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大明写日记,老朱为我纳妾
第4章:老朱呆住了(旧版)

超越的越

同人 |  小说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他是一个前无古人,后鲜有来者的伟大君王。】

图册干净纸张首行出现的话语,便让朱元璋眉头一挑,感到一丝意外。

这第一句话就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吗?

果然咱老朱当皇帝还是没差的!

朱元璋微微颔首,带着满意的表情向下看去。

【洪武大帝朱元璋,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

【此人自幼家境贫寒,入皇觉寺为僧】

【后来加入红巾反抗蒙元暴政】

【正十六年,封为吴国公】

【正二十四年即吴王位。】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

【朱元璋志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更是对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

【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羽翼;夺取潼关,占据门槛;进兵大都,这时蒙元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

【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最终挥师澧关...】

看着这墨色书册上出现字句,朱元璋脸上满意之色渐浓。

这书写日记之人果然是懂他的!

就连他当初争霸时的战略部署都在三言两语之间剖析得入木三分!

这是何等的军事头脑和雄才大略!

倘若说起初朱元璋只把这墨色册子当做是哪个江湖术士鼓捣出的无聊试探——

那么他现在已经对这日记的主人来自遥远的未来这一点信了三分。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世人称其为洪武大帝。】

“千古一帝,得位最正!”

“哈哈哈!”

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大笑出声,竖起大拇指:

有眼光,说的好。千古一帝,得位最正!

朕没想到在后世之人眼中,朕居然如此英明神武!

同时他心中暗自感叹。

这日记主人果然是懂我老朱的!

倘若当初争霸天下时帐下有此人出谋划策!

莫要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原,即便是远征蒙元,甚至是将版图扩展到海外也并非是空谈!

可下一刻,不等朱元璋继续得瑟,墨色书册上的文字继续呈现出来:

“朱屠夫,屠杀开国功勋及其家属数万!”

“恢复分封制,设立不征之国埋下无穷祸根。”

“导致大明皇朝国运坎坷,早夭而亡。”

朱元璋:“……”

这一刻,朱元璋的脸色彻底变了!

...

当墨色图册呈现出“千古一帝,得位最正”这个评价时,朱元璋是喜笑颜开的。

毕竟他出身贫寒,奋斗数十年,成就帝位。

如此褒扬,当之无愧!

古往今来,乃至世间各大皇朝——

试问,又有几个君主能够如他这般?

开局一个碗,却能够打下锦绣山河,兴复中原!

他自认为自己乃是扶大厦之将倾!

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然而在说到他的过失之时,他却是大为震怒!

屠杀开国功勋及其家属数万?

自己怎么可能做下这样的事情!?

要知道自己这几年来,自己下手最狠的也就是胡惟庸那个逆贼!

可他们都是乱臣贼子!

在府中暗藏兵士,甚至还邀他御驾前往。

这不是反贼是什么!?

若非是走漏了消息,他恐怕是险死还生!

然而这件事之后,他虽年年追查朝中的胡党,然而都是一些有罪之人。

像文臣之首李善长,则是安然无恙。

要知道李善长可是胡惟庸的姻亲!

当年胡惟庸的崛起更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

倘若自己是不分青红皂白弑杀的昏君——

李善长岂能安然无恙!?

所以对于这一评价,朱元璋是感到不忿的。

而恢复分封制,他的确正在推行这个举措。

分封制,乃是大周之祖制。

虽然这个制度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也要看君主。

他又不是那“烽火戏诸侯”的昏君周幽王!

再说,新生的大明皇朝,却是需要分封制。

中原之地,久经胡人统治之创。

昔日蒙元皇朝的余威犹存!

他难以效仿大秦皇朝那般实行郡县制。

这都是建立在高度的中央集权上的!

他只能选择分封制。

不过那些裂土封王的大多都是宗室的亲戚,其中占得最多的都是他老朱的儿子!

这可是用血脉关系维系的牢固统治!

不管那些手底下的人再怎么折腾,这大明可都是姓朱的!

这做的有何不对之处?

朱元璋眼神冷冽,他虽然不满日记的答案。

然而最后那句“大明皇朝国运坎坷,早夭而亡”,却让他感到触目惊心,难以忽视。

他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关系到大明皇朝的国运。

自己和这位未来之人有着绝对的信息差,也许自己奉若圭臬的一些举措,在对方眼中就是糟粕呢?

所以即便心中有不忿,他还是决定继续的相信这日记主人的看法,虚心求教。

很快,墨色书册上也适时候的再次更新了内容。

【朱元璋建立大明皇朝之后,对宗室极其照顾,设立了很多照顾宗室的特权。】

【所有宗室,都由朝廷供养,无论多少代都如此。】

【譬如洪武二十八年,明朝给宗室的岁支禄米数额是这样的——】

【亲王年俸万石,郡王两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两百石......】

【这也在日后成为大明皇朝经济的巨大负担。】

【而朱元璋时期,将几个骁勇善战的儿子都封在了北部边疆,这些藩王手握重兵,并且给宗室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府兵限额。】

【这样的举措造成的第一个后果就是,朱元璋去世之后,下一任皇帝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几位藩王的威胁,于是便开始削藩。】

【可是这些藩王同为天潢贵胄,又岂是易于之辈?】

【如此一来二去,大明皇朝便爆发了内乱。】

看到此处,朱元璋整个人顿时呆住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开启懒人阅读模式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