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十大虎父犬子,皇帝们全崩了
第九章 大明VS瓦剌!变故肇始!朱祁镇飘了!权宦王振VS太师也先!【求收藏求评价(旧版)

山河明月

军事 |  历史 设置
瀑布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盘点十大虎父犬子,皇帝们全崩了:第九章 大明VS瓦剌!变故肇始!朱祁镇飘了!权宦王振VS太师也先!【求收藏求评价图文

画面上,一位皇帝,一位宦官,无形中透着一股莫名的寒意。

看着提线木偶般的皇帝,万界之人不由得将注意力转向皇帝背后的宦官。

渐渐地,在宦官的一侧,出现了新的信息。

王振!

这条信息,好像有用,又好像没用。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他只不过是这位宦官的名字。

但对于极少数人而言,却能从中看到蛛丝马迹。

“王振?难不成,土木堡之变和这宦官有关系?”

“原以为此战战败就是朱祁镇一个人的愚蠢!”

“现在这么一看,只怕是背后另有原因!”

“该不会,是这宦官控制了朱祁镇,让他做了错事吧!”

“难道,咱真的错怪了朱祁镇?”

“不对劲,咱建立大明的时候,就规定宦官不能干政!”

“这宦官到底是谁?竟然敢操纵皇帝?”

“反了天了!到底是谁改了咱的规矩?”

“要是让咱知道,非得让他后悔!”

“咱管不了他,还管不了他老爹吗?”

宦官一出现,朱元璋顿觉事情不妙。

历史上,宦官外戚干政所造成的王朝危机,并不是没有。

所以,朱元璋称帝后,便命令宦官和皇后不得干政。

可画面上,朱祁镇身后竟然有位阴险的宦官。

这让朱元璋意识到大事不好,宦官可能牵涉到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和朱元璋相似,万界的其他皇帝们也或多或少想到了什么。

“怎么好像在哪儿听过这名字?”

“那个落第秀才?”

看着王振的面孔,朱棣有些似曾相识。

“嘶~这不是朕亲自任命的东宫局郎么?”

“他竟和这件事有关系?”

朱瞻基没敢多想,脸上冷汗已经直冒。

他怕自己再往下想,自己还得为土木堡之变背锅。

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亦或是朱瞻基,都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就在种种困惑萦绕在大家心中难以解开时,天书卷轴悄然翻页。

画面上,原来的操纵者与傀儡,宦官与皇帝已经消散。

取而代之的,则是几段精心制作好的揭秘视频。

此刻身处不同历史位面的大明皇帝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天书卷轴。

【世代恩怨!】

【大明VS瓦剌!】

大明王朝自建国以来,便视北部蒙元为顽敌。

不论是朱元璋的十三次北征,还是朱棣的五征大漠,所要对付的,都是蒙元。

自徐达带兵攻进元大都之后,元顺帝北逃。

而后,蒙元再没有可以和大明一较高下的力量。

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代皇帝的征战,北元被打散。

之后,北元分成了瓦剌和鞑靼。

这两个部族,并不齐心,反而经常互相作战。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对待蒙元的策略发生转变。

由主动出击,转为主动防御。

等到朱祁镇即位后,原本被朱棣打得远遁大漠的瓦剌,此时又悄然发展起来。

时不时,他们便凭借着骑兵速度优势,多次南下,侵扰大明边境。

在这些部族之中,尤其以瓦剌太师也先为最。

说起此人,来历并不简单,乃是之前的瓦剌首领马哈木之孙。

这位马哈木,在永乐时期,便是和阿鲁台部争雄的存在。

可以说,瓦剌从马哈木这一代,便不安分。

而后,马哈木被朱棣击败,又被阿鲁台击败。

不久之后,马哈木便带着遗憾离世。

终其一生,马哈木并未能够一统蒙元大漠。

但这并不代表瓦剌就此消沉。

瓦剌与大明所积累的世代恩怨,并没有那么容易消除。

...

【变故肇始!】

【两个人才!】

【权宦王振!】

【太师也先!】

他的孙子也先做了瓦剌太师之后,再次展开对大明的袭扰。

也先表面称臣,但却经常借着朝贡的名头,向大明朝廷骗取数不尽的赏赐。

由于大明自认为是天朝上国,所以对来进贡的部族,都会赏赐很多东西。

而且有一点,明朝廷的赏赐是按照人头来分派的。

借着这个条件,也先所派来的使者数量越来越多。

等到后来,竟有三千多使者来大明进贡。

也先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权宦王振的大为不满。

这位王振,本来是落地的秀才。

虽说落第,但对儒学经书还是学过的。

但凭他的才学,要想走科举这条路,很难。

于是,他寻求捷径,在永乐时期自阉,进入宫廷。

由于善于察言观色,王振深受朱瞻基的喜爱。

没过多久,他便被封为了东宫局郎。

朱瞻基专门安排他来服侍当时的太子朱祁镇。

王振,这位自小便陪着朱祁镇的王伴伴,成为了后者的亲信。

等到朱瞻基离世后,由于朱祁镇年幼,加上张太后和三杨先后退出。

他极为信任的王振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把持朝政的大明第一代权宦。

对于也先的偷奸耍滑,王振很不满,后果很严重。

或许是良心发现,他当即下令减少对瓦剌的赏赐。

王振这么一做,也先很不满,后果更严重。

也就是王振和也先这两位人才,拉开了土木堡之变的序幕!

