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镇远舰上门给朱棣贺寿!
31章:神了!大明匠人所捣鼓出蒸汽机了!火车设计图我来!(旧版)

三十八

军事 |  架空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永乐二十年。

入秋。

蒙古诸部的事情都在稳步推进。

该安排人的安排人,该派兵的派兵。

距离朱棣大同会盟结束。

已经过去了十日左右。

一切事宜都在进行着。

朱棣要做一个胜利者。

毕竟只有胜利者才能书写历史。

失败者只能创造历史!

这些时日,并未出现什么岔子。

至少目前没有。

而今日朝堂上。

则是发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那就是匠人所,真把蒸汽机搞出来了。

——手搓蒸汽机!

就在这1422年的永乐朝堂上。

匠人所的五品主官。

一脸欢欣雀跃的汇报着。

一帮帮忙的工部相关官吏们。

那也是挺直了腰杆子,扬起了胸膛。

也有他们的功劳!

最近那可是天天加班,日日苦干钻研。

连跟户部要钱都没停过。

要不是皇帝首肯过。

目前还有点钱。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夏元吉,那是死活都不愿意掏钱的。

有一次忍不住指着来要钱的工部跟匠人所的官员。

负责蒸汽机项目的二人。

道:“你们是不是越穷事越多,越穷要越狠啊?干脆把我命给你们得了!前前后后已经拨给你们十几万两了,这才几天!又来?还是你们暗地里都贪墨了?你们还敢来要呀?这是想自首拉不下面子?要我去举报你们?”

骂骂咧咧中!

夏元吉接到了太子监国的旨意。

一样只能是拨款。

那是哭笑不得!

自己才当上户部尚书呀。

这家真不好管!

欲哭无泪!

可今日!

成果出来了!

连朱文奎都有些惊讶大明朝这群官员们的本事。

果然大明朝的科技领先世界一定程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他们别的不说,若是遇到有为君主在任。

不论文官还是武将,甚至搞“自然技术”的衙门,那都能出人才。

龙椅上的朱棣忍不住大喜地问道:“蒸汽机现在在何处?”

“启禀陛下,就在殿外!”

“诸位臣工,随朕一观!”

皇极殿外的紫禁城广场中。

汉白玉石阶下。

就看到一座浑身漆黑的铁疙瘩,造型怪异的放置在地上。

周围站着的是负责抬过来的几十个匠人所侍卫们。

看得出来,搬过来,都花费了他们不少力气。

虽然这玩意只是一个一间小屋大小的蒸汽机。

一个小型的蒸汽机。

但是能瞧得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愣是照着那铁甲舰镇远号蒸汽机锅炉。

给他们依样画葫芦给研究成功了!

匠人所主官章程。

一脸兴奋不已的为皇上介绍起来:“按照我们之前的研究,这样的蒸汽机,正如秦王殿下所言的那样无二,只要我们加入燃煤跟水,使得蒸汽锅炉里面的水沸腾起来,化为那一道道的蒸汽,那么就跟我们家中所用茶壶一样,会顶起茶壶盖,形成一个不断向上的动力!”

章程说到兴奋处,更是滔滔不绝!

“通过管道蒸汽就会送入到我们设计的汽缸里面,一个阀门可以控制蒸汽进入汽缸,而且我们是两个管道交替进入,左侧和右侧,这就使得其中我们搭建的活塞,可以不断的左右运动!带动下面的齿轮枢纽转动,枢纽转动就可以带动铁轮不断的朝前运动……”

又言:“若是运用到马车上,这架马车足够大,再配好蒸汽机,水箱,锅炉,燃煤,缺一不可,那就算没有马匹也可日行千里;运用到船上,纵是铁铸无帆,一样可行于四海大洋,畅通无阻!

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蒸汽机锅炉越大,火力越足,蒸汽越多,那可使用的力量也就越大,皇上,这简直是神器啊!”

