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大明写日记,老朱为我纳妾
第6章:获得奖励(旧版)

超越的越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创建八股取仕制度,毫无疑问是大明皇朱元璋最为得意的事情之一。

当初科举制度诞生之时,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情。

南北榜事件!

自古以来,中原南方富庶,北方贫瘠。

经济水平决定了教育水平。

这就导致了南北方的教育程度相差迥异。

当然,这也和蒙元皇朝的入侵有关。

当初蒙元铁骑撕开北方,长驱直入,烧杀掳掠,对于北方的文脉传承乃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南方则相对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这也造就了大明皇朝建立后,南北教育程度差距巨大的现象。

在科举制度推出之后,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初榜上所录取的五十一人全部都出自于南方,竟然连一个北方学子都没有。

这无疑是震惊朝野的!

这自然就引起了北方莘莘学子的强烈不满。

所有人都觉得其中有舞弊之举!

朱元璋当时闻言自然也是勃然大怒,命令彻查此事。

然而最后的调查结果却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南方学子,没有舞弊。

就是硬实力的差距,导致霸榜!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完全是因为大明南北方的教育程度相差迥异。

只不过朱元璋当时却不能够将这个结果公布于众。

因为这个结果一旦公布于众——

必然会引起南北方士子之间的对立。

文人乃是皇朝之骨。

这件事一旦发酵,到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整个大明皇朝产生动荡。

这定然不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

最终,那一榜的五十一位南方学子和考官几乎全部处死!

仅有二人免于一死。

并且重新开科取士,另取了一榜全部为北方学子。

这才算是安抚了北方士子,没有造成更大的动荡。

这件事情也让朱元璋下定推行八股取仕这一制度的决心,至少一个统一的内容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科举环境。

可万万没想到在墨册主人的眼中——

这是一计昏招,甚至成为了导致大明早夭的重要因素。

这让朱元璋此刻的神色无比沉重。

诚然,大明自从有了八股取仕制度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南北榜事件了。

否则按照以往的取仕方法,南方仕子优势明显,北方仕子几乎全军覆没。

长此以往,虽然朱元璋自己在位的时候能够依靠作为开国君主的强大威望给压下去。

但是等到自己离世之后呢?

后世的那些君主们能不能够继续维持这种平衡?

朱元璋自己心里也有些苦恼,所以八股取士已经是朱元璋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可是却没想到自己的得意之作,在墨色书册主人的笔下却变成了国家失去创新与活力的重要原因!

这让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一阵恼怒。

他既生气于墨色书册将自己的得意之作说的一文不值,也生气于万一墨色书册上所预言的这些都成真之后——

大明江山危矣!

此刻,朱元璋看向墨色书册的目光发生了一些变化。

倘若是这日记的主人,又能够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法?

八股取士要改没错!

可是要怎么改?

不知不觉间,朱元璋对这书册主人多了几分期待。

也许最开始他觉得这本书册这不过是笑谈。

这个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够通晓古今呢?

可是这等胸怀,这等眼界——

又岂是当世之人能够拥有的?

他朱元璋作为世间绝代雄主,所考虑的不过百年之后。

而这墨色书册主人的思想就是蔓延到了整个皇朝的兴衰,甚至千古。

这是何其恐怖的一件事情!

正当朱元璋忍不住摇头感叹之时,墨色书册却并没有给出如何改革科举制的措施。

毕竟他提出的问题是,大明是如何灭亡的。

而并非是,如何改革科举制。

此时,书册上呈现的内容似乎是为这次答题拉下帷幕。

【洪武大帝朱元璋抱济世安民之志,胸怀韬略,深谋远虑,驱逐胡虏,兴复中原,功高震世。】

【虽其有功也有过,然过难掩其功。】

【洪武大帝乃是乘时应运,绝代霸主。】

【千古一帝,得位最正,名副其实。】

不错!

朱元璋也算是认同这几句点评。

算是非常公正了。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即便是他,这些年来也难免为日后大明的早夭留下不少祸根。

搓不要急,最重要的是,亡羊补牢,及时挽回!

只要他老朱尚在,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

嗯?

没了?

答案到这里就结束了。

没有再继续往下说。

因此,想要知晓大明皇朝更多国运的走向,恐怕还得在日记上还得继续提问。

可朱元璋心中,还有诸多疑惑。

诸如,这位墨色书册的主人究竟是谁?

这个提问有限制吗?需要付出什么作为代价吗?

他能够将这本日记放在他的书桌上,是否说明他此刻也身在大明呢?

他究竟是九天之上的谪仙,还是跨越遥远岁月长河的未来之人?

朱标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急于削藩引发内战呢?

大明皇朝又是如何被倾覆的呢?

究竟是哪位乱臣贼子夺了他老朱家的天下呢?

太多太多的问题困扰着他。

但是根据第一页的简介所述,每天只能够提问一次。

也就是说,他如果想再问,那就只能等到明天的到来。

朱元璋微微皱眉,不信邪的他试图再次书写问题。

可是不论他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在墨色书册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无奈之下,最终只得放弃。

他转过身去,望着御书房中的锦绣山河图。

朱元璋目光负责,心中思绪万千。

草莽出身,驱逐鞑虏,光复中原...

大明皇朝二百余年便早夭......

这短短的几行文字,便概括了他亲手打下的万里江山,属于他老朱家的大明皇朝。

不得不说,这墨色书册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多太多。

恐怕需要用不少时间来消化。

这一夜,注定无眠。

......

【恭喜宿主在本次中回答获得了五星好评】

【宿主达成成就:首次答题】

【系统正在为您抽取奖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