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从七品知县到执掌阴阳
第二十七章 天赐神物(旧版)

石欢

恐怖 |  灵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包拯想都没想,一口将洗髓丹吞了下去。

入口即化,并没有什么味道。

只觉得喉咙里忽然一热,接着胃部也开始慢慢发热,如同暖流般向全身蔓延。

渐渐的,包拯能清晰感到四肢百骸、奇经八脉开始升温,出现了灼烧之感,全身都开始冒汗。

但不是普通的汗水,而是黑漆漆的粘稠物,恶臭刺鼻,显是体内无用的杂质。

足足持续了一盏茶的功夫,身体内的灼烧感才消失,粘稠物也停止了排泄。

包拯整个人都舒坦了,仿佛一下子身轻如燕起来,疲惫也陡然消失,便是命根子也发生了巨变……

毕竟,包拯穿越前的身体也有点虚。

总之,十分舒畅,言辞难以言喻。

只是排泄出来的杂质实在是太不舒服了。

就在这时,负责包拯起居的仆人叩响房门,“大人,汤水烧好了,请大人沐浴。”

包拯不敢让仆人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赶忙说道:“知道了,你不用在旁伺候,回去休息吧!”

仆人疑惑道:“大人不用小人伺候吗?”

“不用了,把衣物放好就行。”

“是!”

仆人不敢过多询问,唯唯诺诺地退下了。

包拯才打开寝室房门,只见屋外已放好了一大桶水,热气升腾。

脱了衣服,噗通跳进浴桶。

呼……

洗干净身上的粘稠物,长长地吐了口气,整个人清爽了。

穿好衣服后,他又看了会儿书才睡下。

第二天睁开眼睛的时候,天已大亮。

是公孙策将他叫醒,说是又有人击鼓鸣冤!

包拯穿上衣服后,开了房门,问道:“公孙先生,何人击鼓鸣冤?”

公孙策并未回答,而是一脸诧异地看着包拯,就像是看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一样。

“大人,你怎么……”

“我怎么了?”包拯也一脸懵逼不解。

“学生怎么感觉您变了一个人?”公孙策脸上的震惊丝毫不减。

“变了一个人?”

包拯眉头一蹙,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赶忙转身回房里拿起铜镜一照。

不看不知道。

“我去!”

“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倒不是真的变了模样,而是皮肤变白了。

虽然依然没法和公孙策这个小鲜肉相提并论,但容貌比以前英俊了不知凡几。

也谈不上白皙,却给人一种健康之感。

不用想都知道,定是洗髓伐脉使然。

“哈哈……”

“老子终于不用再被人笑话是包黑炭了吧?”

对本尊的这副面孔,包拯一直都不十分满意,甚至有点自卑。

觉得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想招美女喜欢,颜值绝壁没希望,只能靠权势和才华。

呵呵,容貌竟也能改变,这是包拯始料未及的,心里别提多兴奋了。

公孙策已经进门,来到身旁,正要询问怎么回事,突然目光瞥向了寝室里面的三口铡刀和竹稻。

“大人,这是何物?”

突然的一问让包拯一愣,不过他脑子转得快,解释道:“这是刑具?叫做铡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

“铡刀,大人何时打造的此物,学生怎么不知道?”

“这并非人力打造,乃本县睡梦之中,太白金星所赐!”

这本就是个怪力乱神的世界,所以包拯直接胡编乱邹了一番。

再说,传言他乃文武星君转世,将铡刀说成是神仙所赐,便更加具有说服力了。

想必说是系统出品,神仙所赐反而更能令人相信。

公孙策惊得张了张嘴,要说信吧,觉得太不可思议,要说不信吧,却又没法找出破绽来。

毕竟铡刀的材质十分特殊,看不出是什么材料,从未见到过这样的材料。

做工也异常精美,人力难以企及,仿佛天然而成。

眼睛所见,不由他不信。

瞧着公孙策的神色,显是信了,包拯暗暗一乐,接着道:

“本县刚开始也道只是一梦,不想起来之后此物就放在了房间里。”

公孙策道:“大人乃文曲星下凡,想来太白金星赐三口铡刀,便是要让大人替天行道。”

“先生所言甚是!”

“那这又是何物?”公孙策再度看向铡刀旁边的银白袋子。

看里面装的东西是谷物之类的东西,可袋子的材质也非常奇特。

便是做工也精细异常,根本不是大宋目前的技术所能编制。

包拯笑道:“此物也是太白金星所赐,说是稻种,亩产二十石。”

“二……二十石?”

公孙策眼珠睁得如同银铃,嘴巴张得如同瓦钵,“这……这……这怎么可能?这江南地区的水稻,亩产也仅有三四石啊!”

“是啊!本县也难以置信,亩产二十石,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其实包拯一点都不惊讶,亩产两千斤的水稻,二十一世纪其实已经实现了,并非天方夜谭,更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只不过对于现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大宋朝,两千斤委实太吓人了。

公孙策的反应并不奇怪。

“大人,虽然是神仙所赐,但学生还是不敢相信,可否容学生瞧瞧此神物?”

“我也尚未瞧过,先生不妨拆开看看。”

“是!”

公孙策激动地就要去打开麻蛋,一睹神物真容。

可发现两端都是用细线以“秘术”缝合,根本无法拆开,很是难堪。

“大人,这袋子根本无法拆解!”公孙策难为情地回头看着包拯。

包拯笑道:“让我看看。”

说着,将袋子竖立起来,找到线头一拉,哗啦啦就拆解开了。

公孙策看得一脸的吃惊,更加确信此物乃上天所赐。

见包拯已经打开袋子抓了一把起来,果然是稻种。

包拯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和平时吃的大米没毛区别。

但公孙策敲在眼里,已目瞪口呆,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稻谷粒粒饱满,颗粒也比寻常大了一两倍。

神物!

果真是神物啊!

(ps一石dang,也就是一担的意思,两箩筐。按照一百斤计算,每个朝代的计量有出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