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纳妾钗黛凤,超能已失控
第6章 平平无奇的宫变(求鲜花求收藏)(旧版)

码上开花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神京城内的气氛越发的紧张,一件骇人听闻的恶事,彻底引爆京城。

晋王世子李彻在闹市中游玩,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掳走,此后不知所踪。

宁荣街尽头的别院中,突然多出一位穿着朴素的幼童。

“我在救你。不要吵不要闹,乖乖的在这里住几天,短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我会送你回去。”

贾珠一手糖葫芦一手鸡腿儿,像是拐骗幼女的怪蜀黍。

出手掳人的张屠夫本想敲晕或者下药迷昏,以防小娃娃胡乱叫喊惹来麻烦。

然而,事情顺利的不像话。

掳人的过程,近乎儿戏。

小世子李彻的表现,很耐人寻味。

一路上不哭不闹,甚至都不曾呼救过。

滴溜溜的眼珠乱转,只有看见吃食时才会伸手低呼。

怪异的举止,让张屠夫心中警惕。

他将人送进别院后,又一遍遍的重新清扫沿路的痕迹,总是放心不下,担忧是陷阱,再三催促贾珠尽快从地道逃离京城。

“有人提前给你做过交代,是吗?”贾珠笑吟吟的摸着小娃娃的团子头,轻声询问。

“出府前,父王和母妃让我不要怕,谁来接我都跟着走。”

李彻接过糖葫芦,舔着上面的糖浆,一脸满足:“父王说了,我的命能换一个关内侯。”

“看样子,我们好像截了谁的胡啊!”贾珠轻笑道。

难怪晋王会在紧要关头派世子出府。

难怪掳人的过程那么顺利。

难怪得知世子被掳走后,晋王府的反应那么平淡。

早有预谋,一切都是局。

东宫或许有所察觉,但晋王毕竟是太子的亲弟弟,争夺皇位时兄弟相残是一回事儿,给弟弟留一条血脉也属实应该。

双方默契的演戏,结果被贾珠横叉一手,把小娃娃带走了。

“你的命是我救下的。”

贾珠看向李彻头顶的寿命倒计时,语气认真的道:“我不是晋王爷和王妃安排的人手。要是我的人不出手,你活不过今天。”

0.25004。

0.25003。

0.25002。

红艳艳的倒计时,才是贾珠冒险派人掳掠晋王世子的原因。

回到别院后,数字变成了3.2。

虽然没有彻底摆脱死局,却能多活三天。

“你想当关内侯吗?”李彻的大眼睛滴溜溜转,颇有几分机灵劲儿,“关内侯,好大的官儿呢!”

贾珠撕咬着鸡腿,轻声解释:“关内侯是高品爵位,仅次于彻侯和传国侯。跟我家的国公爵一样,没有实际的封地,也就名头好听,每年的俸禄还抵不上年底给皇家的上供。”

“我去求皇爷爷,求父王,给你实封!”

李彻拍打小胸脯,满脸豪气:“我保证,一定实封!”

“小小年纪,鬼心思不少。既然猜出了身份,就安心陪我待几天。”

贾珠扔掉光溜溜的鸡腿骨,拿起书本继续翻看。

幼童头顶的数字已经更新,数值超过三万,又是一个长寿的人。

如此看来,生命倒计时只能参考,随着选择和境遇变幻,会不停的变化。

最大的数值,不过是理论上的寿命,中途随时可能夭折,当不得真。

“公子稍待,我出去探听探听消息。”眼看一大一小相处和谐,张屠夫给旁边的王铁匠打了个眼色,轻手轻脚的推门离开。

晋王世子被掳走一事,引得酒馆茶肆议论纷纷,闲汉们争吵的极为火热。

“这事儿不能多讲,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也没必要懂,里面的水很深,一般人把握不住。”

“卖个屁的关子!小王爷被人掳走,三两天都寻不到人,有能力又有动机的,除了东边那位还能有谁?”

