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从七品知县到执掌阴阳
第十四章 知县的权利可不是闹着玩的(旧版)

石欢

恐怖 |  灵异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瞧着百姓申诉的呼声越来越多,闹成一团,包拯很是诧异。

范文谦等官吏脸色却是难看得紧,全都低下头默不作声。

这么多人要告状,不就证明平时县衙根本不顾百姓死活么?

这些个刁民,方才给他们道歉,他们都不告状,反而寻衅滋事。

现在却又要告状,不是明摆着让他们难做,打他们的脸么?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不用拥挤,想要告状的,都站到右边来,排成一队,包大人会一一为大家审理。”

告状的百姓纷纷挤到右边,有二三十人。

这样的场面,别说公孙策没见过,就是后世来者的包拯也没见过。

区区一个百里小县,有这么多人告状,可见县衙多么的不堪。

想到这里,包拯更是窝了一肚子的火,回头狠狠白了范文谦一眼。

范文谦感受到包拯的怒火,赶忙低下头去,不敢和包拯的眼睛对视。

“范大人!”包拯冷声喊道。

范文谦战战兢兢一拱手,生怕包拯要问罪,颤巍巍地道:“大……大人……”

“一个小小的定远县,有如此多的冤狱,可见尔等平日庸政、懒政、惰政,丝毫不顾百姓死活,你可知罪?”

“下……下官知罪!”范文谦双腿一软,直接跪了下去。

“此事姑且先记下,本县慢慢和你算账,你起来吧!”

“谢大人!”见包拯没有问罪,范文谦松了一大口气。

包拯冷冷道:“案情甚多,你与刑房官吏负责替伸冤的百姓拟写状纸,本县要一一审理。”

按照惯例,但凡要告状,都要事先写好状纸。

倒也不是官府刻意刁难升斗小民,而是百姓基本上没读过书,不善于表达,大多数人在威严的公堂之上,根本说不清事情的经过。

为了提高审案效率,这才要求写状纸。

眼下告状的人不少,包拯自然也是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影响办案速度。

“是,下官遵命!”范文谦颤声道。

原本写状纸这种小事乃百姓自家之事,让县丞代写状纸大大不合规矩,更是电线杆掏牙齿,大材小用。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范文谦规矩得很,连脾气都没有,别说是写状纸这种小事,就是再无理的要求,他也毫不犹豫地照办。

看着范文谦这个态度,包拯心里很是得意,心里安安冷笑。

而后看向公孙策:“公孙先生,传令升堂!”

……

片刻之后,县衙大堂大门悠悠敞开,太阳的光线夺门而入。

似是许久没有升堂的缘故,大堂里面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灰尘味。

县衙的大堂并不十分宽敞,却庄严。

高处摆着一张长长的案牍,设立了四五张椅子,乃是主审官们坐的。

这和大多数电视剧中不大一样,偌大的县衙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县太爷那么简单。

县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机构。

一县之行政长官称为知县。

其次则是县丞、县尉、主簿,均有品职和差遣,各自之间各有执掌。

其次便是六房,有吏,户,工,礼,房,刑六房,长官均称“书”!

