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纳妾钗黛凤,超能已失控
第35章 勤学好问太子彻(旧版)

码上开花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花了钱,就要听个响。

在温饱线挣扎的坊民,很难生出拥军爱兵的情操。

现实条件不允许。

夜里的长桌宴,是县衙牵头筹备的。

为此,县衙特批了一笔专项款。

替府兵接风的宴席举办的还算顺利,活动过后,贾珠需要亲自去长街巡视一番。

出门时,带上了太子彻。

景泰帝点了贾珠、崔颢、种事丰三人的将,让他们教导太子农桑、财务和阴谋诡计。

种事丰调任前混迹在司农寺,至今在上林苑还保有一块试验田,理所当然的接过了农桑相关的课业。

崔颢凭借家传的学问,抢走了教授财务课程的活儿。

三门课业,只剩下阴谋诡计没人挑。

贾珠坚定的认为,景泰帝心里一定对自己有所误解。

诚实可靠俏郎君,洁身自好贾探花,怎么会擅长阴谋和诡计?

这是诽谤!是诬蔑!

皇帝身边有馋臣啊!

接过皇命,自然要有所表示。

忽悠太子彻帮忙背书,让他在《南城坊民安居保障工程试行计划》的奏折上用过印后,贾珠开始教导太子如何变得聪明起来。

长桌宴就是很不错的授课素材。

“为了举办好这一场接风宴,县衙动员昌平坊近千户百姓,前后花销一百八十七贯。”

贾珠迈步在长街上,视线不停的在四下巡视,“这笔钱要是全买酒肉,足以让千余府兵庆贺三天,为什么要让坊民们过一道手?”

太子彻思索片刻,答道:“对将士们来说,家乡父老的情谊更珍贵。原本打了败仗又伤亡惨重,免不了士气低迷。

相比于纯粹的酒肉刺激,一场接风宴更能抚慰人心。”

自从来到万年县衙后,太子彻就乖乖的呆在县衙后院学习,除了每旬回一趟宫中给帝后请安,基本都不出门。

但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昨夜的长街宴刚结束,就有人向太子彻通报过详细情况。

参宴前后,府兵们的状态有着极大的反差。

“若是军队出征大胜而归,皇家赐宴上少不了一道脍菜。

其实就是煮的半生不熟的猪腿,味道一般难以下咽,却只有猛将和先登勇士有资格吃。

在将士们心中,那一根猪腿比所有的珍馐佳肴都要美味,吃的时候一定会狼吞虎咽。”

贾珠微微颔首,接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败仗重整旗鼓再来便是。大酒大肉只能满足口腹之欲,归来的府兵更需要认可和包容。”

太子彻低头思索片刻,又接着道:“崔师傅说肥肉过手,手上必定留油。衙门出钱让百姓筹备餐饭,百姓也能从中受益。既然要散利于民,一百多贯是不是有些太少了?每人还分不到两百文。”

虽然住在县衙,但太子彻每餐都是和崔颢一起吃小灶。

每天的餐饭花销,都是几十两银子。

两三天的饭钱,让忙活半夜的一千多人平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贾师傅太小气了。

少年人的心思,总是喜欢显露在脸上。

贾珠微微一笑,纠正道:“不是一千人,而是一千户,昌平坊有丁口四千二百七十三,都以户为单位参与了长桌宴。

一百八十七贯也不是平分,而是按劳分配,从几十文到几百文不等,多劳多得。”

太子彻脱口而出:“几十文钱够做什么?为什么不多给点?县衙又不缺钱。”

贾珠上任之初就从衙役身上拷打出七千多贯。

宴请一次商贾,又拉回两万贯的赞助。

所作所为,都没有故意避开太子彻。

崔颢又是个碎嘴的,教授课业时总喜欢东扯西扯,多次提起去勾栏听曲的往事,每次都要花销几百两银子。

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向百姓散财却这么小气。

说好的父母官。

说好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就这?

太子彻的眼神有些迷茫。

“几十文钱能让坊民多吃几顿干饭,菜来多些油星,过节时能吃点荤菜,还能给娃娃买几块零嘴吃。

官府的职责是让百姓有一份收入能养家糊口,不是当散财童子。”

贾珠的语气不咸不淡,指着前方树下的身影道:“看见那个人没有,他的工作是保持那一片区域的卫生,每月能从衙门领一斗杂粮和五十文钱,用以养活一家四口。”

“他仰着头干什么?”

太子彻好奇询问,眼中有怜悯。

树下的男人膝盖以下不知所踪,坐在粗制滥造的滑板上,靠双臂推动滑板前进。

凛冽的寒风中,男人怀里抱着竹篓,仰头看着树梢,眼睛一眨不眨。

贾珠答道:“他在等树叶落下来,好第一时间将落叶捡进竹篓——就像那样。”

枝头的枯叶被风吹落,男人双臂推动滑板过去将落叶捡起,又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再次抬头看着树梢。

太子彻眉头微皱:“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等叶子全落下后一起扫不是更简单吗?”

“这就是他赖以生存的工作。”

贾珠继续前行,长街各处都要巡查一遍,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不良人每天都会在各个坊市巡逻,也兼着考核的职责。如果巡查到这里,地面干净整洁,不良人就会在巡查单上标红圈。每月的红圈数超过十个,男人就能多领十文钱和一升粮食。

为了让三个孩子能多吃几口干饭,逢年过节能沾点荤腥,他每天都会从清晨一直守到日落。”

“每月最多六十文铜钱,一斗加一升杂粮,养活三个孩子?”太子彻大受震撼,“贾师傅——我想帮帮他,哪怕只是赏点银子。”

贾珠停下脚步,低头看着满脸诚恳的少年。

“贾师傅,我自己出银子,不用衙门的钱。”

太子彻的语气坚定,迎上贾珠的视线,没有闪躲:“我知道,肯定有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这一家更惨,给点银子也只能救他家一时之急,但我还是想帮点忙。”

“回头送一担粮食、十只老母鸡、一贯钱给那户人家,就说是贵人看落叶有感写下诗篇,一时心情好给他的打赏。”

贾珠吩咐一句,抬腿继续前行:“殿下有心了。那样的人家,赏银子容易招祸。”

太子彻恭敬的抱拳行礼:“谢谢贾师傅。”

“走到头了,绕回县衙烤火。”

贾珠摆摆手,语气不在意的道:“殿下若是得闲,以后可以跟我一起多出来走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