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从七品知县到执掌阴阳
第二十五章 道德绑架是很无耻的(旧版)

石欢

恐怖 |  灵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听到包拯的判词,所有人都惊呆了。

包大人竟然要将吴万全抄家问斩?包大人是真的狠啊!

吴万全顿时惶然失措,慌了手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先前被扇耳光已让他大感意外,心想包拯无非是想给他个下马威罢了。

府台大人那边,包拯不会不有所顾虑。

没想到,包黑子竟然想要自己的命。

“慢着!”吴万全挣脱衙役,面色一狠,“包拯,你可要想好了。你要是敢动我一根头发,府台大人也绝不会放过你。”

衙役和围观百姓,见吴万全搬出凤阳府尹,委实被吓住了。

便是公孙策,也是一脸顾虑地看向包拯。

包拯扫视了一眼众人,却没当回事,依旧泰然自若,风轻云淡。

“哼!”

包拯轻笑道:“你以为你搬出府尹大人就能吓住本县了么?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

本县不妨和你说了,漫说是府尹不在这里,就算在这里,你也难逃一死。

你当真以为,有府尹撑腰,本县就不敢动你了么?你也不打听打听,本县惧怕过权贵么?”

见包拯这般镇定,吴万全一颗心仿佛十八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咬紧牙关道:“包拯,你真的不怕死么?你杀了我,你也别想活。”

“事到如今,你还在做你的春秋大梦!”

包拯摇了摇头,装逼道,“本县乃皇上委派的朝廷命官,除了皇上,还没有杀包拯之人。”

说完,也不再跟他废话,道:“将他押下去!”

瞧着包拯如此有底气,百姓脸上都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样的青天大老爷,百姓当然是希望他安然无恙。

只有青天大老爷无事,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才能有好日子过。

要是青天大老爷真有个三长两短,就真是天道不公了!

而作为当事人的李老汉,见吴万全最终还是被打入死牢,心里悬着的沉石也落定了。

要是包大人因惧怕府尹,真个放了吴万全,他不敢想以后会发生什么。

啪!

惊堂木再度响起。

“传王大户上堂!”

包拯继续审理下一桩案件。

……

傍晚,夕阳西下,天边披上了一层火烧云。

公堂之上再度传来惊堂木的声响,接着便是包拯的喊声:“退堂!”

三十六桩案件,仅仅用了一天功夫,已经全部审理完毕。

每一桩案件也都审理得明明白白,无一出现纰漏。

无论是原告被告,衙役,还是围观百姓,都心悦诚服,大快人心。

围观百姓更是意犹未尽的样子,舍不得离去,丝毫没留意到天色已晚。

毕竟谁也没见过包拯这般审案的,不但迅速,且公平公正。

无论什么身份,一概依法判决。

包拯累得伸了个懒腰后,直接退出了大堂。

来到后堂之后。

当即给展昭,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以及十二名去逮捕吴万全而受伤的十二名衙役记了一功。

同时让户房支了三百两银子,奖赏给受伤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樊超张旺、李虎李彪,赵明周平等衙役。

樊超等衙役每人足足分了十两银子,喜出望外,更是大感意外。

十两银子,那可是他们两年的薪水了。

更加没想到,县太爷这么大方,一下子给这么多银子。

想到以前的县太爷,他们可没少帮忙敛财,但最后银子都落到了县太爷和县丞、县尉的手里。

他们当差的,根本没捞到好处,反而背了一身恶名。

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值得了。

看来以后还是得跟着包大人混。

当然,包拯给他们好处,也不是没有目的,第一是为了笼络人心。

其次也就是要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干事,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毕竟,包拯以前也只是一名司法部门的小职员,知道跑腿的也不容易。

要是连平时的开销都不够的话,自然就会动歪心思,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包拯也是事先给衙役敲响了警钟:

“本县之所以奖赏你们银两,一则是告诉你们,有功必赏,有过也必罚。

只要你们恪守本分,尽职尽责,处处替百姓着想,本县不会亏待你们。

反之,若阳奉阴违,暗昧欺心,妄自欺压百姓,巧取豪夺,也绝不款待。”

衙役连连称是,唯唯诺诺,现在对包拯是既敬又畏。

对包拯的话,也不敢有半点怀疑,知道太爷可是个言出必践的人。

若是以前的恶习不改的话,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看着衙役都服服帖帖的,包拯心里颇为满意。

但他很清楚,单靠严惩是绝不能杜绝歪风邪气。

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的话,再重的刑罚也会有人铤而走险,顶风作案。

尤其是官府聘请的小吏,每年只有几两银子的俸禄。

在大宋朝,几两银子也仅仅只够吃饱,不足以支撑其他的开销。

没有饿着肚子为人民服务的道理,那是圣人。

所以,想要让官吏都恪守本分,只有先满足了他们的物质生活。

而不是一味以圣人“仁义道德”的标准来绑架官吏。

因为道德绑架别人,非常无耻。

换个角度去想,如果朝廷的俸禄不够平时的开销,不够养一个家庭,包拯打死也不当什么青天,谁爱当谁当。

名声又不能当饭吃。

就算皇上的大饼再大,鸡汤再香,也不好使。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廉耻!

包拯给人打过工,知道下面的人也不容易。

最好还是不要画大饼。

不给利益,指望别人给你干事情,那时做梦讨媳妇。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包拯也不玩虚的,想要让官吏都干活,那就是给他们好处。

想到这些,包拯酌情将衙役和其他小吏的俸禄给予上调。

六房官吏,年俸各加三两。

衙役、攒典,书吏,书办,书役,胥隶,押司、狱卒、仵作等在职小吏,年俸各加二两。

为提升官吏的积极性,又规定若有立功表现,根据功劳大小,给以多少不等的奖励。

消息传出去后,县衙三十多名小吏直接乐开了花。

对有品级的朝廷官员来说,二三两银子就是毛毛雨,还不够到青楼过一夜。

但对没有官职的小吏而言,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众人无不感激涕零。

虽然心里惧怕包拯,但又不得不承认包拯是真的体贴。

看样子,跟着包大人混才是王道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