设典吏一人。

每房又有攒典,书吏,书办,书役,胥隶等公职位。

一个七品县令的执掌和权柄,比后世的县委书记大了不是一星半点。

换而言之,司法、行政等大权都由知县一人掌控。

县衙的各个部门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吏房主要负责地方官吏的调度。

户房负责户籍、人口、土地,税收等。

礼房负责祭祀,庆典,主持地方的考试。

兵房负责地方自卫队的训练,城防、缉捕匪寇等。

工房负责工程,如水利修建、河道疏通、修桥铺路等工作。

而刑房,乃司法部门,掌管刑事诉讼法、案件审理。

一半情况下,小案由刑房主持,知县、县丞、县尉负责最终结果的审查。

只有大案,知县、县丞和县尉才会过问。

不过这么多的冤狱,刚刚上任的包拯,少不得要先过过瘾。

呵呵,因为只有办案才是树立威望最便捷的办法。

当下。

两班衙役列定公堂两侧。

公孙策簇拥着包拯从后堂缓缓转出。

只见包拯身着朱色公服,头戴乌纱,脚踏革履。

官袍上精美的印花耀眼倍常。

乌纱两旁伸长的双翅,行走起来左右摇摆。

包拯躯体本就魁梧,经过官服的装点,愈发威武霸气,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

没有半点文官的俊秀,倒像是久经沙场,大杀四方的悍将。

强大的气场,无形之中便令人多了几分敬畏。

传说是因为转世投胎之时,文曲星君和武曲星狄青调换了躯体。

所以导致包拯一出生就长了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反倒是征战沙场的狄青,偏偏俊秀朗逸,像个文弱书生,

以至于狄青上阵杀敌时,往往戴着一副恐怖的面具,弥补气势上的不足。

传说虽然不一定真,但包拯对自己这副躯体委实不是很满意。

霸气有余,俊秀不足!

特么谁不想有一副俊秀的皮囊啊?!

可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无法改变,包拯也只能接受。

包拯径直走向高处,抬头看了一眼头顶匾额上“明镜高悬”四个大字后,心中冷笑一声,方才坐下。

公孙策则坐在左边下首案牍上,面前案牍上摆放着文房四宝,随时准备着记录案情。

嘭!

包拯不太自然地拍了一下惊堂木。

“升堂!”

声音浑厚,不怒自威。

坐在高处,给人以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和敬畏。

包拯自然也有一种醒掌天下权的快感。

“威……武……”

衙役喊起了堂威,手中水火棍不停捣地。

本就庄严的公堂,陡然增添了几分威严。

包拯随即呼道:“传原告马氏!”

话音落定,方才那老妇在一名衙役的搀扶之下进了公堂。

似是平生第一次进公堂,老妇颤颤巍巍地东张西望,被威严的公堂吓得浑身发抖。

“民妇叩见青天大老爷!”老妇吃力下跪。

“马氏,你无需惧怕。你年事已高,本县准你起来回话。来啊,给她一张椅子!”

衙役赶忙搬过来一张椅子。

老妇叩谢起身,不大敢落座,自己一介升斗小民,在县太爷面前,岂能下坐?

见她惧怕,包拯安慰了两句后,她方才坐定。

“马氏,你的情况本县业已清楚,等令郎到堂,本县再与你审理。你暂且坐在一旁。”

“唉!”老妇应了一声。

此时。

一名衙役进来,送来几张状纸。

包拯接过,一一看罢,脸色顿时难看得不行,仿佛一团火焰在眼珠里灼灼燃烧。

嘭!

惊堂木猛地响起。

“传张老汉!”

少时。

张老汉来到公堂。

礼毕。

包拯依旧请他起来回话,问道:

“张老汉,状纸上说,你欠了地主吴万全家三吊钱,便被霸占了三亩水田,此事可是实情?”

张老汉扑地跪倒,哇地就哭了出来:

“青天大老爷呀!小民句句实话。只因前年粮食欠收,小老儿不得已向吴老爷借了三吊钱,说好的三分利息。

没想,第二年小人去还他钱,吴老爷却说,已过了归还期限,还说三分利息乃是月息,连本带息总共五十两银子。

小民哪里有那么多银子还他,只得来县衙告状。

县衙要一两银子例钱,小人无奈,只得卖了粮食,交了例钱申诉。

小民本以为到了公堂之后,县衙定会给小民做主。

小民万万想不到,前任县太爷却说,白纸黑字已写明,事实俱在,无法替小人做主。

过了几天,吴老爷派家丁来讨债,说要是还不上银子,就拿小民的闺女抵债,卖到窑子,否则就以水田抵债。

小民就这么一个女儿,那窑子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地狱,小人就算死了,也不能眼睁睁将女儿推入火坑啊!

小人无奈之下,只得以那三亩水田抵债。

小民实在冤枉呐!求青天大老爷替小民做主!呜呜……”

嘭!

惊堂木响彻大堂。

“可恶至极!”包拯勃然大怒,“樊超,张旺,你二人带领十名衙役,速速将吴万全缉拿归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