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十六国之逐鹿中原
第一百七十一章 子远高升大司徒 群臣品评两君王(旧版)

孟尝真君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谢陛下!陛下英明!”文武大臣们说着,端起酒樽一饮而尽。放下酒樽,刘曜继续说道:“奖功罚过,哪一个朝代也是一样。车骑大将军游子远,攻伐、安抚双管齐下,收服巴氐、羯、羌部族数十万人,功不可没,迁任为大司徒、录尚书事。”

“微臣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游子远跪下说道。刘曜从上面下来,亲自把游子远拉起来:“爱卿免礼平身!”

回到上面坐下,刘曜笑呵呵地说道:“各位爱卿继续欢宴!”

下面推杯换盏、吆五喝六的碰杯、叫喊声不绝于耳。不少文武大臣端着酒樽,来给游子远敬酒。游子远几杯酒下肚,话也就多了起来。游子远说道:“陛下继位近三年来,推行了很多稳定国家、为百姓谋福祉的措施。推行胡汉分治,根据不同部族不同的生活习惯,使用不同的治理办法,非常得人心。陛下不仅是匈奴人的皇帝,也是长安周围汉、羯、氐、羌各族的正统。陛下自幼学习汉学、儒学,对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了如指掌。不仅如此,陛下的书法也非常了得。在这一点上,石勒相形见绌。”

“司徒大人言之有理,分析透彻。不过陛下和石勒虽然已经决裂,有些方面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呼延晏说道。

“那就请呼延大人说说,陛下和石勒有哪些共同之处?”太傅朱纪说道。呼延晏说道:“我要和朱纪大人喝一杯,再说不迟。”

呼延晏说完,和朱纪对视了一下,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一饮而尽。放下酒樽,侍女又给两个人倒上。朱纪说道:“该说了吧?”

“陛下和石勒虽然已经反目成仇,但两个人的确有共同的地方。石勒虽然不怎么识字,是一个真正的奴隶皇帝。但经常让张宾给他讲解儒学,讲述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而陛下自幼聪慧,熟读很多汉学、儒学典籍。不但博览群书,而且工草书隶,挥毫泼墨,气度不凡。石勒在襄国提倡汉学,设立学校,发展文教事业。陛下在我赵国积极推行汉学、儒学,在长安设立太学和小学堂,聘请知名汉学、儒学大儒传授汉学、儒家文化,学生超过了一千五百多人。”呼延晏一边说着,一边时不时看一眼上面的刘曜。刘曜听了不但没有怪罪,还不时微笑着点点头。

“不过在对待本族部众方面,陛下和石勒还是有所不同的。”游子远说道。听游子远这么说,范隆问道:“愿听司徒高见!”

“管理胡族各部的大单于职位,非常重要。石勒虽然已经称赵王,但仍亲自兼任大单于职位。陛下继位几年来,也没有安排大单于之职,这是何意?”游子远说道。范隆说道:“愿闻其详。”

“平阳大乱的时候,二皇子刘胤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直到现在三年了,还杳无音信。陛下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二皇子,如果二皇子回来了,那管理胡族各部的大单于之职,非二皇子莫属。”

“司徒大人果然高见!”范隆竖起大拇指说道。游子远继续说道:“陛下和石勒不一样的地方,还表现在建造宫殿方面。石勒虽然没有称帝,但已经开始兴师动众在襄国建造建德宫。建德宫规模宏大,没有十几年时间是建不好的。而陛下善于纳谏,原来打算兴建的东西二宫,有人提出异议,陛下就暂缓建造了。”

凉王府东堂,张茂把张骏、张玺、阴元、田齐、张阆、阴预、宋毅等人召来。张茂还没有开口,张玺看了看先后到来的几个大臣和将军,然后问道:“凉王殿下,是不是有什么重大军情?”

“不错,是有重大的军情,不过不能操之过急。据可靠消息,汉赵国主刘曜,已经在阴密和陈仓一带,聚集了数万马步军,每日操练。看起来刘曜是准备征伐仇池或成汉,如果刘曜征服了这两个地方,我们的凉州就危险了!”张茂说道。阴元说道:“殿下不必忧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怕他刘曜作甚!”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