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回国,我薅鹰酱羊毛搞科研
第二章 蜂鸟无人机,让院士也绝望的技术代差(旧版)

从本章开始听

九州国。

国家科学院。

近百名无人飞行器领域的教授学者齐聚一堂。

为的不是别的。

就是为了商议如何解决‘蜂鸟无人机’所带来的技术代差。

所谓技术代差,指的是同时代某项技术之间的差距。

强汉时期,汉军士兵的单兵作战力能匹敌五个匈奴士兵。

靠的就是钢铁技术快速发展,环首刀、蹶张弩等先进武器在汉军中普及后,所带来的技术代差。

如今,蜂鸟无人机横空出世。

令星条国在无人机侦查领域,直接领先了九州五十多年,甚至于更多。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技术代差,后果不堪设想。

“资料都看了吧?有什么想法,踊跃发言。”

大会的主持人,同时也是九州科学院院士的陈曜说道。

他是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泰斗。

他曾率领团队,研发出九州第一架无人驾驶的靶机。

一手开创了九州的无人机制空时代

因此,他被称为九州的‘无人机之父’。

现年九十岁高龄的他早就退居二线。

可他还是选择亲自出山,来组织这场会议。

显然,林森的蜂鸟无人机让他这位泰斗也是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名科研者说道:“陈老,超微型扑翼无人机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材料!”

“资料上说,蜂鸟无人机采用了微格金属制成。”

“这种创新材料比泡沫塑料还要轻100倍,同时坚硬且牢固。”

“我的团队也在研究微格金属,可迟迟没有进展。”

“多国的科研机构同样声称,这种金属不是人类现有技术能创造出来的材料。”

“我们的计划也是在未来五十年来将其研发出来。”

“可没想到,林森的团队竟然率先实现了突破,太不可思议了。”

另一人说道:“材料是一方面,无人机的关键技术还在于飞控系统。”

“蜂鸟无人机能实现全天候,全地形场景的全自主飞行,这实在难以想象。”

又一人接话:“除此之外,蜂鸟还有个恐怖的点。”

“它体型微小难以用肉眼发现就算了,竟然还搭载了未知的反侦察技术,可以躲避目前任何科技手段的检测。”

“如果这是真的,那蜂鸟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使用前景无法估量。”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对蜂鸟无人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终,一众专家学者得出的结论是:

这款无人机是划时代的产品。

凭九州现有的能力,完全无法破解其技术难点,更别说解决技术代差了。

众人不免感到了沮丧。

这时,一位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提出了质疑:

“各位前辈,蜂鸟无人机真的……存在吗?”

闻言,所有人顿时一惊,旋即都陷入了沉思。

是呀。

蜂鸟无人机运用的任何一项技术,都是超越时代的存在。

而根据相关资料,林森的团队不过组建了三个月不到。

这么短的时间,真的能攻克如此多的技术难关?

更离谱的是,林森才二十四岁出头。

如此年轻,真的能完成这不可思议的事情?

陈曜看向发出质疑的年轻人,严肃道:“徐风,你的意思是,蜂鸟无人机是个骗局?”

“合理怀疑。”

徐风回道,“蜂鸟无人机简直就像科幻作品里才会存在的东西,我无法相信,林森的团队能在三个月内将其研发出来。”

他毕业于西工大。

可以说是无人飞行器领域的天才。

在他毕业那一年,大江公司给他开出了千万年薪。

只不过他选择了投身祖国的国防事业。

而他在三十不到的年纪,成为国家科学院教授级别的研究员。

足见他在无人机领域的天赋造诣。

正因如此,他才觉得蜂鸟无人机是不可能现在就问世的产品。

而他足够年轻,自然有胆量提出质疑。

陈曜沉思了片刻,道:“的确值得怀疑。”

“但星条国国卫部已经出面证实了蜂鸟无人机的真实性,他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就是为了抛出一个烟雾弹,从而误导我们的科研方向?”

徐风接话道:“这会不会是星条国的舆论战?塑造一个为星条国效力的九州科学家,制造舆论风波,进而输出星条国的价值观?”

陈曜摇头:“如果真是这样,为何要选择林森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选择早已成名的科学家不是更好吗?”

众人沉默,皆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大伙心里默默达成了一个共识:

蜂鸟无人机是否真实存在,还值得商榷。

嘭!

突然,会议室门被推开。

一个身着军装的高壮男子走入。

九州空军少将,董志泽。

“陈老,各位教授,抱歉,冒昧打扰了你们的会议。”董志泽微微鞠躬道。

陈曜问道:“董将军,是有什么急事吗?”

董志泽点点头,“就在刚刚,星条国国卫部在外网发布了蜂鸟无人机的实战视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