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从七品知县到执掌阴阳
第四十五章 有钱人不好过了(旧版)

石欢

恐怖 |  灵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张别古携着乌盆离开公堂之后,无论是县衙的官员,小吏,还是围观的百姓,心里莫名有几人悚然。

大家一直将张别古当成疯子,无非因他年事已高。

但县太爷竟也审问起乌盆来,难免不让人震惊,不知包大人究竟看到了什么。

纷纷揣测是不是乌盆成了精,疑惑是乌盆内有不干净的东西。

自诩聪明的,却怀疑是包拯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不愿惩罚张别古,故而在众目睽睽之下故意营造冥冥之事。

便是公孙策和展昭,也云山雾罩,不明就里。

退堂之后,两人才忍不住询问。

公孙策道:“大人方才对着乌盆说话,可是为了消除张别古的妄想?”

包拯没想到公孙策会这么想,心下苦笑一声:

“先生为何会如此认为?光天化日之下,本县身为知县,岂能胡言乱语。”

闻言,公孙策和展昭对视一眼,脸色微沉:

“学生失言!如此说来,乌盆内确有不干净的东西?”

“不错!”包拯直言不讳地点头。

这本就是光怪陆离的世界,妖魔鬼怪并非不可言说之物,没必要藏着掖着。

“先生或许不知,本县从出生便能看到鬼怪!张别古第一次上堂之时,本县便已经发现乌盆内隐隐有怨气凝聚。

第二次见乌盆之时,怨气越发凝重,乃冤魂。只是不明白他为何不现身相见。”

公孙策和展昭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虽然两人都是修士,不惧鬼魂,可毕竟鬼怪善变,属于为之的范畴,谁也不敢肯定来者是善还是恶,会不会是冲着大人来的。

想到这里,公孙策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

“大人,鬼乃不祥之物,他缠着张别古两度上公堂,却不现身相见,会不会有别的目的。”

“公孙兄大可宽心,展昭修炼的虽然是武道,却也不惧妖魔鬼怪。他若胆敢放肆,对大人不利,定教他有来无回。”

展昭神色凛然,语气铿锵,掷地有声,显得极为自信和自负。

包拯心知这是展昭对自己的一片赤诚,心里很是欣慰:

“你们多虑了!此鬼虽然怨气凝重,却并无戾气。他若有不轨之心,断然不会以这种方式出现。

在我看来,此鬼乃为人所害,魂魄不散,附着于乌盆之中,无法离开。”

公孙策也认可地点点头:“若真如大人所言,他见到大人却不现身相见,莫非被人作了法,封印在乌盆之内,故而无法现身。”

包拯摇头否决了这个说法。

若是被人作了法,岂能瞒得过自己的天眼。

“本县方才开天眼观看,并未察觉有符咒封印,应该另有原因。

此时妄自揣测也无意义,他若真有冤屈,必然还会再上公堂来。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赵茵茵一案。”

公孙策和展昭点点头,表示城里的乡绅富户县衙都已知会,乡绅地主不敢不来。

毕竟,那可是县太爷有请,谁敢不来,怕是不想在定远县混下去了。

当下,三人各自回房。

包拯在屋里来回踱步思索案情,却连一点头绪也没有,最无法想通的,就是凶手的杀人动机。

毕竟死者只是一个农家孩子。

一直到半夜,包拯方才睡下。

一觉睡到天亮,地方乡绅富户陆续来到,公孙策这才将包拯叫醒。

换上官服,包拯和公孙策朝花厅而来。

此时,花厅坐满了人,一个个打扮得光鲜亮丽,穿的是上好的绸缎,与寻常所见的平民百姓宛若云泥。

看到包拯出现,众人纷纷起身行礼。

他们拱手之间,包拯的目光已经在他们手上扫视了一遍。

大半乡绅手上都戴着扳指,右手拇指佩戴了扳指的唯有五个人。

为了不让众人起疑,包拯也连忙回礼:“各位免礼,请坐!”