“胡说八道!真要是东边那位动的手,神京八水早就有尸体飘起来了。王孙贵族易溶于水嘛,大家都知晓是怎么回事儿。”

“对对对,前些日子,梁王世子不就溶于淮水了嘛!小王爷一直没传出死讯,应该不是那位出手。”

“你们说,会不会是晋王府自导自演的把戏?偷梁换柱,狸猫换太子——就那么个意思,无论如何,留条血脉不至于断了香火。”

神京的百姓见过的事儿多,眼界也广,并不把皇子夺嫡当成大事儿。

皇家嘛,争夺皇位时你杀我我杀你,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大家见怪不怪。

真要是兄友弟恭,反倒是稀罕事儿。

大汉朝有一条国策非常受百姓追捧:不禁止市井小民议论国事。

当官的非议皇族和宫禁,是大不敬。

平头老百姓反倒可以畅所欲言。

时间往前推十来年,文昌帝精力旺盛时,经常溜出皇宫微服私访。

经常猫在酒馆茶肆里,听百姓对朝廷政策的反馈,一起骂骂贪官污吏,聊聊勋贵人家的八卦。

谈得高兴时,还大肆评判皇帝的后宫事:

皇帝老子是不是生了个金腰子?

四五十岁的人,三五年就选一批秀女入宫祸祸。

听闻,番邦还进贡金发碧眼的异域公主,也被皇帝收入后宫。

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没有黄金腰子,哪能应付得过来?

聊得兴起,就默契的嘿嘿发笑,做出男人都懂的表情,举杯畅饮共谋一醉。

诸如此类的寻常议论,兰台寺都懒得呈递上去。

但有一类流言却极具杀伤力,皇家和朝臣都不能视而不见。

那就是童谣!

文昌帝刚登基时,曾与他争夺皇位的义忠亲王,一度被废黜王号贬为庶人。

神京的大街小巷中开始流传起童谣:‘一尺布尚可缝,两兄弟不相容’。

童谣兴起的次月,文昌帝重新加封义忠亲王,连封地都大了一圈,以显示皇家重情义,为天下楷模。

年轻时种下的因,年老后就要品尝苦果。

朝野都在关注晋王世子的下落时,东宫太子发动政变。

没有主攻和辅攻之分。

数千将士攻打皇城,数千将士围杀各大王府。

没人能猜到,太子殿下的底牌,竟然是义忠亲王老千岁!

老千岁以身犯险,觐见文昌帝时进献奇珍,宝贝中暗藏有毒烟,片刻功夫两人就双双陷入昏迷中。

皇宫外城门被攻破。

皇宫内城门被攻破。

等到东宫六率攻打最后一道宫门时,太子殿下亲临前线,即将功成之际,被心腹背刺。

凶器上有毒。

太子死了。

死前爬上皇座,对着一众惶恐的部将轻笑:“义忠亲王犯上作乱,孤王以监国太子的身份,命令尔等平息叛乱!”

“尊太子教!”

“恭送太子——”

“呜呜,谢殿下,谢过陛下!”

随着太子的手臂落下,章台宫里哭声震天。

杀红了眼的将士,转头又攻打出皇宫,开始平叛。

太子生前,众人拼杀是为了富贵。

太子死后,将士们搏命是为了求活。

这一夜,神京城中血战不休,血流漂杵。

等到清晨,铜钟敲响七七四十九声,宣告太子薨。

礼官敲完铜钟后,拔剑自刎,追随太子殿下而去。

神京周边十二常驻军团中,有数十位将校自尽。

“结束了吗?哪位皇子加了冠冕?”

“我刚从梁王府那边过来,堪称鸡犬不留,场面老惨了。”

“庆王府也遭了罪,看不到几个男丁。”

“陈王府那边,啧啧——没眼看,好多人隔着重重城防军的缝隙看过一眼,当场就吐了,至少要做好几天噩梦。”

市井小民在街头巷尾的议论,影响不到朝局。

内阁首辅和次辅联手稳住朝堂,压下所有的噪音,强撑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终于撑到文昌帝睁眼。

“哪些皇子还活着?”

“魏王、晋王、顺王……”

“宣魏王和晋王入宫,预备好禅位大典。新皇今日登基,朕要学尧舜,将新皇扶上马、送一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