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治好皇孙,凭理工成圣
第四十三章 党争隐患的根源(旧版)

火点木四

军事 |  穿越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朱元璋脸色很不好看。

他处理了胡惟庸,修剪了淮西集团,之后又取消丞相制度。

成立内阁制度。

目的就是为了中央集权,彻底消除党争,

苏然竟然说党争没消灭完?

好,那咱就听听你怎么说!

朱元璋立即正襟危坐。

他很喜欢听苏然说话,因为苏然解决问题从来都是摸清根源后,斩草除根!

却听朱棣惊讶地说道:“淮安兄,你是说,

洪武爷一下杀了这么多人,党争仍旧没有彻底断绝?”

朱棣话语中透着丝丝的凉气。

说实话,对于老朱的杀戮他实在是有些害怕了。

不止是他,甚至朱标和马皇后都不忍直视。

“没错!”苏然断然说道:“咱先从历史开始讲起。

宋朝之前,王朝的文明重心一直都在北方,关中一带。”

“的确如此。”朱棣点头说道。

朱元璋和朱标互相对视一眼。

这爷俩毕竟是老谋深算,闻弦歌而知雅意。

“有些明白苏然的意思了。”

老朱面沉如水地说道:“南宋之前,

王朝经济文明中心一直都在北方。

南宋之后的经济文明却转移到了南方!

如今南方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所出的才子也多。

北方却因为饱受战乱蹂躏,读书就不容易,人才出的也少。

但北方经济秩序的底子仍然在。

随着北元被驱逐,北方的经济秩序迟早会回复过来!”

朱标立即就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了!

“……随着北元被驱逐,北方经济回复,读书人科举入朝。”

果然听到苏然说道:“看到朝堂上大部分都是南方人,

北方籍的官员心里肯定会不服,

现在这一时半刻还显示不出来。

但是如果将来科举大考的时候,如果南方人多,而北方人少,甚至没有的话,会怎么样?”

隔壁间的朱元璋和朱标听到这话。

心头悚然一惊!

不用说,将来科考南方学子多,北方学子少。

必然会引爆了争端!

却听朱棣倒吸凉气地说道:“淮安兄,你说的这情况,

应该不存在吧?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北方学子就一定会落败?”

朱元璋和朱标顿时心中纳罕。

对啊?

再者说了,都知道老朱眼里不揉沙子的脾气。

谁敢在他的面前顶风作案?

那可是要株连九族的!

却听苏然叹息一声说道:“老洪,南方一直以来都以富庶而闻名,

学子读书做学问也容易,

可北方呢?北方如今才刚刚安定下来。

这两方面的读书条件一对比不就出来了么?”

“艹!”朱棣一巴掌拍在额头上。

老朱脸庞变得复杂起来。

不停来回踱着步子。

“父皇,这问题解决起来也容易。”

朱标沉吟片刻,说道:“儿臣以为,

可单独为北方学子设置一榜,另行录取。”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但这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说到底,只要南北双方存在,这党争的本源仍在。

不解决掉这根源,是无法彻底解决党争!不过……”

朱元璋又皱起眉头,说道:“这党争和农稷院有什么关系?

难道说,这农稷院能解决掉党争?”

却听朱棣凝重地说道:“这的确是个问题。

淮安兄,你有什么办法?难道说跟农稷院有关系?”

“所以,我认为农稷院,不该是以单纯磨堪官员为主。”

苏然手指点着桌面,说道:“就应该就是一座标准的书院!

集培养、研究、磨堪、选拔官员于一体!

至于开辟荒地,安插里长,只是书院附带的产业而已。

不论南北的学子读书人,都要进来读书学习,

最后统一毕业考核,这样大家都凭本事考试,谁也玩不了假!”

“妙!”朱棣不由自主一巴掌拍在腿上。

与此同时。

朱元璋也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情不自禁地说道。

“妙!”

一旁朱标立即瞪了老爹一眼。

朱元璋顿时露出尴尬神色,连忙侧耳倾听。

幸好,苏然和朱棣都没听到。

却听苏然继续说道:“而且,为了能更进一步增强学子的忠诚。

你最好让你老子去给洪武爷提议。”

一句话顿时就把朱元璋的心给拎了起来。

他不由心中好奇。

到底是什么主意,还能加强学子的忠诚?

“淮安兄,到底是什么主意?”朱棣也有些激动地问道。

“那就是……”苏然盯着朱棣。

一字一顿:“让你老子向洪武爷建议,让洪武爷当院长!”

“嘶……”朱棣倒抽一口凉气。

隔壁间的朱标却如啄木鸟一般,当场就呆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