党,但相比其它势力是庞然大物,是干掉阉党最得力的助手。

第五,东林与阉党仇深似海。

崇祯没有将这个想法表达出来。没办法,这时的阉党太强大了,强大到了即使拉上东林也没法跟阉党硬扛。崇祯有什么想法也得藏着掖着,想做什么事得悄悄地进行,打枪的不要。

崇祯开始跟阉党打太极,一方面下狠手清除阉党爪牙,动摇阉党根基,一方面给予魏忠贤荣誉封号,防止阉党察觉后狗急跳墙,总之好人坏人都是他。

不得不说崇祯是天生的戏精,他将一个新上任小皇帝无助、无知、急需找盟友、对长辈的信任进行了完美诠释,在阉党眼皮子底下表现的沉着冷静,两面三刀、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做人贼溜,硬把一群久经考验的阉党高层玩的团团转,对他的戒心渐渐放松。

其它势力团体也被崇祯的云山雾罩搞的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崇祯想干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当时国家最大的政治是皇帝会选择阉党还是东林,但从崇祯,大家实在这里看不出来任何端倪。

若说大家是没头脑,东林则是不高兴。在崇祯上台后,东林党人旗帜鲜明地表明与阉党誓不两立的态度,找机会和皇帝谈心,摆功劳表忠心,同时给阉党上眼药,尽最大努力争取崇祯的的支持,表示愿意为了消灭阉党冲锋在前,同时也是想将崇祯作为利器来消灭阉党。

崇祯什么态度?大家不懂,只感觉到崇祯很暖昧,跟谁也暖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