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从七品知县到执掌阴阳
第四十三章 公孙妙计(旧版)

石欢

恐怖 |  灵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叮!兑换天眼成功!”

伴随着系统提示音落定……

随即,包拯额头的月牙散发出一道银光。

宛若月华,皎如星辰。

民间传说中,包公额头的月牙便是阴阳眼,昼能断阳,夜可审阴。

但包拯穿越之后,所谓的阴阳眼只不是一道普通的疤痕,并没有融合包公天眼的神通和灵力。

若非绑定了金手指,天眼恐怕真的只能成为过去式了。

觉醒天眼后,包拯神识中仿佛多了一道极为强悍的感官,玄妙无比。

天眼银光在众人身上扫视过去,能清晰地看出众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一道道气息。

善与恶,忠与奸,一目了然。

如公孙策身上笼罩的浩然之气。

如展昭身上散发的豪侠正气。

反观其他人,大都善恶参半。

看到这里,包拯嘴角泛出一丝得意。

随即,天眼再度扫射地上乌盆……

银光笼罩之下,乌盆之内隐隐散发着一丝丝怨气,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显然,乌盆之内,不久之前的确存在某种诡异的东西。

不出意外的话,多半是冤魂之类的东西。

至于为何此时不在乌盆之内,包拯一时间也捉摸不透。

凝神思索片刻后,包拯心中有了计较,开口道:

“张别古,你且先回去,倘若你回去之后,依然认为乌盆能开口说话,随时来县衙找本县。”

“唉!”

张别古点点头,不敢多问,更不敢多做停留。

此时此刻,对他来说,没吃板子已是侥幸之至,更是包大人莫大的宽恕。

看着张别古竟没有受到任何惩处,大摇大摆挟着乌盆离去,衙役心里都愤愤不平。

这等存心扰乱公堂的刁民,屁股不开花,实在太便宜他了。

却敢怒不敢言。

人人都知道,包拯对百姓最是宽容。

若非奸诈之徒,普通百姓犯了点过错,极少会吃板子,大多是口头教育。

赵大夫妇却是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道:

“包大人,张别古杀了草民的闺女,为何不将他就地正法,反而让他离开?”

包拯微微凝眉,道:“你夫妇痛失爱子,本县能理解你们的心情。然而此案凶手另有其人,而非张别古,本县自有公断。”

赵大夫妇唯唯低头,不敢反驳,说道:

“既然如此,包大人,草民请求将女儿的尸首带回,早些让她入土为安。”

包拯顿了顿,道:“凶手未查明之前,你女儿的尸首还需留下县衙。你夫妇暂且回去,听候本县随时传唤。”

“这……”

赵大迟疑了一下,才无奈地点了点头,夫妻二人离开了公堂。

包拯宣布退堂。

展昭,公孙策,范文谦等同时来到后堂坐定。

众人脸上都泛着疑云,显是对包拯方才在公堂上的举动心生疑惑。

范文谦道:“大人,张别古声称乌盆能开口说话,被人谋财害命,一看便是得了癔症,大人为何还要准允他再来搅扰?”

包拯闻言,瞥了一样公孙策和展昭,都是一般神色,显然范文谦所言,也是他们想问的。

“你我身为父母官,当时时刻刻体察民心,替百姓排忧解难。

即便张别古得了癔症,也应设法消除他的妄想。若能如此,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包拯不动声色地装个了逼,并未告知乌盆之内有怨气的事情。

范文谦连连称是,不敢多言,嘴上不住恭维。

心里却觉得包拯堂堂县太爷,日理万机,为了一名老头,却如此费心费力,未免也太过了。

“大人为何认定凶手并非张别古?”说话的是公孙策。

“证据呢?”包拯反问道,“捉贼捉赃,捉奸捉双,人命大案,岂可仅凭揣测便入人以罪?

更何况,张别古与赵大夫妇无冤无仇,并无杀人的动机。”

展昭似有所思道:“赵大夫妇曾嘲讽于他,难保他不会因此记恨于心,这便是杀人动机。”

包拯神色凝重道:“一个年过花甲之人,早已看破生死,又岂会因一句嘲讽而夺人性命。

于情于理,都解释不通。

更何况,张别古性格敦厚,绝非偏激之人。”

展昭默然不言,他其实也不相信张别古会是杀人凶手。

只是此案太过离奇,至今毫无头绪。

既然张别古有所嫌疑,便不能放过破案的机会,轻易放他离开。

公孙策道:“大人所言极是!然而,现下此案却又陷入了迷雾之中,又该如何着手?”

包拯吸了口气,目光看向门外云雾弥漫的天空,浓云翻涌,不见天日。

公孙策,展昭和范文谦脸上也布满了一层愁云。

良久,公孙策似是想到了什么,道:“大人,为今之计,唯有从扳指上入手!”

“先生有何妙策?”包拯凝眉看向公孙策。

“学生从死者脖子上挞了一份扳指图案,可派人去各家金银首饰铺逐一查访。

扳指乃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大都是专门定制,而店铺通常都留有记录。

只要找到定制扳指之人,便可锁定目标。”

听罢,包拯颇感诧异,心想:“这不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钻戒么?”

如果不是公孙策告诉他,他根本不会想到,古代的扳指便已经有专门的定制。

当下,包拯将此事交给展昭去办理。

展昭将城里大大小小的金银首饰铺都跑了个遍。

一番打听后,金银首饰铺的掌柜要么表示图案不清晰,无法确定。

要么没见过这种图案的扳指。

展昭喷了一鼻子的辉,败兴而归。

包拯闻说后,叹了口气,心中苦闷不已。

“如此说来,此案便毫无头绪了?”

要是以前,包拯根本不会有这些非烦恼。

到处安装了监控,杀了人想逃之夭夭基本没可能。

即便凶手躲过了监控,只要一侧死者身上的指纹,便可确定凶手身份,插翅难飞。

可惜这不是二十一世纪,科技资讯太落后,太考验破案之人了。

就在包拯愁眉不展的时候,展昭忽然道:

“大人,一名掌柜看了图案,说这种扳指并非出于大宋工艺,而是大唐时期的制作手法,那掌柜说没见到实物,他也不敢确定。”

“哦?”包拯眉头一蹙,“若真如那掌柜所言,便更加没法侦查了。”

看着包拯沮丧之色,公孙策出声道:

“大人也不用灰心,此案看似毫无头绪,却也并非没有破绽。”

“先生想说什么?”

“既然无法从首饰铺找到线索,何不从佩戴扳指的人群入手?”

“先生的意思是……”

包拯显然已经明白公孙策的意思。

公孙策道:

“学生倒有一计,可将城里的乡绅地主请到县衙,以县衙疏通池河河道为名,要他们募捐款项,便可逐一观察他们的动静。”

啪的一声,包拯拍案而起:

“好计!先生果然足智多谋,就按先生此计安排。”

公孙策应声是,随即命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去邀请城里的富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