径直走到高处坐定。

公孙策,展昭,范文谦,以及户书俞亮等官员依次坐定。

范文谦率先起身:“大人,下官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布庄的钱茂才钱掌柜。”

钱掌柜起身拱拱手。

范文谦又指着下首之人:“这位是钱庄唐坤唐掌柜!”

唐坤起身拱手。

“这位是米铺刘宏刘老板。”

“这位是怡红院老鸨薛艳。”

“这位是当铺高翔高掌柜。”

“这位是药铺掌柜文曾。”

“……”

范文谦每介绍一位,掌柜都起身行礼,态度恭敬无比。

有的脸上还有些惧色,浑身不自在。

毕竟大多乡绅屁股都不干净,做贼心虚,生怕今日县衙相邀另有目的。

自从吴翔被判凌迟后,在座的二十多乡绅地主人人自危,没有一天安生。

谁也不知县衙会不会突然彻查他们的劣迹,落得个吴翔下场。

每当有人站起身来行礼,公孙策和展昭都会仔细观察他们手指上的扳指,以及他们的脸色变化。

所有人都介绍完之后,展昭和公孙策都朝包拯摇了摇头,显然没有发现异样。

几个拇指上戴了扳指的掌柜,手上的扳指和死者脖子上的图案并不吻合。

包拯颇感失望,却未表现出来:“公孙先生,县衙的乡绅可全都到齐了?”

公孙策扫视一眼,又取出一份名单来看:“大人,还有赌坊的老板皮休未到!”

包拯眉头一皱,脸上浮现出一丝愠色,“他为何不到?这次邀请地方乡绅到县衙商讨募捐一事,虽说全凭自愿,然而疏通池河河道,人人受益。

其余乡绅都应邀而至,独独他不来,莫非眼里没有本县不成?”

见包拯不怒自威的样子,在场的乡绅心里莫名一阵惶恐,庆幸自己没有托大。

明眼人都敲出来了,包拯名为自愿募捐,实则就是强行募捐。

听他的口气,若是不募捐的话,必定是死路一条。

只听范文谦道:“大人有所不知,皮休乃经略安抚使皮仑皮大人的亲侄子,一向目中无人。

不但地方乡绅惧他,便是县衙官吏,乃至前几任知县也礼让他三分。”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就是奉劝包拯最好不要招惹皮休,免得惹祸上身。

看得出来,范文谦的确是出于一片好心。

如若不然,他不会和包拯说这番话。

虽然他以前和包拯不怎么对付,甚至对包拯怀恨在心。

认为包拯表面刚正不阿,内心却蝇营狗苟,乃十足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心中很是鄙夷,恨不得除包拯而后快。

但看到包拯上任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为百姓谋福祉,才知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甚至对包拯已经心生崇敬,决定痛改前非跟着包拯做一名好官。

实则范文谦算不上大奸大恶,为官以来的确贪污过不少钱。

但在一个肮脏的政治洪流之下,官员想独善其身,不随波逐流很难。

包拯前世作为一名编制人员,自然清楚里面的规则。

你想做一股清流,结局就是被迫出局。

也正因如此,他才给了范文谦一个洗心革命的机会,要不然也不会留他到现在,早就将他革职查办。

当然,最重要的是范文谦的态度还不错。

包拯下达的命令,他都一五一十地去落实,不像县尉马元一样阳奉阴违,甚至公然抗命,和他这个县太爷叫板,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范文谦在这方面的表现还算不错,至少听话,态度很谦卑,这是包拯对他满意的地方。

花厅里静默了片刻。

在场的乡绅地主以及大小官员,显然也认可范文谦的言外之意。

“经略使的侄子又如何?”

包拯喜怒不形于色,面无表情:

“本县乃七品朝廷命官,那皮休区区一介布衣,竟敢藐视本县,实在无礼太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