...

【咱就是要打!】

【朱祁镇飘了!】

当即,也先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挥师南下!

在也先的带领下,瓦剌军直接杀到了云中。

若是再继续南下,京师不保!

此时的朱祁镇,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年纪。

他的祖母张太后和很多大臣都已经离世。

年轻气盛的朱祁镇,觉得自己施展拳脚的机会来了。

对于如此放肆的瓦剌,朱祁镇也很是气愤。

在朱祁镇为之大怒之际,王振趁机撺掇朱祁镇。

意图很直接,那便是建议朱祁镇对瓦剌来个御驾亲征。

当朱祁镇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很多大臣都劝阻他不要去。

毕竟,朱祁镇自小便在深宫之中,未经世事。

至于打仗,更是从来没有过经验。

若是贸然出征,怕是凶险万分。

但对于大臣们的劝谏,朱祁镇一概不听。

在他心里,想的可不是打仗有多凶险。

而是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他朱祁镇也是一位雄主!

他老爹朱瞻基御驾亲征都能将汉王朱高煦打败!

瓦剌有多厉害?有朱高煦厉害?

他老爹能做到的事,他朱祁镇也一定能做到!

瓦剌不过区区鞑子,大明可是如日中天!

难道,天朝上国的大明,还会怕瓦剌?

他朱祁镇,堂堂大明皇帝,还打不过一个瓦剌的太师也先?

确实,大明六十年积攒的国力,让他有飘的底气!

说打就打,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朝廷是否已准备好。

二十岁的朱祁镇,就是要打!

...

【御驾亲征前的准备!】

朱祁镇做出出征的决定之后,紧接着就是兵力支持。

可当时的明军主力,都没有在京师。

若是要快速把他们集结,时间根本不够。

于是,为了满足说打就打的需求,朱祁镇从京师周围临时拼凑了二十多万人。

虽说是临时拼凑,但这二十万人中,可是包含着朱棣一生的心血,京师三~大营!

就这样,二十万大军,对外号称五十万,就这样出发了。

兵力已经做好部署了,剩下的就是说服阻止他亲征的最后一个阻碍。

这便是他的生母,孙太后!

张太皇太后去世后,孙太后变成了明王朝实际上的实权者。

在朱祁镇还未亲政前,孙太后便是大明王朝的天。

可等到朱祁镇亲征后,孙太后便退居幕后。

此时的朱祁镇,取得了实权。

但是在很多决策上,他都要听他的大伴王振的主意。

只不过,这次御驾亲征不是小事,孙太后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皇儿的安全。

为了让孙太后放心,朱祁镇临行前,特意将仅有两岁的长子朱见深立为了太子。

立储之事已定,大明便有了未来。

...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

而且,为了确保国事不误,朱祁镇还派朱祁钰监国。

朱祁钰乃是朱祁镇的异母弟,吴贤妃之子,大明的郕王。

朱瞻基一生,也就留下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么两个儿子。

朱祁镇比朱祁钰大一岁,业已成年。

皇子朱见深才两岁,朱祁钰监国最合适了。

不过,朱祁镇这么安排,就不怕朱祁钰趁他御驾亲征夺了他的皇位吗?

还真别说,朱祁镇真不怕!

在他看来,这次御驾亲征,必胜无疑!

也就是说,朱祁镇这么安排,只不过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要是说来,他觉得也就回来了!

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

他想去看看大明以外的世界,多么精彩!

没有意外,也绝对不会有意外!

可他没想到的是,一场从未有过的危机悄然而至!

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

...

视频播放到这里,已经到了故事的关键之处。

只见天书卷轴翻开新的一页。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则是威武雄壮的大明雄狮!

他们,在朱祁镇的带领下,仿佛正在向着胜利迈进!

看的津津有味的万界之人,越发期待接下来的御驾亲征之旅!

朱祁镇的这场旅行,怎么就一去不回了呢?

...

【求各种数据支持!!!

收藏,月票,评价票,评论!!!!

喜欢的兄弟支持一下!!!!】

自动订阅最新章节
APP听书(免费)
精品有声·人气声优·离线畅听
活动注册飞卢会员赠200点券![立即注册]
上一页 下一页 目录
书架 加入书架 设置
{{load_tips()}}
{{tt_title}}
00:00
00:00
< 上一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
下一章 >
章节加载中