章程激动亢奋的说着!

诸位文武官员们。

那都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但是他们都见过那海上的镇远号铁甲巨舰。

确实就是无风无帆而动的。

至于路上的马车没马也能动?

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能!

毕竟海上那个铁甲舰,这么一个大家伙都可以动!

一辆马车也没多重吧?

官员们也许不理解!

但是见过后客观世界的存在后!

无疑就被开启了一个新的思维。

这就跟被启迪了智慧一样。

人类幻想开始成真的那一刻!

人类的梦想也就插上了翅膀。

朱文奎望着那么一座小型蒸汽机。

更为理解这个章程说的。

毕竟章程他们也许不清楚一些物理理念。

但他们知道怎么做到和如何来理解。

朱文奎站到朱棣身旁,悄声说道:“叔爷,确实有这样的车,不用马,但是很大,而且要在规定的铁轨上行驶,名唤火车,通过燃煤烧水的蒸汽机,带动一整个车箱,行驶在固定的路面,一列这样的火车,有十几节车厢,一共可以满载几千号甚至上万人——日行千里!”

考虑这个时代的蒸汽机的动力。

就算再改进!

也需要时间。

所以朱文奎还是保守的报了一个朱棣能理解的载重量。

朱棣闻之,大感震撼!

但也深信不疑。

也是满怀期待!

朱棣忍不住喜悦,指着那蒸汽机就催促道:“章程,快快,给我看看你的轮子,没人推它,它如何转动起来的!”

谁都知道,如果那蒸汽机两侧的铁轮子。

如果没人推拉它。

也没有牲畜来拉。

哪怕是风车水车的力都推不动。

如果动了!

那就是神秘不知道的“力量”,也就是章程口中的蒸汽作用了。

朱文奎开始为朱棣细细解释起来。

动力的大体含义。

还有这蒸汽机如何将蒸汽转化为的动力。

也就是机械能!

身后的百官们,特别那些钦天监和工部的官员。

也都认真听着!

如听妙法!

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一些听得似懂非懂的官员们。

忍不住一个个赞叹起来!

“这不就是墨家机关巧术,公输家的天工之道吗?”

“竟是格物致知,天地自然之理!”

“不愧是我朝仙人——秦王殿下!”

“原来叫——动力?好名字!妙!”

“道之动……真是微言大义!”

章程亲自上手。

命人开始给水箱灌水。

然后亲自加煤和点火。

就这么当着文武百官们的面。

当着大明朝永乐皇帝的跟前。

犹如一个显摆自己新玩具的孩子。

三十多岁进士出身的朝中五品大员。

此时是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了!

沾染了一身黑煤也无所谓。

随着时间推移。

当一切准备就绪!

燃炉开始燃烧滚烫起来!

章程高兴的朝着皇帝和朝臣们大喊:“诸位,看好了!”

伴随着章程!

猛的一推,一侧的阀门杆!

一声沉闷的机械碰撞声响起。

哐当~哐当!

一个眼神极好的三品大员!

忽然无比激动的指着蒸汽机,惊声尖叫大喊起来:“动了!动了!”

众人定神瞧去!

皆是难掩震惊!

满目的惊讶!

就见煤烟顺着烟囱滚滚升天。

那蒸汽机两侧的大铁轮子(飞轮)。

——缓缓滚动!

伴随着燃煤越来越红。

锅炉也就越来越热。

轮子从一开始的缓缓而动。

慢慢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甚至快到了疾驰的程度!

此时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若是马车!

——该有多快。

这得多大的“马”现在在拉着跑!

这无形的“马”得是有大的力呀!

才能带动这轮子!

跑得如此之快!

朱棣呆滞而又怔神的望着!

任凭朱文奎已经给他讲解了无数。

也不由得望着亲眼见证的这一幕。

——震撼不已!

神迹!

这就是巧夺天工的神迹!

大明有望!

一切荣耀归于天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